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虎老大濒危 只剩150头了?

报道|游燕燕  图|受访者提供

虎年谈老虎保育是为了应节,但保育行动可不能只是应节!马来亚虎是我国唯一的野生老虎亚种,首相依斯迈沙比里较早前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马来亚虎目前少于150只!众所周知,老虎之美的确毋庸置疑,马来亚虎被选为力量、美丽和勇气的国家象征也实至名归,可是数字却告诉我们,这个国家标志性物种正面对一连串的威胁,似乎很快就会永久消失。如再不采取迫切行动,虎年又一圈后,马来亚虎还存在吗?

与一个世纪前的10万只老虎相比,现今全世界大约仅剩3500只野生老虎。在老虎(Panthera tigris)的9个亚种中,有4个亚种在过去70年间已灭绝,而马来亚虎很大可能是下一个。

马来亚虎在2004年被公认为第9个亚种,是大马半岛独有的老虎亚种,目前被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在大马2010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令下,属于“完全受保护”的国宝级动物。在1950年代,马来亚虎的数量估计约有3000只,如今却减少至150只。可以想象,大约5至10年后,马来亚虎剩下的可能只有视频和图片了……

大马半岛独有

马来亚虎的英文名称是“Malayan tiger”,学名则称作“Panthera tigris jacksoni”,那是以著名的老虎保护主义者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多年来为老虎保育所付出的贡献。

在2004年之前,马来亚虎是属于印度支那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亚种,后来马来亚虎和印度支那虎被分为两个不同的遗传组,前者分布在大马半岛,后者分布在印度支那北部。

当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的科学家针对亚洲134只圈养老虎的各种血液、皮肤和毛发样本进行了DNA分析。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些标本取自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局(DWNP)在人虎冲突情况下捕获的基因纯正的老虎。他们发现,其中的老虎是大马半岛独有的。

在为马来亚虎命名的过程中,也引起了一番争议。对于以彼得杰克逊命名,大马环保主义者则认为该亚种应命名为“P. tigris malayensis”。经过会议讨论后,最后决定保留原定学名,俗称为“马来亚虎”,与孟加拉虎和苏门答腊虎等其他老虎亚种的区域绰号保持一致。
 

连接生态走廊

在大马半岛的3个古老热带雨林区域中,都各有一个老虎保育的重点区域,分别位于霹雳州的柏隆-天猛莪森林保护区、彭亨州的大汉山国家公园,以及横跨彭亨及柔佛交界处的兴楼云冰国家公园。

上述3个重点区域通过“生态走廊”连接起来,以防止小数量的老虎与其他老虎隔离开来。如果各区域的老虎不能彼此混在一起,那么小种群将成为近亲繁殖,这将导致它们无法长期生存。

马来西亚老虎保护联盟(MYCAT)的野生动物生物学家凯嘉瓦妮史博士(Kae Kawanishi)表示,无论是哪个种群的老虎,它们对生存的生态要求和威胁是相似的。大多数导致老虎种群减少的威胁不外乎是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偷猎和野生动物贸易、猎物基地减少和人虎冲突。

·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

尽管大马土地面积仍保留45%的森林覆盖,并且还有其他栖息地类型可支持老虎生存,但上个世纪大部分低地森林的丧失,无疑导致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的数量大幅下降,包括老虎。

在大马半岛,森林砍伐率趋于稳定,且主要经济已从林业领域转向工业领域和服务业,这显示出不仅栖息地的丧失,而且由于道路、管道和铁路的建设,森林破碎化的累积影响可能对老虎造成更大的持久威胁。此外,我国许多森林保护区布满纵横交错的伐木道路,增加了小种群灭绝的可能性。

·偷猎和野生动物贸易

虽然栖息地保护对于老虎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但非法贸易是更为紧迫的威胁,而且最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最大伤害!由于偷猎者非法猎杀老虎以取得老虎皮、骨骼和其他身体部位,老虎种群在其原来分布范围的许多地方已大量减少。

在整个东南亚,主要威胁之一来自用于传统药物的老虎部位贸易。在许多不同的传统文化中,老虎的骨骼、血液和性器官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尤其虎骨被视为最宝贵的部分,比虎皮还值钱。

