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道法经文代代相传 大马“破地狱”保留更完整

报道|余佩妮

摄影|黄亮辉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三部曲”中有一部武学秘籍《九阴真经》,道教“破地狱”也有一部据称可以“打开地狱之门”的《九幽真经》;今日就来了解,最近热映的香港电影《破·地狱》里讲的到底是什么道教仪式。

由香港影星黄子华、许冠文等人主演的电影《破·地狱》热映,席卷了票房并创下9项香港电影纪录,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作品之一。

这部电影以道教“破地狱”法事为题材,引起了观众对这个宗教仪式的浓厚兴趣。究竟什么是道教中的“破地狱”?在电影的热潮中,让我们深入了解这项仪式背后的意涵,以及其对华人社会的文化影响。

超度亡灵和先人

“破地狱”是道教法事中一个重要的仪式,也有人称为“破九幽”,其实是一种超度亡灵和先人的方法。

道教认为,凡人死后的灵魂多往地狱,而地狱幽暗,拔度亡灵须照亮幽狱,以使他们有路可循。

道教中的九幽地狱通常被认为是地府的9个不同层次,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罪恶和惩罚,审判先人是否犯过罪孽。

九幽地狱从上层到底层,惩罚程度逐渐加重,代表着不同程度的罪恶,最底层被视为最严厉的惩罚所在。

“破地狱”的意思,就是带领先人从九层地狱的束缚脱离出来,得以安息。

引导亡者的角色

在“破地狱”法事过程中,大家所见身手了得的喃呒师傅挥动桃木剑或铁剑,作穿步及破瓦等动作,担当着引导亡者的角色;而放置中间的小火盆及盆上围放九块瓦片,则是代表业火及九幽地狱。

在完成“破地狱“过程后,亡者要“游十殿”,让他们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同时希望亡者眼见地狱之苦,能醒悟放下尘世执着;最后,亡者将沐浴更衣,通过象征着金银桥的纸扎桥梁,迈向轮回之路。

地缘因素多不同

在早期的“破地狱”仪式多用符箓咒语,如《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下录有“破地狱真符”、“破地狱真偈(咒)”,也需运用策杖等法器;如今的“破地狱”仪式虽然随着口传传承和地缘因素而有很多不同之处,但都异曲同工。

如今,“破地狱”已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实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主要同属道教派系“正一派”,各道教仪式相似。

今日,就让马来西亚的74岁老道士胡汉杰解释有关马新一带的“破地狱”仪式和文化。

胡汉杰说,道教有4000年历史,至今分为81支流,其中最为著名的两大道派是中国江西省龙虎山的“正一派”和武当山的“全真派”。

“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是同一支流,都是正一派的广东派系,诵念经文和咒语都是广东的语言,而中国道教目前发展主要是华语为主,根据语言再分支流。”

逃难南来保留完整

马来西亚的道教传自中国,但在保存道教文化及书籍上,却比中国保存得更完整。

“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和越南等地保留和传承道教比中国完整;主因是中国文革时期停止发展了20年,造成很多道教资料失传。”

与此同时,百余年前,很多中国人逃难南来新马一带,也带着道教文化、书籍及经文到来,得以保留和传承珍贵道教书籍。

道教中很多道法经文及咒语都是以口传方式传承,在新马一带至少百余年历史,这些中国道士在新马一带落地生根,也为当地人处理法事仪式,就这样一代传一代至今。

根据胡汉杰所说,目前新马一带共约百余名“正一派”正式道士,与30年前约300名道士人数相比,人数大幅度下降。

“地狱城”铁片组成

在马来西亚,一场“破地狱”的法事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和仪式过程?

已有55年处理道教法事经验的胡汉杰,曾进行千余场“破地狱”法事,是最适合讲解的大马老道士之一。

9粒鸭蛋或鸡蛋

“一场‘破地狱’法事基本需要的工具有道剑、地狱城、咒语和道经文;‘地狱城’根据地缘性和因道士处理方式而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是以铁片组成。”

人们在“破地狱”仪式中看到的火坑,其实就是模拟地狱的“地狱城”;城里置放9粒鸭蛋或鸡蛋(代表“九幽地府”),城外置放旧屋瓦,仪式时打破屋瓦,代表打破地狱门的意思。

“‘破地狱’法事从地狱城开始、向着地狱城诵念《九幽真经》,过后诵念道教咒语,即可打开地狱门,接下来就是招魂和诵念经文和咒语超渡亡魂。”

“‘破地狱’象征的意义是,人们生前做错事在地府受罚,道士就‘破地狱’救他出来,帮他赎罪;道士在法事中跳过火坑,意即从地府拯救他们出来。”

谁才需要“破地狱”?

