解密印度对华鹰派战略 多向结盟追赶中国

作者:黄杰
印度外长苏杰生之子德鲁瓦指,中国已是大国,难以完全遏制,印度需要透过多向结盟,增强国家实力,成为另一个亚洲大国。
在特朗普的经济威胁之下,此前被称为“反华先锋”的印度外长苏杰生口风急转,频频对华示好。然而,苏杰生等印度对华鹰派的算盘是什么?答案或许就在他儿子德鲁瓦(Dhruva Jai- shankar)去年12月出版的新书《论印度与世界》(Vishwa Shastra: India and the World)之中。
德鲁瓦是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美国分会的负责人,长期居于华府,活跃于当地政圈。他大学毕业于美国“隐形常春藤”玛卡莱斯特学院(Macalester College)的古典系与历史系,硕士毕业于美国外交领域名校乔治城大学的安全研究,曾供职于美国多家顶级智库,包括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等。不难看出,德鲁瓦是印度政府在华府的关键联系人。
《论印度与世界》分为历史(ltihas)及国家战略(Rashtriya Neeti)两部分,透过追溯古印度到现代的外交传统,提出印度在当代地缘政治的策略。印度近年跻身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积极寻求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反映印度把自身定位为全球事务中新型博弈代言人的角色,最具体的表现是印度从历史上“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变成提出“多向结盟”的新模式。
在这些背景下,本书是印度论述自身地位的巨著,它尝试向西方世界提出,印度既有能力重置失衡的多边机制,又能在中东、印度洋与孟加拉湾组建新联盟,是大国角力下未被充分预见的变革推手。


对华关系追求平衡
德鲁瓦毫不讳言,中国是印度在21世纪面临的首要挑战,强调“一带一路”的加速推进会导致区域权力平衡失衡,并强烈反对中巴经济走廊,形容中国的军事威胁为“来自四方”(西藏、新疆、南中国海、印度洋)。德鲁瓦指出,中国已崛起成为独立的大国,难以被完全压制。
中国也是世界制造业中心,而且中国的体制将确保制造业主体不会外移,且将与美国形成长期竞争关系,因此印度必需急速追赶中国国力,审慎维持亚洲、印太地区的力量平衡。
书中以强烈的现实主义对照印度前总理尼赫鲁“中印兄弟情”的理想主义,提出要军事倚美,要提升印度经济地位,虽然德鲁瓦并不认为印度有可能遏制中国发展,也警惕不要成为美国制华的“棋子”,但主张要在对华关系中追求平衡,避免冲突升级,寻觅空间发展,力求自强。
德鲁瓦提出了印度的五大战略目标,首先要增强国家实力,二是保持周边稳定,三是管治西部失稳(中东和巴基斯坦),四是维持印太平衡,五是制定国际规则,发挥领导作用。
考虑到作者的背景和受众,本书代表了印度对华鹰派的观点,但这种思维也难以被归类为简单的亲美或友华,因为印度始终最关注的是自身强弱和周边安全,就如印度在过去的乌战之中也几乎完全没有理睬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口号。
建绕过西方控制航道
相反,印度寻求多向结盟,对俄国石油需求极大,正与俄国共同推进“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见地图),计划要建成一条7200公里、穿越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印度的通道,绕过西方控制的航道。
印度对华释出善意的言论,是在特朗普翻云覆雨的刺激下,尝试寻求主动权的一种姿态。然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在于,纵使北京非常清楚印度的“友华”并不可能演变成“抗美”,但不代表双方不可以找到一个建基于知己知彼,也互不压制的平衡点。
例如,在中东的稳定、在多边机制中发挥领导作用、甚至在建设“国际南北运输走廊”以及填补印度能源缺口等议题上,中印其实目标一致,双方存在条件换位思考,互相不越雷池,在坚守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找出在多极世界中的共赢发展及成人之美之道。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印度希望审慎恢复对中国经贸关系

印度外长苏杰生
(新德里4日讯)六周前,中印两国就结束持续已四年的边界对峙达成了协议,印度外长(Subrahmanyam Jaishankar)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表上述讲话的。边境线上的军事对峙严重影响了中印这两大亚洲国家的关系,而印度外长的此番表述,则意味着印度目前也希望修复同中国一度受损的经贸关系。
2020年,同为核大国的中印双方在喜马拉雅西部边境发生军事冲突,造成20名印度士兵以及4名中国士兵丧生,导致双边关系陷入高度紧张状态。此后,印度切断了同中方的空中联络,封禁了数百个来自中国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并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做出严格限制。印度方面表示,边境上一日不得安宁,对华关系就无法恢复正常。中国方面则表示,边境冲突不应影响中印双边关系的其他领域。
印度外长苏杰生周二在议会表示:“就撤军达成的共识,使我们现在有了协调双边关系其他领域的可能性。当然,我们的安全利益是第一位的。”不过,苏杰生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苏杰生说:“我们很清楚,保持边境的和平稳定是发展双边关系的前提。”他表示,印中双方的高级官员将在近期内举行会晤,以商讨今后的步骤。“今后几天内,我们将会就如何继续缓解局势以及对边境进行有效管控展开会谈。”
中印两国边境大约为四千公里,其中包括很长的未定国界。边境争议频繁是造成中印两国紧张关系的主要原因,并在1962年引发了双边一场血腥的战争。
1991年开始,经过开展外交谈判,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定,中印双边的经贸关系也开始有了良好的发展。但2020年夏季的边境冲突,使双边关系再度降至冰点。
今年十月,中印双方就结束边境冲突达成共识。数天后,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就举行了五年来的首次正式会谈。双方同意化解分歧,并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不过,也有印度官员表示,鉴于过去四年来两国间产生的高度不信任,他们预计新德里方面将采取极为审慎的态度,仅会在促进经贸关系方面采取一些较小的步骤。这些官员表示,恢复直航和加快签证审核将会是朝此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