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抗蛇毒血清是抗毒良药吗?

报道|游燕燕

摄影|受访者提供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每年有近270万人因蛇咬伤而入院,其中大约8万1000到13万8000人因此丧生,另有大约40万人被迫截肢或是终身残疾。再从广角面来看,全球有超过580亿人存在遭遇毒蛇的风险,但讽刺的是,“被蛇咬”至今仍然是一个被忽视的热带病。这种病只有一个解药,就是抗蛇毒血清,一个产量有限又昂贵的药品。 

马来亚大学医学院药理部高级讲师陈子福博士从2008年开始研究蛇毒,过后也成立并领导毒物研究实验室(Vetox Lab),率领十多位学生进行蛇毒研究。 

毕业自马大医学系、原是一名医生的他,一直以来对蛇毒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回到马大进修毒素及药理博士学位,以斯里兰卡蛇毒研究完成博士论文。去年,他再以东南亚海蛇蛇毒研究成功考取医学博士学位。

“在广泛的药理研究项目之中,蛇毒拥有一个专属的地位。全球的蛇类有上千种,包括无毒和有毒的蛇。毒蛇基本上只有约800种,其中对人类医学有重要影响的约有300种。

“蛇毒不只含有一种毒素,而是包含数十至百种的毒素分子。这些毒素是‘毒’也是‘宝’,被毒蛇咬到会中毒而危及生命,但若能恰当应用某些毒素,从中提炼出活性蛋白分子,也可能被研发成一些新药物。譬如,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Captopril)的研发与与致命蛇毒紧密相关。它就是在解析南美蝮蛇的蛇毒“密码”后发明出来的! 

自然界的生化武器

“在自然科学方面,蛇毒可说是毒蛇的一种生化武器,同时在蛇类演化上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蛇毒让毒蛇类有效地捕猎、消化猎物和防御天敌,以便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位。

一般上,无毒蛇的捕食和防御方式倾向于用咬的或用身体捆住猎物,使之窒息后吞噬;而毒蛇则仰赖毒素进行捕食和防御。毒素分子主要由蛋白质和肽构成,具有生物活跃性的分子会针对受体(猎物、天敌或人类)不同的部位产生作用,进而对身体造成破坏。

“毒素中也包含很多消化酶,具有消化食物的作用。如果受体是人类,被咬的部分会导致皮肤组织溃烂,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一种被消化的概念。” 

在毒蛇的演化历史上,蛇毒结构一直在变化,这是一种适者生存和为了繁衍的大自然规律。要知道,毒蛇的猎物和天敌都会为了变得更强而持续演化,倘若毒蛇的毒素一成不变,肯定抵不过抗毒性增强的猎物或天敌。 

不同地区不同毒性

经过几百万年的不断演化,蛇毒结构会经历两种变化:变得越来越多样性,或变得越来越简单(如海蛇);甚至出现一种现象,同一个物种的蛇毒成分和功能出现差异。

他举例,不同地区的圆环眼镜蛇的毒性有所差异,这些毒性对抗蛇毒血清的反应也会不一样。比方说,泰国圆环眼镜蛇蛇毒比起大马的更毒,所以在治疗被泰國国眼镜蛇咬伤的伤者时的剂量通常要高上几倍。而多数抗蛇毒血清都只针对不同毒蛇种起作用,所以尝试用抗眼镜蛇蛇毒血清来治疗蝮蛇咬伤是行不通的。 

“无论是同物种或不同物种,抗蛇毒血清都需要作出调整。我们的其中一个研究项目就是进行异种间和种内差异的各种蛇毒成分及功能分析。” 

冀能研发综合效用血清

从医学方面来看,研究蛇毒的目的除了采用蛇毒制药,也为了找出被蛇咬的治疗方法。陈子福与团队两者兼顾,历年来的研究项目包括蛇毒蛋白的抗原及免疫作用;抗蛇毒血清测试及研发;新兴蛇咬伤治疗法;蛇咬伤诊断法;毒蛇基因和蛋白体及演化意义,以及开发新药物的蛇毒应用。 

他指出,迄今为止,被蛇咬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的治疗方法,主因是抗蛇毒血清并不完善。很多人以为被蛇咬只要打抗蛇毒血清就没事,其实并非那么简单,因为一种抗蛇毒血清并不是“万能解药”。

生产经费昂贵 

“抗蛇毒血清是一种免疫蛋白,进入人体后,它需要游走全身,‘捕捉’蛇毒里各种不同的毒素。一旦物种间的毒素不同,它便无法认出毒素来中和其毒性。我认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物种都有本身的抗蛇毒血清;若要更理想,最好是不同的国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抗蛇毒血清。

“问题是,抗蛇毒血清的生产经费非常昂贵,市场又小,又不赚钱,药商都不太有兴趣投资;再加上,需要抗蛇毒血清的人大多是收入中下层人士或来自未发展国家。在沒有健保的情況下,他们根本没能力购买价格昂贵的抗蛇毒血清。就以海蛇的抗蛇毒血清来说,这种世界上唯一一个的海蛇血清产自澳洲,本地价格大约2至3万令吉。” 