在许多国家,虎皮、头骨、爪子和犬齿被当作战利品和护身符进行交易,老虎肉则成为“野味”餐馆的桌上佳肴。

令人不忿的是,发现或成功逮捕偷猎者平均每年不到一宗,这还不包括非法占有老虎身体部位来源不明的案件。有理由怀疑,非法猎杀老虎的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猎物基地减少

老虎的3种主要猎物是野猪、吠鹿和水鹿,而这些猎物也同样受到猎人的追捧。只要获得DWNP的许可,所有受保护物种都可以合法猎杀;然而,这些物种的偷猎率很高,有些人滥用许可证,在被允许的狩猎期之外狩猎,一些人则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狩猎。更甚的是,偷猎也发生在保护区内。

·人虎冲突

只要老虎和人类的所在地重叠都会发生冲突。人类与老虎争夺生活空间和食物,这种情况会导致牲畜死亡,或者在极少数但极端的情况下会导致人的死亡。无论是哪种情况,最后都将导致老虎被除灭。

一般上,当发生人虎冲突事件,DWNP便会派遣响应小组进行调查。多年来,人虎冲突的本地案例仅占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事件约4%。基本上,所有有老虎种群的州属都受到人虎冲突的影响。

1991年至 2006年间,DWNP共收到2398起投报,包括老虎袭击人类、牲畜或村民发现老虎出没,平均每年有160起。不过,投报数字后来逐渐下降,从1999年的355例降至2006年的123例,但由于数据不完整,其背后原因尚不清楚。

生物圈崩溃的灾难

较早前,首相依斯迈沙比里表示,政府会严正看待国家森林的马来亚虎少于150只的课题,并提出6项措施拯救马来亚虎。

国家马来亚虎保育工作队(MyTTF)将通过2021至2030年保育战略行动,实施6项措施拯救濒危的马来亚虎,包括加强基层的巡逻执法和监管、通过永续土地使用管理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大马半岛森林区范围、加强有效行政管理、革新金融工具和提高醒觉意识。

逐步改进实践

凯嘉瓦妮史认为,大马半岛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PERHILITAN)与警方的联合保护执法工作,以及非政府组织和环保主义者在能力范围内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在进化史这点上,再谈论严厉措施已经没有意义了。

“几十年来,老虎保护主义者或任何其他环保运动分子一直在推动必要的承诺和优先事项,而政府继续其论述与进程、进行大量会谈并逐步改进实践,工业界却同时以更快和更大规模的速度将大马的自然资本商业化、提取和破坏,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解释的。”

人类面对危机

失去野生老虎对人类世界有什么影响?她指出,老虎灭绝只是我们现在正经历的地球上第6次大灭绝的一小部分,但要明白,生物多样性丧失与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地球生命系统(生物圈)的崩溃是相互关联的。

人类可能无法真正感受到野生老虎消失所造成的影响,却能感受和体验到生物圈崩溃所衍生的各种灾难,如极端天气、农作物歉收、洪水等。

目前的文明已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面对生存危机的不仅是老虎,也包括人类,因为人类的生活与健康的生物圈息息相关,不断遭到破坏的生物圈将透露人类的最终结局。

 

问与答

问:是否应该对老虎进行商业繁育和养殖以满足需求?
答:
一些人认为养殖老虎可能是个好主意,因为这么做也许会减轻野生种群的压力,而且可以满足对老虎部位和产品的需求。事实上,这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第一,商业老虎养殖违反了本地和国际法律;第二,这将导致人们对野生老虎产品的需求增加,认为野生比人工养殖的产品更有价值、效力更强。如此一来,由野生老虎制成的产品很快就会出现在黑市,导致剩余的野生老虎迅速消亡。

问:野生老虎有足够的食物生存吗?
答:
在大马,水鹿、吠鹿和野猪是老虎的重要猎物,而人类却也爱来抢老虎的食物,以致老虎的食物量减少。水鹿、吠鹿和野猪只有获得许可证才能猎杀和销售。野猪全年都可以猎杀,但吠鹿和水鹿只能在11月份合法猎杀。如果发现任何人在合法猎捕期以外猎鹿,应该马上举报。

不过,在鹿肉销售方面则较为复杂,因为一些市场和餐馆出售的是全年合法的养殖鹿,所以并非每间供应鹿肉的餐厅都违反了法律,除非确定他们的鹿肉是从野外非法采购的。

问:为什么老虎会袭击人类和家畜?
答:
随着土地开发和人口增长,老虎正逐渐失去栖息地。当人类和老虎住得太靠近时,就会产生冲突。老虎可能会攻击家畜(尤其是在野生猎物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或者有时会意外攻击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老虎会被执法当局带走或被报复性杀死。相比之下,被人杀死的老虎更多。

