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正面效应

“线上讲课或者是上课”,“线上会议”,“线上交流”在这10个月来也已经是新常态了,也是每一个人,无论是医学界、商界、学术界、学生等都是习以为常的。

单单在医学界,世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医药团体、医药协会都已经把线上交流当着是必然的活动。为了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同事都好,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反而会变得不自然和不舒服。即使有注意社交距离,戴着口罩,大家还是可免则免,以安全为上。

以往每一年自己都会出国,不论是参加区域性或者是国际性的会议,一年都会出国好几趟。参与的所有的会议对提高自己在医学上的新发展、新趋向、新概念等认知都非常重要。因此,花在飞机上、行程上和会议上的时间都非常的多,自己也因此拥有比较少的时间和家人相处,家人也似乎习惯和接受了自己是需要出国开会和公干的。

可是3月开始的行管令之后,这7个月以来,完全没有离开大马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出国的可能性,完全是没有这个必要。所有的会议已经取消、改期或者是以线上的方法进行。

这7个月来,自己反而会感觉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和机会增加好多,也发现到这么多年来,原来自己失去了那么多可以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和机会,这对和家人相处和沟通是那么的重要!

无法预算的新常态

在工作上,当然在行管令开始的两个月,诊所的病人和手术都明显的减少。许多病人,特别是年长的朋友都尽量不要到医院来看诊或者进行手术。然而打从第三个月开始,诊所和到来进行手术的病人也开始增加。

由于没有再出国参加会议,自己在家里的时间也多了,能够和家人在一起联系的时间自然也多了,工作也恢复正常。这一切对自己在工作上和家人的相处都有着非常正面的效应。

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这一种新常态,这一种全世界所面对的突变会延续到什么时候。许许多多人都会因为这突变,而造成生活上、经济上、情绪上的负面影响和不安。

真的,自己比许多人幸运好多。这突变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珍惜身边每一个人,特别是和家人相处的机会和时间,珍惜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也珍惜能够为所有的病人看诊和治病的机缘。

“医者心,仁者术”。

 

反应

 

保健

重返校园,孩子适应了吗?

报道·陈绛雪   摄影·陈奕龙、互联网

2020年上半年就在疫情的突袭下惶然过去,迎来复学、复工的下半年。尽管行动管制令松绑,但疫情威胁仍在,如何适应未来的新常态,成为家长和孩子的另一轮挑战,尤其刚刚复学的一段时间,家长须关注孩子从“居家”到“复学”的身心变化,是否出现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适时调整和适应疫情后的新常态,避免孩子陷入心理误区,甚至出现“适应障碍”。

专家们说了,要恢复过去的正常状态,一是病毒消失,一是特效药或疫苗面世,不论何者,都无从预测究竟是何年何月。当前的状况,至少还要延续一年半载。

前所未有的严峻战役,不论大人或小孩,生理和心理都受到看见或看不见、察觉或不察觉的影响,或大或小,或轻或重,都不可轻视,务必正视和处理,重拾状态,好好调整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准备好“与病毒共存”的心态。

综合整理临床心理学家的分析,厘清2019冠状病毒病对大人和小孩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体现,才能以正面形态面对未来的新常态,莫让负面影响延续,茫然无措辛苦煎熬一整年。

孩子的影响/变化

散漫怠惰缺自律——行管令期间,足不出户,除了线上学习的时段,课业减少,没有补习,没有活动,空余时间增多,作息时间自由,若家长和孩子都没有良好的日常活动时间规划,则容易变得散漫怠惰,欠缺自律。

陌生 / 失落——疫情来得太突然,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社交需求都被破坏。长时间不与人接触,性格会逐渐变得孤僻,若没有时间规划,无所事事,则会变得孤独,从而引发焦虑、惶恐、不安、等情绪变化。然而,复课后却必须戴口罩、卫生严格、保持社交距离,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如胶似漆”,孩子不明所以而感觉失落、失望,一些则因长时间不见而感觉陌生,变得不想甚至抗拒回到学校。

哭闹 / 暴躁——幼龄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极其有限,无从适应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异常的行为体现和情绪起伏,比如变得很爱哭闹、脾气暴躁、食欲和睡眠变化(比如发噩梦)等等,若再加上父母没有做好压力管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行为和情绪表现可能变得极端。

害怕——疫情期间,家长对孩子耳提面命“外面有病毒,不可以出去”、“出去会被警察抓”的警告,孩子虽然没有吵闹要出门,其实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似懂非懂,更多的是心理阴影,即使行管令已解除,孩子依然害怕走出家门。

焦虑——好不容易习惯了线上学习模式,又要重新适应原有的模式,而复课后的生活也变得不一样,以致孩子最初可能无法适应,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状态。最大的问题是,线上授课效果参差不一,一些孩子在复课后感觉跟不上进度,学习吃力,这些变化都可能让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过度兴奋——孩子从“长时间居家学习的”不见天日到复课后的“重见天日”,与久违的朋友和老师见面,感觉特别兴奋,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说,更想重享一起学习、玩乐、吃饭的日子,因而亢奋难眠,影响状态;学龄较大的孩子则可能在居家学习中遇到瓶颈和学习上难以解决的问题,终于能回校面对面上课而兴奋。

专家建议:面对转变,时间规划与自律很重要

本地临床心理师许水燕(Michelle Ho Sueh Yeng)强调,制定日常时间表有助于父母和孩子更易适应行管令以及复课之后的新转变,尤其双薪家庭,时间规划更为重要,父母能够好好分配工作和家庭时间,孩子也能生活规律,培养自律,并且较易面对复课之后的新转变。

