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区区伤风感冒就夺命? 预防流感恶化致死

报道|aNGie

图|受访者提供   

新春期间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现年48岁的台湾著名艺人大S(徐熙媛)于日本病逝的消息。新闻报导,大S是死于A型流感演变成的肺炎(医药报告死因为败血症)。因此很多人都对流感关注起来,同时也质疑区区伤风感冒真的能夺命?而且亦认为纵然大S真的没有接种流感疫苗,但以其48岁中龄来说,并不属于高风险群,何以她会因这小小流感而丢命?

马来西亚感染疾病及内科专科医生洪萍萍(Dr.Ang Peng Peng)指出:“其实流感本身并非致命的关键。最主要的是患者本身是否已有相关疾病,而且是否延迟就医导致并发症,才是造成致命的最大因素!”

根据台湾媒体网上报道,大S曾透露患有心脏疾病、癫痫及哮喘,而且病发时也没有及时安排住院治疗,也许这就是致命的原因吧!

这消息一时间也导致人心惶惶,视流感如洪水猛兽,即使只患上普通伤风感冒都如临大敌。因此有必要多认识流感,以及掌握如何预防流感恶化的相关知识。

所有流感都会形成肺炎?

洪萍萍指出,流感可以从轻微发展到严重。大部份流感都是轻微的,属于“上呼吸管道感染”。其症状就像普通伤风感冒,大多数患者可在7-10天自行康复。

有一小部份患者会恶化延伸到下呼吸管道,造成肺炎或其他并发症。

但并非所有流感都会演变成肺炎或侵犯下呼吸道。基本上要符合一些因素才会发展至严重流感。

该些因素包括以下5项:

1. 当下流感的菌株和强度

2. 患者的年龄

3. 患者自身抵抗力的状况

4. 患者原有的呼吸管道与心脏恶疾

5. 疫苗接种的状态

流感变肺炎2大因素

至于流感为何会发展成肺炎?通常还有2大因素:

1. 要符合上述5项因素,流感病毒本身与患者本身的健康情况切合才会引致病情往下发展。

2. 继发性细菌感染。比如原本已患上流感,加上环境周围的细菌趁虚而入,就会造成流感加细菌的肺炎。

未及时求医或败血症致死

如果流感延伸至下呼吸道并形成并发症,通常在三五天內就会造成影响。牵涉到的可以是不同的器官或几个器官一起受损。

洪萍萍说:“最常见的是肺部,会造成肺炎;心脏并发症也很普遍,尤其已有心脏问题的患者,会发展成心脏阻塞、心脏衰弱或心肌发炎;小部份患者会影响到神经系统,有可能会癫痫发作、神智不清或中风;肝肾方面也有可能损坏或衰竭;另外也有会造成败血症。

“此外,上呼吸道原有的疾病比如哮喘、鼻窦炎等等,会不受控制并恶化。”

至于流感是否造成肺炎致死的最大因素会是什么?

她表示:“肺炎即是肺部发炎,可以由感染或非感染事故造成。若属感染性肺炎,也可以通过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造成。流感只是其中一种可以造成肺炎的病毒,而非唯一的凶手。

“其实很多细菌及病毒都可以发展成肺炎,比如冠病病毒(COVID)、诺罗病毒(Norovirus)、人类间质肺炎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等等。这些病毒都像流感那样可以造成肺炎,而且也没有区分哪一种才是最强最凶猛,主要还得胥视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果患者本身有病史,不管患上哪一类病毒或细菌的肺炎都可能致命。”

不该待在家自行观察

流感形成肺炎后造成致命的最大因素,就是本身拥有的慢性疾病没有获得很好的控制,并且病发时没有及时求治,就有可能导致一个或数个器官衰竭甚至败血症而致命。

“如果有病史,患病后就要尽快去找医生诊断,而不该待在家自行观察。尤其病发第3第4天就更要注意,不要等到病情严重才去医院。以哮喘病为例,当病情恶化时,呼吸管道会被排泄物和黏液阻塞变窄小,再加上敏感造成气管自行收缩,病人就不能呼吸了。”

呼吸道完全阻塞只需2分钟

她指出,病人其实是可以预早察觉不对劲而及时就医,但很多病人担心去医院后,医生会要求进院,于是就情愿自行在家观察是否会好转。

“有些病人察觉到胸口闷热,呼吸开始困难,走两步路都很喘,但他们却不要就医,觉得可以自行观察,认为可能没有想像中那么严重,其时呼吸道也许已阻塞了20%;当他们感到情况不妥时,也许阻塞已达50-60%,那时才准备要去医院,但在赴院途中,呼吸道的阻塞可能从50%去到100%,这过程只需短短1-2分钟而已,这情况根本来不及进医院已丢命了!”