那么,什么情况需要“破地狱”?

通常情况下,若亡者年轻逝世、意外身亡、自杀,他们的家人通常都会进行“破地狱”仪式。

如果亡者年纪高迈且自然离世则无须进行这个仪式,但其实还有另一说法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一生中总会犯错,因此,任何亡者皆可进行“破地狱”仪式以作超度。

胡汉杰说,在马来西亚,一般是在死者去世后的“三七”(第21天)、七七(第49天)、 第100天或“对年”1年后、3年后“做功德”时进行“破地狱”仪式。

“‘破地狱’仪式是另外进行的仪式,意味着需另外付费,很多人因经济原因而不进行这个仪式。”

招魂幡寻亡魂

你看到道士在法会上跑来跑去,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胡汉杰解惑,原来这是在寻找亡魂。

但道士如何知晓“亡魂在哪”?招魂幡就是关键。胡汉杰说,招魂幡书写着逝世者的名字和时辰八字,有某种力量帮助招魂。

“信不信由你,道士是因寻找亡魂而又跳又跑,这个情况常被指‘扮鬼扮马’。”

胡汉杰说,道士是在追随着某种力量,有时候甚至是手持的幡布被某种力量拉扯而走向一些方向。

“难辨真假,只有信或不信,这些都是无法解释的情况或力量。”

道剑传承百余年

道剑传承至少百余年,来源和历史已无从考究。

“破地狱”时需要的道剑是由胡汉杰的叔公开始传承下来,传给胡汉杰的父亲再传给胡汉杰。

胡汉杰的父亲在少年时就开始向其叔公学道,父亲至80余岁才封剑。

“我的叔公在中国是一名道士,他当初从中国南来,也带着这把道剑,最后在大马落地生根,我从未见过这名叔公,道剑的出处已无法知晓。”

整个“破地狱”的过程约40分钟,当中就有25分钟就是在跳和跑“寻找亡魂”,是一场非常耗体力的法事。

基于“破地狱”仪式需要气魄,年长的胡汉杰无法如年轻时般跑和跳火坑,在73岁高龄宣布封剑,从此不再处理“破地狱”法事。

“身为俗家道士,我在封剑后的日子保持修行和练道。”

三代传承

从胡汉杰的叔公辈开始在马来西亚做法事、超度亡魂,传了三代,至第四代无后辈愿意接手。

“我的孩子不愿加入道士行列,但有其他人前来拜师,我就收下这些徒弟,让徒弟学习道教经文和处理法事,希望传承叔公和父亲的衣钵。”

胡汉杰去年封剑后,收下三名徒弟,其中两人年仅30余岁,一人在大学升读宗教系,另一名年轻徒弟的父亲也是道士,因而向老道士胡汉杰学习及修行,最后一名徒弟则是60余岁的老翁。

法事收费翻倍

胡汉杰自18岁开始学习道术至73岁封剑,看着“破地狱”的价格在过去数十年不断飙升。

“约20年前,在吉隆坡一场‘破地狱’的法事收费约万令吉,如今收费翻倍。”

不过,在马来西亚其他地区,收费更趋于廉宜,数千令吉即可完成“破地狱”仪式。

那么,是否只有道士才有资格进行“破地狱”仪式?

胡汉杰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道行,谁都有资格进行这个道教仪式。

“只要熟悉道教经文和咒语就可以处理‘破地狱’仪式,道教经文包括《十王宝藏》、《五路有灯》、《生神摄召》、《九幽灯》、《解天愿》、《礼斗》等。”

道教咒语代代传承

至于道教咒语,胡汉杰指这是叔公辈开始口传方式传承下来;这也是道教4000余年来传承的方式。

“所有道教书籍几乎都是手抄本,我的叔公和父亲也是自己记录下来,用以传承。”

慰藉活人心灵

“信则有,不信则无,你相信就存在,不相信就不存在,对我来说,鬼魂如同空气,无色无相,无处不在。”

虽然“破地狱”的用意是超度亡魂,但带给在世亲人更多的是失去亲人的心灵慰藉,让人们以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爱与怀念。

入夜后易招魂

胡汉杰缓缓道出“阴安阳乐”四字,意指救了阴人平安,就保佑阳人快乐。

“很多时候,在道士完成‘破地狱’仪式后,逝者家人会开心拍手掌,那一刻,是家人失去亲人后得到安慰的表现。”

