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选科选科技是当前趋势?

报道|游燕燕  摄影|黄亮辉

曾经万众期待的2020年过去了,尽管一大片的疫情乌云还未散去,但生活还是得继续,未来还是得考虑。正要或即将面临升学抉择的莘莘学子目睹了疫情下的残酷,各行各业似乎很难撑得住,难免质疑未来还有没有好出路…… 
 

有句话说得好,选科与世界未来趋势是息息相关的。当你懂得在大趋势中对升学抉择作出理性预测,未来的世界必定有属于你的一席之地!这就给你一个关键方向:数码经济与科技发展领域。 

屈指一算,全球数码经济崛起约有10年了,不过对大马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显着贡献是过去的5年,从15%逐年提升至20%。由此可见,数码经济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目前的疫情期更显突出。 

数码经济与科技密不可分,各种新兴技术如5G技术、再生能源/新能源、大数据、区块链、网络安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金融科技等都是应运而生的产物,甚至还有因疫情而形成的低触摸经济。

拥抱科技才是出路 

马来西亚独大教育中心(简称“独大”)副理事长刘伟义表示,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产生是必然的。过去30多年来,我国从人工化、机械化、自动化进展至智能化,而智能化将会在现今与未来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拥抱科技才是最佳出路。

根据大马教育部的数据表明,从2012年至2018年,理科生从48%跌至42%。要知道,数码经济发展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进步,“科技”是其中最重要的驱动器。如果理科生的人数持续下跌,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早前指出,政府决心推动数码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提到大马人多年以来都是科技应用者,而非科技创造者。

两个选择方向 

刘伟义说:“在我看来,年轻人有两个选择方向,一是创新研发,二是善于应用。前者也许难度较高,后者则强调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并了解它们的发展。”

他举例,农夫也许对创造新技术一无所知,但他们可以成为科技应用者,了解农业新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借由科技产品的协助如无人机、感应器等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 

“我国从70年代便设定落实‘60理科生:40文科生比例’政策,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靠各方共同努力,从基础教育、家庭、社会层面开始,在强化科技应用者的同时,也培育更多科技创造者。”

向中国学科技知识

独大教育中心是留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推广中心,主要任务是推动与中国技职教育相关的升学计划,保荐大马初中与高中毕业生到中国大专院校升学。 

目前,该中心与中国25所国立技职院校合作,每年提供400份奖学金,以协助清寒学子一圆升学梦。奖学金包含学费和住宿费,若有需要,受惠者也可以申请生活辅助金。奖学金和生活辅助金不附带任何条件,受惠者不必偿还。 

也许你会怀疑,上述所提到的新兴技术也涵括在技职教育之内吗?正是。多数人以为就读科技相关课程必须具备学术优等条件,然而技职教育就胜在只要你感兴趣或擅长某方面的技能,便有机会获得更专业的培训。

提供另一种学习

独大副主任郑荣业强调:“技职教育不是专为后进生而设,这种错误的观念应该要改变。技职教育提供了另一种学习方式,以实践为主,理论为次,同时注重技术含量和职业倾向,让学术成绩平平或中下的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

中国现今的技职教育所涵盖的文凭和学位课程五花八门,除了科技相关课程,还有新零售、乐龄保健、中药、殡仪服务等课程供选择。不过,虽说申请者无需具备优秀的学术条件,但最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尽努力保荐深造 

刘伟义说:“基本上,我们会先看科技相关课程申请者的科学和数学成绩,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天生具备编程、机械工程的天赋,可是学术成绩并不理想,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保荐他们到中国大学深造。 

“据调查显示,毕业自中国技职院校的大马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4%,高于本科毕业生。技职毕业生踏入职场后可以马上融入工作环境,对雇主来说,拥有实践经验的他们价值更高。” 

今年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大家有目共睹,而唯有中国依然持守正向经济成长。最近,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指出,中国将在2028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我们相信未来的世界经济体排名不是中国就是美国,不论是从经济或科技的发展层面来看,选择到中国留学对未来是有保障的。我们希望能够为大马学子提供更多升学机会,进入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中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未来走向智能化

郑荣业提到,来到数码经济时代,国家的教育系统也应作出改变。有项研究发现,大部分从业者预计,目前很多由人类完成的工作,将在50年内被机器人取代,也就是我们渐渐走向的智能化未来。

