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南洋文艺】一介著诗集《月下的向日葵》序
(下篇)

《月下的向日葵》封面。

(续上篇)

3.



全书收录作者自1977年至今已在报刊上发表过的86首诗作,分为4辑——“风云留痕”、“城乡扫描”、“生活剪影”、“社会折射”,另附录诗歌9首和杂文一篇,多以写作日期排序。

第一辑包含11首诗,主要写上个世纪70至90年代非洲以及中东的战乱。这些诗作,如果读者(尤其是年轻的一群)对诗中提及的地理、人物和历史事件没有若干认识,相信会读得很辛苦,不知所云,莫明其妙。我认为作者在诗末加些注解是需要的。

第二辑16首诗,除了〈拉让江畔小店〉和〈诗巫永安亭〉两首,所写的地方都在霹雳州,有关地方的描述与感怀,历史的回顾,居民的生活,都发自作者的肺腑,只因与这些地方接触得多,产生浓厚的感情,特别是他出生与早年工作的邦咯岛、实兆远、红土坎、爱大华、莫珍歪、木歪等都以较长的篇幅,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其中几首取材特殊:〈孤岛的文风〉写到曾在邦咯岛工作或写过关于邦咯岛的马华作者,包括谛克(陈憨生)、刘柳、铁抗、蔡有辉、李六曼、紫梦羚、莎露羚(即王涛);〈踏足巴丝沙叻〉记述1875年英国参政司柏治在巴丝沙叻被刺杀的事件,诗人对参与刺杀该殖民地官员之举表示赞赏;〈消失了的龙族——悼“中国回胞宿舍”〉让读者晓得邦咯岛上原有中国回民宿舍之设,现今该宿舍已进入历史,作者对他们表示同情,也感到唏嘘,该诗分为5节,最后两节是这样写的:

宿舍久已凋零破败没有欢笑



靠几个鳏夫坚守到断气的一刻

炎黄子孙花果飘零随风吹散

那边厢又传来少女悄然离家

随着最后一名老人的迁出

四十年的脐带无声无息的脱落

马天英领事挥毫的牌匾

在废物堆旁饱受日晒雨淋

一介在〈后记〉中说明,第三和第四两辑是以诗作题材对社群与社会影响的大小来区分的,由于对文学的偏爱,属于“灰色地带”的涉及文学的诗篇都归入第四辑。由于有了这种主观的划分,使人产生先入为主的思维,以为第三辑不含精彩的诗作。其实不然。这一辑的23首作品里头,依然有不少珠玉。

写作题材着眼社会和人民

第四辑收录的诗最多,共计36首。写作题材比较广阔,但都着眼于社会和人民,揭露黑暗和腐朽的一面,也歌颂正大光明的一面。

〈卓别灵走在寂寞的路上〉一诗,对卓别灵的死表示惋惜悲痛,也对带给世人的贡献大表赞扬,人物形象分明:“老株总有枯死的时候,/悲哀的是艺苑荒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小流浪汉’伶仃孤苦!”圆顶高帽、宽大的裤与鞋、不离手的拐杖,带给世界欢笑,这孤苦的身影,“寒夜漫漫街灯迷蒙,/前头是黝黝长路。”

〈随风而逝〉描述新加坡南洋大学惨遭人为的扼杀而烟消云散,写来心情沉重,令人读了无不荡气回肠。识时务的“俊杰”在“前途”和民族文化之间画个等号,大错特错。此诗的最后几行犹如画龙点睛,入木三分:

沉沉烟霭笼罩亭台楼阁

巍峨的学宫显得阴阴森森

晚风中一个年老的校役

瘦长的身影映在悠长的通道

恰似前朝孑遗的白头宫女

犹在劫后的大唐宫阙彳亍

关注华文教育前途

一介有几首诗作以教育,尤其是华文教育为题材。作为华小老师的一分子,他对华文教育的前途比一般教师更为关注。1979月12月14日以教育部长马哈迪医生为首的教育检讨报告书出炉,华小教学媒介语保持不变,华社放下心头大石。这是一件大事,反应灵敏的一介立即以〈鸽声〉为题,写下他对此事的感受。可能他身处公务员的地位,虽感不满,笔下仍有所保留。全诗照录如下:

惊弓之鸟

闻报告书心悸胆跳

大脑皮层的烙印怎能磨灭

猎人们持枪在林间逡巡

宣读判词的一刻终于来临

气压低沉黑云笼罩

几年了货色还不出炉

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像赌徒们注视庄家的底牌

千颗心万颗心一样的脉搏

小小的萤光幕一亮

飞出的是鸽子或苍鹰?