目前,大马并没有生产任何抗蛇毒血清,主要都是从泰国进口,因为大马很多物种的蛇毒成分抗原都与泰国物种相似。

难觅药商投资

“其实,大马也有能力生产抗蛇毒血清,问题是很难找到经费投资供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我认为,如果单是生产针对国内物种的血清,市场非常小,但要是能够研发出一种可以广泛应用在不同区域物种蛇毒的血清,很大可能会引起国外药商的兴趣。这是我们目前的研究,也是我们期望的成果,否则再多的研发却无法应用在临床上也是徒然。” 

询及蛇毒研究员的中毒风险是否较高?陈子福澄清说:“在实验室里是很安全的。一般用作研究的蛇毒都是冻干了的粉末,状态稳定。研究员通常只是专注研究蛇毒样本,不需要接触毒蛇,所以不会有被蛇咬的风险。” 

身为团队领导,他会亲手采集蛇毒,不过强调这必须受过训练或由专人操作。从毒蛇的毒牙采取蛇毒先要把蛇的头部固定,再让它咬住一个容器,好让毒牙把蛇毒注射到容器里。毒液经过处理后将被用作研究样本。整个过程中并不会对蛇造成任何伤害。

此外,他和团队也会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包括与临床医生共同研讨和发表论文,以及协助药商检测抗蛇毒血清的效率。目前团队和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台湾、菲律宾、印尼等海外蛇毒研究员都有密切合作。

勿用口吸出蛇毒

电视上常看到,被蛇咬要马上用口把毒吸出来,这是正确的吗?万万不可,这样做反而弄巧成拙! 

陈子福提醒,不管是用口吸吮、随便拿什么草药来敷或按摩伤处,都只会让伤势恶化,甚至加快毒素的扩散。“被毒蛇咬后,蛇毒通常是注射到皮下,然后慢慢进入淋巴系統和微血管再扩散到全身。伤者越是触碰伤口就等于是帮助毒素扩散,加快毒性发作。用口吸吮甚至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让伤口更加恶化!”

那么,被蛇咬后可以做些什么?他列出了几项急救措施: 

·赶紧送医(即使不确定该蛇种是有毒或无毒) 

·固定受伤部位、减少移动 

·保持冷静 

·如可,拍下蛇的照片好让医务人员辨认蛇种 

黄金救援时间需视不同蛇种的毒性扩散速度而定,但一般伤者都不会辨认那条蛇是什么物种,所以最好还是尽快送医。有些毒蛇的毒性在半小时内就会令伤者开始瘫痪;有些则需1、2个小时、半天或一天才会发作。

可是,如果医院没有合适的抗蛇毒血清,伤者就必死无疑?“未必。如果医院拥有良好的医疗设备,就有可能稳住伤势。比方说,有些蛇毒会导致伤者瘫痪、呼吸困难,医院若能提供气管插管设备来维持供氧,加上伤者的体质良好,体内的毒素可能过几天会被代谢掉,那伤者应该可以保命,但免不了会有些后遗症,比如常见于眼镜蛇咬伤的皮肤溃烂,严重者甚至可能需截肢。”

缺乏有系统的研究

被蛇咬的事件较常发生在郊外或乡村地区,受害者主要是以农民居多,因为稻田有很多老鼠,自然会吸引很多蛇,而乡村屋子也经常有蛇入侵。近年来,由于森林开伐和气候变化的问题,蛇也“被迫”入侵城市的房子。这也意味着,居住在城市也有被蛇咬的风险。 

“很多时候,被蛇咬是防不胜防的,但又不能把蛇全部消灭,这会造成生态链失去平衡。目前全球缺乏对蛇毒领域有系统的深入研究,多数卫生和政府单位对此也抱持冷淡态度,毕竟大家都会把焦点放在其他比较‘热门’的疾病,比如疟疾和其它传染病。

“因此,我们的团队经常会遇到经费问题,不过基于对蛇毒研究的热忱和使命感,我们还是继续为理想奋斗,近几年来也成功为蛇毒研究领域做出了一些贡献。也许有人会认为蛇毒研究并不重要,但当一条人命因毒蛇咬伤而失去,而这其实是可以靠抗蛇毒血清避免的憾事,你还会认为不重要吗?如果没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因为蛇毒而失去的生命可能会越来越多。”

反应

 

职场

高层拒透露个人收入?

整理|游燕燕 

据LinkedIn的一项新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司高层人员并不愿意与信任的同事或其他的同行谈论薪资,还有近四分之一的总裁、总执行长、企业老板等阶层人员完全不与任何人包括亲友公开收入多少。 

该项在今年6月和7月针对近1.9万名美国商业专业人士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受访者都愿意让家人知道自己的薪资,而愿意让密友知道薪资的总监及以下阶级的员工介于30%左右,副总裁以上职级的高层则在25%及以下。 

多数人在职场上谈及薪资也格外谨慎,仅18%初级员工会与亲近的同事或其他公司同行透露薪资,副总裁以上职级的高层则在18%及以下。另外,有近四分之一的副总裁、总执行长在内执行高层和企业老板则完全不会向任何人公开薪资。

免引发薪资不等争议 

分析员指,职场上公开薪资可能引发薪资不等的争议,这也是管理者最想要避免的。大部分高层人员不认为相互坦诚能够保证每个人的生活变好;仅有34%的企业高层同意增加薪资透明度能让职场更公平,相比之下,有49%的非管理职受访者支持这一观点。 

另外,高层人员比资浅员工更满意自己的薪资,介于不同阶级的员工收入差异大,因此高层人员都尽可能避免与其他人谈论薪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