工作被机器人代替 

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预计,到2030年,全球会有多达8亿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代替。一些岗位会发生重大改变,而另一些职位将会彻底消失。这样看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让就业市场变得像弱肉强食的竞技场,教育能否防止自己被机器人取代?人们是否有办法保住工作饭碗?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答案。《防范机器人: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的作者奥恩(Joseph Aoun)在书中提到,要防止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就要在职业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而不是选择一份安稳的工作。人们要适应这种新环境,教育必须改革。 

针对人类主导学,奥恩给出了3个基本改变方向:

●提高技术能力:通过了解机器的运转原理,学习与机器互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愈发强大,人类所有工作中几乎都得依赖机器。一些员工要被机器取代,一些员工要与机器合作,效率也会因此大大提升。有编程和工程原理基础技能的人更容易在这种新的工作中取得成功。

●掌握数据运用:在机器生成的数据里工作  

人们需要具备数据知识,才能看懂、分析和利用庞大的信息库。这些数据逐渐开始指导一切,不管是重大商业决策、投资股票,还是日常采购。 

●增强人类特有优势:只有人类能做,未来机器无法模仿的事 

这也就是人类的创造力、灵活性和同理心,以及在一种情景下获取信息,并将其运用到另一情景中去的能力。就教育而言,课堂传授知识的教育不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体验式学习。 

专业领域将广泛应用科技

郑荣业继说:“众所周知,中国的大数据发展得很强大,几乎所有领域都赖以大数据操作。举几个例子来说好了。在医疗领域,中国有人工智能医生看病;在金融领域,银行通过掌握用户的数据便可在1分钟内批贷款,而且还能借由了解一个人的手机充电习惯来分析个性。由此可见,中国已做到把任何小细节转变为重要数据的境界。”

以学生为中心

21世纪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他指出,这种教学法着重于3个要素,分别是认知、技能和情感或态度,唯有具备这三大要素的学生才能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人才。

此外,教育还应注重4C能力,即沟通能力、创造力、创新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可惜的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依旧只着重于认知的部分……” 

刘伟义则认为,对于未来的就业景况,虽说不能笃定所有行业都会被机器取代,但唯一能肯定的是作业模式会不一样。各个专业领域应用科技的便利将愈发广泛。

多了解世界议题 

他建议对科技感兴趣的年轻人应多了解世界议题,因为科技涉及的领域之广,可说是环环相扣。譬如,即将上任为美国总统的拜登曾承诺上台后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直面应对气候危机。 

“因此,我们相信关于环保方面的发展在拜登任期内会加速进行,例如推动新能源或再生能源、减少工厂对环境的污染等,这些跟科技有关的世界议题也可作为升学选科和未来职业方向的考量。”

“中国技职奖学金”包含学费和住宿费。若有需要,受惠者也可以申请生活辅助金。 

反应

 

职场

高层拒透露个人收入?

整理|游燕燕 

据LinkedIn的一项新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司高层人员并不愿意与信任的同事或其他的同行谈论薪资,还有近四分之一的总裁、总执行长、企业老板等阶层人员完全不与任何人包括亲友公开收入多少。 

该项在今年6月和7月针对近1.9万名美国商业专业人士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受访者都愿意让家人知道自己的薪资,而愿意让密友知道薪资的总监及以下阶级的员工介于30%左右,副总裁以上职级的高层则在25%及以下。 

多数人在职场上谈及薪资也格外谨慎,仅18%初级员工会与亲近的同事或其他公司同行透露薪资,副总裁以上职级的高层则在18%及以下。另外,有近四分之一的副总裁、总执行长在内执行高层和企业老板则完全不会向任何人公开薪资。

免引发薪资不等争议 

分析员指,职场上公开薪资可能引发薪资不等的争议,这也是管理者最想要避免的。大部分高层人员不认为相互坦诚能够保证每个人的生活变好;仅有34%的企业高层同意增加薪资透明度能让职场更公平,相比之下,有49%的非管理职受访者支持这一观点。 

另外,高层人员比资浅员工更满意自己的薪资,介于不同阶级的员工收入差异大,因此高层人员都尽可能避免与其他人谈论薪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