鸽声咕咕出人意表

套上绞索的脑细胞安然获释

暂且搁下连串的疑团

来,干了这杯定心酒

我觉得,附录部分的9首诗,都可以归入第四或第三辑里,作者不这样做,可能有一定的原因(申请有关基金时不包含这些作品)。这样的安排也没什么不好,它们到底都在集子里面。当然,能够重新排列,最好不过。

4

总的来说,收录在《月下的向日葵》这部诗集里的作品,都以写实的手法呈现出来。作者以平实无华的诗句表达各种题材,而所选题材多与社会现象或民众生活有关,很少出现个人顾影自怜、无病呻吟的东西。他的笔多用来反映现实、世界的现实、国家的现实、社会的现实。环顾国内文艺界,由于某些因素,造成像一介这类型的诗人愈来愈少。我们常把文学“必须是现实的真实反映”,“必须百花齐放”的口头禅挂在嘴唇边,但事实并不如此。国内的华文文学似乎与社会大众距离愈来愈远,一小群人喜欢画地为牢,互相揄扬,使作品渐渐成了小众品味把玩的的玩意儿。

我们绝不鼓励抱残守缺的做法。文学毕竟属于有机体,需要不断改进,但不能走向极端,无视群众的需求。我崇拜的马来小说家,有“马来雨果”之称的沙伦阿末,后期的作品难以卒读,又偏向宗教书写,无法突破个人的成就。我的理大同学克马拉,出道不久,即朝宗教的路向进发,以至无法自拔。他俩都得过马来西亚文学大奖,到头来几乎在原地踏步,不能迈步向前,着实可惜。因此,在写作的道路上,踏踏实实,稳当中求进取才是正途。固步自封固然不可取,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等作为,又何尝会有什么作为?

从现实生活中出发

一介近期的作品,依然从现实生活中出发,以简洁、明朗的语句表达个人比较成熟的思想和见地,却又不至俗套或平淡无味,主要在于其选材的到家。

附录的最后一篇〈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说起〉是一介写的一篇短文。一介赞同李炳南居士把学佛的三层境界扩大到文学艺术的范畴。他认为,文学艺术的“平——奇——平“与哲学领域辩证法中的“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正―——反——合”)是互相贯通的。文学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无可置疑;间中也必然经过“否定”的阶段。可是,与传统文体或文风划清界限,“矫往过正”,问题就产生了。格于形势,它会逐渐向传统靠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而处于“否定的否定”阶段。这时,全然抽象的画作添些具象成分,朦胧诗、现代派诗的逐渐蜕变(余光中从洋化回归中国,从城镇返回乡土),正好说明是“正——反——合”的循环。

有了这些觉悟,相信日后一介在诗歌创作方面对内容的撷取与技巧的运用,当会作适当的调整,以期创作更多、更有水准的作品。

(续完)

反应

 

言论

母语教学违宪罔顾团结/碧澄

联邦宪法是我国人民主要的法律根据,一般上,朝野政党若发现宪法的某些条文有纰漏或不足之处,可要求国会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修改有关条文。

修宪是一件大事,人民挑战宪法条文亦不常发生,因为非得花费大量资源不可,背后没有有力的支持,要入禀法庭,并非易事。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的母语教学违宪的风波,有某方势力在做靠山。

宪法152(1)(a)和(b)可说是非巫裔人民教育领域的护身符,一路来都有人提出置疑,政府也曾针对教育部长对华淡小操生死大权的条文进行修订,以安民心。

华小拨款占小比率

挑战华淡小宪法地位一案自2019年12月开始,至今已历时4年,虽经判决,上诉方仍准备上诉到联邦法院。他们对于华淡小非法定权力机构,却享有政府拨款的事实,紧咬不放。

其实,华淡小所得的拨款只占总数的一小比率,否则华小就不必每年都要求提高款额了。

提出违宪诉讼的团体,其出发点不外维护马来人的权益及马来文的地位,最后达成单一源流学校的目标。

教师团体参与,我们没话好说,思想应该比较开明的作家联盟也是其中一分子,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他们这样做,显示思想极端、狭窄,不顾这对国内各族群关系和国民团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国家的发展肯定大大不利。

如今,部分小学以英文教学,政府或私立大专纷纷以英文为教学媒介,上述人士是表示赞同或是视若无睹,又或者认为以英文教学乃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什么对国内通行语文的发展却不认可,非除之于教育圈外不可?

严守课程大纲教学

土团党青年团团长袁怀绍声称,他们愿意让多源流学校继续存在,条件是增加国家元素――有更多的马来文、马来人和马来西亚的历史。这些都是罔顾现实的意见。

华小和淡小一样,都严格遵守课程大纲教学,教学三语,培养良好品德以及爱国的情操。至于华校从中台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有何不好?难道要各方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才是正确的办学方针?

这些年来,在董教总的领导下,华小不断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好马来语文,又极力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育当局理应对此略知一二。好的方面,应给予褒扬;不足的地方,应给予鼓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