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M痘“杀”到,它是什么?

我国卫生总监拿督莫哈末拉兹指出,卫生部在9月18日检测到一宗第二分支(Clade II)变异株的M痘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本地男子,他于9月11日开始出现发烧、喉咙痛和咳嗽等症状,并在9月12日出现皮疹。而患者在症状出现前21天内没有出国旅行记录。

疾病情况

M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罕见疾病。此病毒通常影响啮齿类动物(例如大鼠或小鼠)或非人灵长类动物(例如猴子)。但人类也可能患此病。猴痘多见于中非和西非。

非洲以外的病例通常是由以下原因所致:

● 国际旅行

● 入境动物

从 2022 年开始,美国等不常发生M痘感染的国家也报告了M痘病例。

传播方式

1、人传人:

M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确定个案的皮疹、疮痂、体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例如经由亲密接触之性行为,包括口交、肛交或阴道性交,或接触M痘患者生殖器(阴茎、睾丸、阴唇及阴道)或肛门、与M痘患者进行拥抱、按摩和亲吻,以及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等。

接触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

性接触为此波疫情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需在长时间面对面接触情境下较容易发生,因此执行会产生飞沫微粒(Aerosol)之医疗措施且未着适当个人防护之医护人员,及亲密接触之同住家人才有较大的感染风险。

产妇若感染M痘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染给胎儿,或于产程中因接触而传染。

2、人畜共通传染:

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而被感染。食用受感染的动物肉类也是一种危险因子。

 

潜伏期

M痘的潜伏期约为1至21天,通常为6至13天。

临床症状

症状与天花相似,但病情较轻微。症状包括发烧、畏寒/寒颤、出汗、头痛、肌肉痛、淋巴腺肿大(如耳周、腋窝、颈部或腹股沟等处)、极度倦怠。发烧一至三天后出现皮肤病灶,通常自脸部蔓延致身体其他部位,四肢比躯干更常见。

皮肤病灶出现后会依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脓疱(Pustules)阶段变化,最终结痂(Crust)脱落,严重病患疹子数目可达数千。

症状持续2至4周,大多数个案可于几周内康复。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并发症包括继发性细菌感染、肺炎、败血症等。

不清楚宿主

依世界卫生组织在8月2日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所有调查病例中,最常见的症状为:

●皮疹,89%出现任一种皮疹、55%出现全身性皮疹、50%出现生殖器皮疹;

●58%出现发烧,0.8%病患无症状。

和2022年前之病患症状相比,表现较不典型,包括皮疹最早出现于生殖器或会阴部,且不一定会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皮疹数目较少、发烧等前驱症状较不明显,因此在就医时容易与其他性传染病混淆,临床诊断时需提高警觉。

目前尚不清楚M痘病毒在自然界的保毒宿主(Reservoir)为何。在非洲,多种动物均可被M痘病毒感染,如绳松鼠、松鼠、刚比亚巨鼠、睡鼠和灵长类动物。

某些证据显示,非洲原生的啮齿目动物如刚比亚巨鼠或松鼠,可能是M痘病毒的保毒宿主。

感染风险不如冠病

我国卫生部已在8月16日于国家危机准备及响应中心(CPRC)启动M痘行动中心,并监控M痘情况,并协调各种准备和应对措施。

与冠病相比,M痘的感染风险不大,因为冠病是通过空气传播,而M痘则是通过液体传播。

对于大多数M痘患者而言,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

相关护理可能包括处理M痘皮疹造成的皮肤损伤、摄入足量液体以帮助保持大便柔软,以及疼痛管理。目前尚无获得批准的特效治疗。

M痘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M痘患者的皮疹、疮痂或体液。

●长时间密切接触(超过4小时)感染者的呼吸道飞沫,以及性接触。

●接触染有感染者皮疹或体液的衣物、床单、毯子或其他物品。

●感染孕妇可能会将M痘病毒传递给胎儿。

M痘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途径

●动物咬伤或抓伤。

●食用野味。

●感染动物制品,例如皮毛。

●直接接触M痘感染动物的体液或皮疹。

 

 
 

 

反应

 

国际

M痘变种病毒在中国首现踪 感染群增至4人

(北京14日讯)非洲M痘致死率更高的第一分支的子分支(Clade 1b)疫情在中国扩散,继上周首度发现M痘变种病例后,中国再发现4例关联病例。

综合中国媒体报道,中国上星期四(9日)通报发现一起M痘新的病毒株I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传染源为一名外籍人员,有刚果民主共和国旅居史,在追查活动轨迹后,其密切接触者中陆续发现4例关联病例,均为亲密接触后感染。相关病例以皮疹、疱疹等症状为主。

Clade 1比Clade 2病毒更容易传播和严重,第一分支致死率约为10%,而第二分支致死率约为1%;而Clade 1更进一步出现子分支Clade 1b。

世卫组织去年曾为此变种病毒第2次针对M痘发布最高级别警报。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