他说,“破地狱”法事没有特定时间和地点要求,一般最好是在平地、因需要跑和跳,地上不能滑。

“大多数是在天黑后进行‘破地狱’法事,最适合的时间点是晚上8时至9时进行,这段时间较易‘招魂’。

“现代社会的人要求简单办事,也有很多人不了解‘破地狱’,因此近年来较少人要求在丧事进行‘破地狱’。”

随时代简化流程

不过,胡汉杰依然相信“破地狱”不会失传,但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模样则无法预测。

“我们道士也要跟随潮流,视如何做一些转变,比如简单化一些原本繁复的仪式流程,让家属可以更多时间休息,不需要跑和跳这么多。”

但他认为,在简化法事仪式的同时,道士还是需要诵念更多道经文来填补不足之处。

“道士人数方面也比前少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道教仪式,尤其需要很好的体力,很多老了无法轻易跑跳,年轻人又不愿接下衣钵。

“虽然时代变迁,我深信‘破地狱’的意义还是存在的,我们要坚持超度亡魂的使命。”

反应

 

言论

《破·地狱》中的职业、志业及性别/陈爱梅

我是冲着科仪题材,在《破·地狱》上映首日便购票入场。电影讯息量丰富,体裁多元,但最吸引我的是职业、志业与性别之间的交织。

许冠文所饰演的喃呒师傅郭文继承祖业,从事为人诵经及主持道教仪式的殡葬行业。这不仅是他的职业,也是志业。他对行业极为认真,生活中茹素等。因为认真,他会斥骂不用心行法之人。

也是因为这份过于固执的态度,他认为女人是染秽的,“祖师爷唔钟意”。 

他的形像是正面的,同时也反映了大众对道教科仪的普遍刻板印象,即人死后才需要法事。

其实,道教的“醮”分为清醮与幽醮两类,前者用于祈福、庆贺和谢神等事;后者则用于召摄亡魂,或丧葬度亡。

一般人,至少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日常接触的多是与度亡相关的幽醮,这也让道教法事与死亡紧密相连,从业者往往被贴上与“死亡”相关的标签。

也有人只是把喃呒师当着一份赚钱的职业或表演而已,如郭文的儿子志斌,在进行法事时偷看足球直播。或许,他并不相信这些法事能帮助往生者,所以他的信仰显得薄弱而敷衍。

“斋醮不虚”信念的力量

我最反感的角色是志斌的太太。这并不是因为她为了让儿子在学校加分,说服志斌领洗入教,而是她在家庭餐桌上逼迫刚入教的志斌进行餐前祷告,这导致郭文心脏病发作并引发轻度中风。

走出电影院后,我陷入思考:若从事宗教法事者内心没有信仰,那么这些仪式就只是做给活人看的表演,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

两个月前,我参加了北海斗母宫所举办的罗天大醮,感受到科仪所蕴含的不可思议力量。在醮会结束前,我们访问了北京白云观的高功法师冯信教道长。在轻松的谈话中,他提到“斋醮不虚”。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4个字,脑海中顿时灵光闪现——这不就是信念的力量吗?因为信仰,他们总是全心全意行持每一场法事。

女人是不净之说,电影使用极其催泪的手法逆转剧情—— 郭文的遗愿是让女儿郭玥替他进行“破地狱”法事。虽然这一情节使我在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但我是抱持怀疑的。因为“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未曾接受正式训练及教导的郭玥能如仪完成这项法事吗?

教育教化总在不经意间

宗教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男女优劣之分的界线,确实是在改变中。仍是北海斗母宫的罗天大醮,当我们与上海城隍庙蒋钧道长进行简短访谈后闲聊时,蒋道长教导我们拱手礼:左为天、右为地;左为阳,右为阴。我下意识接了句:男左女右的意思吗?蒋道长立刻打断我,笑说:“现在男女平等,不讲这个!”同学们都笑了,现场气氛更为活络。

教育及教化,总在不经意间。

电影上映后的几天,浩翔同学传短讯给我,说他以为科仪的戏份会很多。是呀,我也回答道,这部分我也是有点小失望。讨论这部电影的多围绕着“活人也需要超渡”这主题。这点我是认同的,但也不要忘了对法事要有信念及信仰,视宗教法事为志业者,都是值得尊重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中非常有价值,且值得学习的人。

至于传统宗教如何面对时代的变迁,如性别平等意识的崛起,这又是另一项课题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