高危险群,要小心!

虽然流感肆虐,但并非每个人都会严重。

一般上,以下高风险群体应更多小心:

*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65岁以上的年长者 

*孕妇或坐月妇女

*安老院/疗养院住户

*有慢性健康疾病包括:

1. 哮喘病

2. 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癜疯症、肌营养不良症

3. 慢性肺部疾病

4. 心脏疾病如心脏阻塞或衰竭者

5. 血液疾病

6. 内分泌失调患者

7. 肝脏或肾脏疾病患者

8. 免疫功能弱者(爱滋病患者、癌症治疗中)

9. 肥胖 BMI>40

流感的传播方式

流感病毒可逗留在空气中长达两天。若是干燥地方则1-2小时就会消失。

其传播方式有3种:

1. 直接传播:近距离接触、亲吻及搂抱。

2. 空气传播:例如飞沫或喷嚏

3. 接触传播:接触到病者使用的毛巾、枕头以及沾有患者涶液或鼻涕的物品。

中流感一定要治疗?

洪萍萍指出,流感通常都是轻微而且会自行康复。

“流感一开始时会发高烧,有少许喉咙不舒服,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小孩和年长者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症状比如呕泻、无法进食、过度疲累,这些症状都会在三五天里慢慢得到舒缓。

“但若病情从舒缓后又再慢慢恶化,甚或从一开始就已经影响到下呼吸道,造成肺炎或其他并发症,患者就会感到极度的疲累、持续的高烧,并开始呼吸困难,胸口焖热疼痛,这时就一定要马上求医。”

怀疑立即就医

她表示,医疗界目前拥有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特敏福(Tamiflu)”,能有效舒缓病情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可是这个药物一定要在病发初期最好是1-3天内服食,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这个药物,我们很鼓励那些高风险群,在一开始怀疑自己有流感时,就赶快去见医生诊断及开始服食这个药物。可是也不建议自行服食,最好先让医生诊断,毕竟每种药都有副作用。”

流感VS伤风感冒

坊间也有很多人企图透过症状表现来辨识流感、普通感冒或冠病病毒的异同。洪萍萍表示,这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症状都大同小异,无论是从上呼吸道延伸至下呼吸道都非常类似,要确诊就必须通过检验。

她指出,上述疾病都是指上呼吸管道受到感染,如果感染到influenza,就叫“流感”;如果是Norovirus,就是“普通感冒”;如果感染到冠病病毒,就是COVID。

“总得来说,无论患了何任流感或病毒,如果病人没有病史也没有延迟就医就不必担心。至于会否由流感或感冒演变成肺炎?病人自身条件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难凭症状辨识疾病

另外她亦指出,大马的气候和环境,细菌病毒无处不在,很难凭症状表现就能辨识属哪一种疾病。只要是病毒造成,无论是流感、蚊症或食物中毒,都会出现伤风感冒、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和没有胃口的症状。

“同样的,不管是流感、冠病或普通感冒,都会出现上述上呼吸道受感染的反应,也会自行康复。如果本身没有符合的条件,一般来说就不易延伸成为下呼吸道的疾病。如果不幸演变成肺炎,若本身没有其他健康问题,并且能在三五天内去就医,就不会有致命风险。”

如何预防流感?

不管在甚么国家,流感一直都存在。若有四季的国家,每当天气转换就会来一次大爆发,并急速在两三个星期达到颠峰,然后在两三个月又舒缓回到原有模式,周而复始;大马虽然没有四季,但在天气转凉或病毒变种时,同样会增加很多流感案例。

因此她建议一定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洪萍萍建议,每年都接种。“因为疫苗的配方是根据时下流行的菌株来配制。由于流感不断变种,注射的疫苗可能和当下病株不同,但接种后若中招就不会那么辛苦,也会减低演变成下呼吸道疾病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随身带备吸入器

至于长期有呼吸管道疾病的患者,若要出远门可随身带备吸入器(Inhaler),一旦发现不妥,可马上使用吸入器来扩张呼吸管道,减少发炎的程度。但这个方式只供暂时舒缓,与此同时必须马上安排去医院,医院的仪器可以直接把药物打入肺部,医生也会注射抗发炎和抗敏感的针剂,以让病情快速舒缓。

“这些呼吸管道的疾病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我们生活要过,工作要做,不能永远不出门,也不能永远都穿着PPE(个人防护设备)出街。最佳的预防方法,就是不管平时有任何大小病都要照顾好及受到控制。有疫苗可以帮助预防就不要抗拒,毕竟这些都有医学根据的。”

反应

 

保健

黄绿涕脓液臭恶味? 鼻窦炎或导致脑膜炎

很多人会把鼻敏感和鼻窦炎混淆,甚或把鼻窦炎视为普通伤风感冒。其实鼻窦发炎不可小觑,如果没有好好治理,一旦去到严重地步,或有可能造成失明甚至脑膜炎的风险!大马人患鼻窦炎的数据约有10-15%,换句话说,在三千多万人口里,就有三至四百万人患有鼻窦炎,这并非小数目,因此务必要正视鼻窦炎引起的健康问题。

先来了解甚么是鼻窦,以及鼻窦有何作用吧!