倘若疫情期间,家长自己也手忙脚乱,没有做好时间规划,那么从现在起着手规划自己和孩子的时间,依然未迟。

“早上、下午、晚上要做什么,每一天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分配,大人不会焦头烂额,孩子也不会无所事事,家庭生活节奏大乱。”

感觉上半年就在失措茫然中,空洞苍白地晃过去了,迎来了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充满不安的下半年。孩子复课父母复工,重新回到社会,那是更大的挑战,双方都需要做好不同的准备。

配合适应转变

许水燕说,对于孩子,家长和老师必须互相配合,做好后勤保障,帮助孩子更快适应一系列的转变。

首先是复课初期,建议家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解说方式,让孩子明白并且适应为何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为何不能与其他小朋友无距离接触、不能牵手、不能抱在一起、不能亲近玩乐、不能共享食物?为何如今有那么多的限制,比如外出必须量体温、记录资料?为何还不能到游乐场或公园玩?

她指出,家长须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和孩子交流,分享在校的新生活和感受,尤其4岁到10岁的孩子,突然发现生活改变了,与小朋友及老师的互动有了距离,心理感觉失落,或是害怕病毒而不想出门、不想上学,若孩子出现这些不良情绪的表现,要及时疏导,建立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陪孩子了解防疫

“从3月到7月,长达4个月的‘假期’,孩子在家不需戴口罩、不需社交距离,如今要引导他们学习新的生活知识和卫生习惯,比如陪伴孩子一起详细了解学校的防疫流程和防疫措施、将防疫、学习和应急处理时间都规划在日常时间表内,根据情况逐步调整,让孩子慢慢习惯,”

其次,家长可延续疫情期间的规划,为孩子准备居家游戏,填补不能户外活动的空余时间,孩子每一天需要至少30分钟到1个小时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以释放精力。

其三,提前改掉过去几个月随性生活、散漫怠惰的习惯,恢复早睡早起、上课及活动的规律生活,父母本身则做好重返职场的准备,与孩子一起调整状态。比如和老师沟通,分享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沟通、做好家庭学习和在校学习的衔接,让孩子能按部就班地学习和跟上进度。

骤变挑战  大人小孩新模式

许水燕说,“骤变”(Sudden Change)是疫情为许多家庭带来的最大挑战。

托儿所、幼儿园及学校暂时关闭,一系列的新规范,要求多数父母即使在家中工作,还得兼顾孩子教育和照护,大人小孩进入朝夕相对、展开长时间“斗争”的生活模式。

互相成长过程

有父母慌乱无措,情绪紧绷,以“折磨”和“痛苦”形容;有者视为“潜心思考和学习家庭相处模式”、“有更多时间互相陪伴,修复/弥补错失的亲子关系”的时机。

“所以,学习分配责任和最好时间规划很重要,夫妻互相沟通,调配工作和家庭时间,一人居家工作时,另一人负责孩子的网上课业。否则难以克服这样的转变,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折磨,尤其双薪家庭需要兼顾的面向更多,磨合过程更为棘手。”

对大人,对小孩,这都是一段不容易的过程,却也是互相成长的过程。

她强调,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大人的情绪和压力也不容忽视,每一天给予自己所属的“Me-time”(个人时间)是实际有效且重要的压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

“原本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和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朝夕相对,可能会促进关系,也可能会摩擦升级。所以,我们一直提倡,孩子需要示释放精力,大人需要管理压力,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

“家应该是全部人高兴、温暖的地方,可能会有一些争执、吵架,但学习磨合、学习相处,才是一个家。”

适时寻求协助

她提醒,若觉得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应及时寻求辅导员、心理专家或精神专科咨询,确认本身的状况是否需要治疗,若本身已有精神疾病,更不能等闲视之,因为疫情会加剧症状,焦虑症患者会更焦虑,强迫症患者会更加频密地洗手,有者自我封闭足不出户。

暂时停学  就安全了吗?

基于安全理由,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暂时停学,避免在托儿所及学前教育中心接触其他孩子而增加感染风险,家有学龄孩童而“不得不返校”的家长也忐忑不安,有者建议延续网上教学模式直至疫情完全过去。

牢记贯彻3大动作

许水燕坦言,没有人能预测疫情何时会“完全过去”,也不知道疫苗何时研发面世,才能真正安心出门,未来无法预测或过早定论,更实际的做法是“做自己所知道的、做自己所能做的”。

“目前所能做的是尽量避免,跟从卫生部的防范指南和建议,牢记并贯彻3大重点动作——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

她建议家长可先确认托儿所和教育中心是否遵循卫生部的指示和程序、中心环境是否可放心将孩子送去。父母本身需要恢复工作常态,孩子也不可能一年半载不出门、不上学。

身心状态适应新常态

根据心理专家解析,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太长,将不利于孩童的免疫系统和发育成长,在等待疫苗面世期间,学习与病毒共存,才是大人与小孩的实际之道。

许水燕指出,目前家长需要做的是用孩子能够明白的方式,解释过去几个月和未来需要面对的环境变化、培养新的基本卫生习惯、吃营养食物、足够的运动、增强抵抗力,让孩子有好的身心状态适应新常态,而不是将责任交给老师单方面处理,否则成果可能不尽理想。

至于“适应期究竟要多长时间”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适应情况和能力因人而异,有人只要一个星期,一些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但是,倘若孩子经过两三个月仍然无法调整和适应状态,行为上和情绪上起伏很大,比如一直处于容易哭闹、暴躁、食欲改变、睡眠受影响等症状,则需寻求专业意见和帮助,确诊是否有调整/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的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