问:大马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让野生老虎生存和繁衍?
答:
大马的大部分原始低地雨林已被清除并转化为农业地。大马半岛现今只有不到4%的原始雨林未被开发,约45%的土地为森林覆盖。根据目前的情况预测,只有当主山脉(蒂迪旺沙山脈)和大汉山国家公园两大森林区域与彭亨双溪御老虎走廊(Sungai Yu Tiger Corridor)相连时,才有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约50年)拥有一个可生存种群。

遗憾的是,由于发展造成的压力,该区域连接目前已中断。此外,彭亨拥有老虎分布区中最大的森林覆盖率,它掌握着马来亚虎未来的生存关键。

反应

 

国际

疫情遇虎年 狮城去年生育率新低

(新加坡27日讯)疫情遇虎年,去年新加坡生育率跌至历史新低。受访妇产科医生指出,今、明的兔和龙年是受华人喜爱的生肖,加上新措施推波,暂无需对去年数据过分担忧。

《新明日报》报道,新加坡2022年的居民整体生育率降至历史新低,只有1.05。

协助管理国家人口及人才署的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早前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总理公署开支预算时指出新加坡生育率下降的多个原因。

新加坡整体生育率与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多年来呈下滑趋势,另外,去年是华族传统上忌讳生育的虎年。另外,有更多国人选择迟婚,也有更多夫妻延迟生育或生育较少孩子。

鹰阁医院妇产专科兼泌尿专科顾问医生钟耀伦受访时说,华人传统观念上的确有避忌虎年生育的说法,而兔年和龙年则较受想生小孩的家庭欢迎。不过,他认为这两年的生育率虽然料会有所增加,但幅度不会大。

“与30年前相比,新加坡华人对于这方面的传统观念淡薄了不少。最主要还是父母认为养育孩子如今有不少考量。”

退休的资深妇产科医生方壮威则指出,根据过往经验,兔年、龙年的新生儿出生数肯定上升,但不能确切预测上升多少。

除了今年财政预算案宣布的一系列措施减轻家长的育儿负担,去年公布的《新加坡女性发展白皮书》中也计划从今年起,让21岁至35岁的女性,无论已婚与否,都可选择冷冻卵子,供婚后进行辅助生育之用。

方壮威提到,女性的卵子质量在35至40岁后会显著下滑,或影响生育能力甚至是新生儿的健康。

“冷冻卵子的质量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受影响,让人提前冻卵的政策,或者增加幼儿园数量,有助于提高生育率。”

民俗家:生肖具影响力

民俗学家徐艺庭受访时说, 1 2 生肖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说法,也是伴随许多华人一起成长的习俗。

“因为流传久远以及关注的人多,从风水学看也具备了一定的能量和影响力。”

她表示,因此有人认为虽不必坚守所有规条,但一些忌讳可免则免。

徐艺庭说,龙有着别于其它所有生肖的特殊地位,不容易被冲克,因此不少华人也喜欢在龙年生育下一代。她也谈到,其实个人生肖也要与生活中的其他人之生肖相匹配,才会演变出不同际遇。

育儿需时间精力 双薪家庭或难兼顾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恩赐受访时指出通胀持续走高,以及世界局势动荡,也可能对国人当前和未来生计造成影响等。

他也说,抚养孩子需要长期付出时间和精力,双薪家庭可能难以兼顾。

“整体生育率自1977年起开始下降,大部分华族人口的生育率在过去2年或更长时间甚至低于1。除非我们能继续输入移民为经济做出贡献,同时不削弱新加坡人的就业机会,新加坡人口看似也会持续的迅速老化。”

陈恩赐也提到,新加坡乃至东亚国家尤其珍视下一代,父母会竭尽所能让孩子有良好的发展,因此在本地养育孩子很花时间、精力和金钱。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公共政策助理教授陈宝玲则说,迟出生的孩子与祖父辈相处的时间会少了,甚至没机会接触,少生育也意味着家庭网络缩小。

她也说,除了向新生儿提供资助之外,也可考虑让新生儿的哥哥、姐姐受惠,减少父母因多生孩子可能夺走现有孩子部分资源的顾虑。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