双威医疗中心耳鼻喉专科顾问王晖栋医生指出,鼻窦的位置在脸额左右两旁,总共有4对。分别长在靠近额头、眼睛周围、脸颊和鼻子后面。

基于鼻窦长在脸额不同的位置,因此也有不同的名称。位于双侧眼眶上方的额骨部称“额窦”;处于鼻腔两侧上颌骨内的称“上颌窦”;位于鼻梁后方两眼之间筛骨内的称“筛窦”;位于鼻上半部及两眼后方蝶骨内的称“蝶窦”。

鼻窦3作用

这些鼻窦皆是充斥着空气的空腔,主要有以下3个作用:

1、由于是中空的,因此可以减轻头骨的重量。此外,当脸部受到袭击时,也可以当作力量的缓冲区。

2、它会改变声音发出时的音质和音量,因此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发音。一旦伤风感冒鼻窦被阻塞时,声音也和平日有所不同。

3、有助湿润和加热人体吸入的空气,让空气调节至配合人体的37度气温。同时其黏膜也有助隔滤灰尘及细菌。

何谓鼻窦炎?

鼻窦炎(Sinusitis)就是指鼻窦发炎。发炎的部位没有一定情况,有者只是其中一则或单一鼻窦,也有者是数个鼻窦同时发炎。它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通常是少于3个月,慢性则超过3个月反复发作。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大多数由细菌引起,又或者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例如感冒。王晖栋医生表示:“通常一般的感冒会在3天左右就自行舒缓,若没有好转并继续恶化下去,就得担心是否已引发急性的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成因很多,最常见的风险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病、吸烟、扁桃体发炎、胃酸倒流,甚或从急性鼻窦炎转变成慢性鼻窦炎。同样的,在慢性鼻窦炎中,也有些情形可能会转为急性症状,感觉疼痛及发烧。

每10人就有1患者

话说在10人中就有1-1.5人患鼻窦炎,虽然没有年龄和性别之分,但却有其高危条件,风险包括以下数项:

1、鼻子过敏/过敏性鼻炎

2、哮喘 (三倍的风险)

3、抽烟或二手烟 (两倍的风险)

4、鼻子的构造稍为异常,比如鼻中骨弯曲

5、家族遗传

6、其他 : 扁桃体发炎、胃酸逆流、脸部的外伤骨折、牙龈感染等

鼻窦炎的症状

一般鼻窦炎发作会出现以下症状:

·从鼻子中排出黄色或绿色脓液

·头痛

·嗅觉能力降低(嗅觉减退)

·面部有压力和疼痛感

·鼻塞

·鼻水倒流

·发烧

“轻微的慢性鼻窦炎发作时,有时会感到不舒服,鼻子会有阻塞现象,偶有肿胀但不会很痛。若来到比较严重就会发烧,头痛,感到面部有压力和疼痛。还会从鼻子里排出黄色或绿色的脓液。”

或导致失明脑膜炎

鼻窦炎因鼻腔黏膜遭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出现发炎、溃疡。发炎的脓液易蓄积在鼻窦里,如果再继续恶化下去,就有可能引起并发症。一旦感染传到眼睛,就会造成眼部红肿,视物模糊,最坏的可能还会造成失明;若是侵犯到大脑,就会产生脑膜炎,造成意识不清甚至致死。

王晖栋医生说,“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如果本身抵抗力很弱,是长期慢性病患者,或一些癌症病人正接受化疗的期间,鼻窦炎发病又不受控制就得担心。”

感冒3天没好速求医

王晖栋医生坦言,确实有些病患会把鼻窦炎当着一般伤风感冒而不予治理。

要如何辨识是鼻窦炎或一般伤风感冒呢?

“如果是普通伤风感冒,通常在3天左右就会好转。如果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下去,比如感到脸颊疼痛、头痛及发烧,鼻涕也变成青黄色,这时最好就去看医生,只要服食抗生素及药物就能受控。”

鼻窦炎在不医治的情况下是否会自行好转呢?

“如果是轻微的慢性鼻窦炎,不去看医生是会感到不舒服,但如果本身抵抗力好,在经过一段时间也会自行痊愈。但我们建议病人最好还是去看医生检查,毕竟一些特殊情况也会和慢性鼻窦炎相似,比如鼻子生肿瘤时也会出现类似现象。”

不治疗有风险

王晖栋医生补充,若鼻窦炎发作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或会带来以下风险:

急性鼻窦炎:病毒扩散,感染传到眼睛,头脑脑膜炎等并发症 等等。

慢性鼻窦炎:反反复复发作,或许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让病人感到不舒服。

延迟治疗其他疾病:若没有检查鼻内窥镜,可能一些鼻腔癌症就不容易被诊断而耽误了病情。

也有人担心鼻窦炎若没有好好治理,日后是否会癌化?王晖栋表示,在肿瘤方面虽然也有鼻窦癌,但并非源自鼻窦炎的癌化。换句话说,鼻窦炎并不会日久变成癌症。

有数种诊断方式

如何诊断鼻窦炎呢?

王晖栋医生表示:“必须经过医生的评估,除了从症状中判断,还必须经过内窥镜检查,甚至CT断层扫描。”

他指出,做鼻子内窥镜检查并不须作任何准备,也不必麻醉,随时都可进行,只是从鼻子伸进仪器去检查就行,如果怕痛的也可以提供止痛药。透过内窥镜掌握情况后就能确诊。

至于一些鼻窦炎患者虽然只是情况轻微,但假使服药一段长时间都不能治愈,就必须通过CT Scan断层扫描鼻窦以作进一步检查。

“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因此我建议患了伤风感冒者,若在3天内没有好转就得去看医生,可以先去普通诊所看家庭医生。如果服药后依然没有好转,甚至一两个星期仍旧病情持续且有恶化现 象,就必须由家庭医生转介去看专科了。”

2疗法:药物及手术

治疗方法主要分成药物与手术两种。

在药物方面也有分为服食和喷剂。服食的主要是抗生素,舒缓伤风之类的;喷剂属液体,一些供清洗鼻子,一些则帮助收缩肿胀情况,还有一些是类固醇以控制发炎和敏感。

王晖栋医生坦言,手术并非鼻窦炎首选的治疗方式,除非患者属于以下情况:

1、鼻窦发炎程度严重

2、尝试药物治疗后并未出现好转

3、透过鼻内镜检查发现肿瘤或鼻息肉

4、出现并发症

5、真菌性鼻窦炎 (Fungal Sinusitis )

(**一般鼻窦炎可用药物或手术对治,而真菌性鼻窦炎则没有药物可治疗,只有手术一途)

他说:“手术前必须全身麻醉,医生会以鼻内镜伸入病患鼻腔里进行手术,不会在脸上留下疤痕。手术的范围也有可能因鼻窦太小或被阻塞,因而要采用手术把洞孔开大一些,另外也包括清洗脓液或切掉鼻息肉等等。”

最新技术IGS图像引导

目前最新的技术是图像引导手术(IGS-image Guided Surgery),就像GPS,可让医生透过先进的仪器更精确地进行手术,以减低手术的风险。

据悉 IGS犹如手术中的导航技术,让医生可以在进行鼻腔手术时,准确获悉眼睛、脑部等部位的所有地标。 精准度的操作除了有助提升手术成效,同时也能减少手术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其实鼻窦手术属于小手术,一般在1-1.5小时就可以完成。通常需要住院1-2晚观察。

复发概率因人而异

鼻窦炎是否会复发呢?

王晖栋医生表示,一般急性鼻窦炎的复发机会比较少,慢性的复发概率则比较高。

“鼻窦炎通常在一些条件下最常病发,比如呼吸道感染或感冒后,还有本身免疫力不好。如果有其他相关疾病比如鼻敏感、哮喘、鼻息肉等,复发的机会就比较高。有些人做了手术后,一旦复发,用药后就可以受控及获得改善。但是也有一些人需要一辈子用药。因此是因人而异。”

预防方法学起来

* 加强自身免疫力

* 呼吸道感染或感冒时要及时治疗。如果病情没有在3天内好转就得求医。

* 慢性病患者必须妥善控制病情,比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

* 不要抽烟以及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

* 有相关风险疾病比如哮喘病或鼻敏感者,必须好好控制病情。

* 鼻窦炎发作时,病患需要多多休息。

* 观察自己的症状和密切留意是否有并发症。

* 若发高烧或越来越严重,眼睛比平常肿,就得及早去检查。

* 有其他基础病的人,要更加注意本身状况并及早治疗。(资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