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南洋文艺】学生参与演剧活动的论争(第十篇)

1919年爆发五四新文化运动前,马来亚各地的新剧团已陆续成立。

清末时期,“中国振天声剧团”把华侨的民族和国家意识敲醒,思想上已经取得很大的跃进,但是,华侨身在马来亚本土,夹在英国、中国和世界格局之中,他们不得不站在殖民主义帝国的领土上,开始思考自身的特殊身分和民族文化问题。

马华权威学者方修先生,将1915年至1925年的马华戏剧,称为“剧运的滥觞”时期。1915年,“上海开明社新剧团”南来马来亚,演出北京白话戏,带来了时装西装新剧《家庭恩怨记》、《恨海》和《侠恋情》。



1919年爆发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马来亚各地的新剧团陆续成立,包括演醒同群社、国风幻境剧社、女界慈社、临时白话剧社、仁声白话剧团、尊孔校友会、庆维新班等。当时的马华文艺,由于侨民抱着“落叶归根”的思想,戏剧的内容与表现形式都极富中国祖国的意识。

星加坡“养正学校”,是最早演出白话剧的学校单位之一。1913年,“耆英善社”演出《慈航》时,便借用养正学校作为排练地点,也许无形中,促成了养正学校推动白话戏的因果。

“养正学校”的校长——宋森,字木林,是一位拥有进步思想和行动魄力的校长。1878年,他在中国鹤山县昆东乡平冈村谷岭坊出生;1907年至1915年,他掌管养正学校,正式成立“养正学校学生白话新剧社”。同时,养正学校分别组成“童子声”和“游艺团”,配合每年9月份庆祝孔子诞辰,师生自行编演新剧《毒妇现形》、《好男儿》、《同恶有报》、《假狗案》等。

演剧成学校筹募重要渠道

辛亥革命时期,戏剧情节以历史人物掀起了中国祖国的民族精神。五四运动过后,这些戏剧情节,已经不适宜在马来亚上演了。一些戏剧志士发现,华侨在马来亚持诸多的陋习,包括自私和贪婪。保守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地落在众多的华侨脑根子里,因此,演出具开通华侨的智识、移风易俗、针砭社会的问题剧,是为上策。同时,演剧成为了学校筹募增建校发展基金的重要渠道。



养正学校动员师生演剧为校筹赈,首开马来亚的风气。所谓“万事起头难”,养正学校的演剧筹赈,作为马来亚的第一次行为,毫无意外地遭到保守派的反对。第一个人站出来抨击的,是中国驻星加坡总领事胡惟贤。

胡惟贤强烈地批评,认为学校带领学生演戏筹款,是一种商业牟利的行为,有害于学生的学习,不符合中国传统礼教的美德。他也指出,学生在戏剧中扮演负面的角色,将使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

由此可见,当时的马来亚大部分华侨,思想还是非常保守落后的。初期,发展马来亚的校园演剧活动,实行上是遭受挫折的。但是,经过一番辩论后,大部分的学校师生多数支持校园演剧筹赈。

此一番论争之后,配合了马来亚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时局,掀开了一片校园演剧筹赈的热潮,许多华侨学校开始组织白话戏演剧筹赈来筹募学校的发展基金。

(大众若有话剧史料提供,如剧本、演出特刊、剧照、剪报、剧团书信或徽章等,欢迎邮寄至8, Jalan Mas 2/10,Taman Mas 2,Batu 9, Cheras, 43200 Selangor;询问电话016-232 2693,电邮[email protected]

反应

 

商余

吃苦,就是吃补——展望2023/沈国明

文图|沈国明(心向太阳剧坊主席兼研究员)

新一年到了,2023年第一期的〈商余〉特邀约一直努力不懈推广“戏剧运动”的沈国明,书写去年的斩获,以及对新一年的期待……〈商余〉诚祝读者:2023年,平安快乐!

2022年我所忙碌的工作内容:

抢救、收集、清理、归类、典藏,不停地在保存和整理戏剧文史资料;

阅读、梳理、慎思、书写、校稿,不间断地在发表马华戏剧学术文章;

催稿、校阅、编辑、排版、印刷,完成4册学术性马华戏剧书籍出版;

宣传、摆档、接单、包装、邮寄,书籍从厂房至读者手中皆亲力亲为;

拜访、交流、解说、分享和呈交计划书,积极地向各领域争取认同戏剧研究的价值;

写信、发函、联系、接受电台专访和报章采访,向社会大众发出戏剧文史的声音。

成立戏剧文化馆

同时,为了搭建资料研究中心和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正式落实成立“戏剧文化馆”;为了向大众传达唤醒和提高保存文史资料意识,到各地跑透透推行“金丝带”宣导讲座会。

以上这些,是我于2022年在“心向太阳剧坊”从事马来西亚华文戏剧任务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些工作,是“工作”吗?

回想过去一年,我似乎没有变,也似乎没有“长大”,更似乎没听取长辈们的意见,依然不听话地、坚持己见地呆守在心向太阳剧坊,继续推行收集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史料的工作,甚至推动“金丝带”文史资料保存宣导运动,并已经陆续在全国大城小镇展开。

做戏剧演出有钱赚吗?搞戏剧研究,经费从何而来?这是身边朋友常会问的两道问题。这两道题目,却不是我所在乎的问题。我关心的是:戏,得要继续演下去;戏剧研究,得要坚持做下去。

为了让戏剧研究可以持续进行,建设一个资料中心是必要的。因此,打造一个资料库作为戏剧研究的场域,刻不容缓。于是,“戏剧文化馆”在大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正式诞生了。该馆藏书万册,书籍含油印剧本、演剧特刊、照片、手稿等,这些都是心向太阳剧坊近年发起“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从各地收集而来。

另外,也有不少书籍是心向太阳剧坊成员近十年到中国和韩国巡演舞台剧,以及在中港台出席学术研讨会时,获得主办方和学者赠送。同时,剧坊成员也到各个地区的二手书店,购买大量的戏剧书刊运回我国。书籍种类包括戏剧理论、编导演知识、剧场实务、票房行销和各国戏剧史等等。

如何发展“戏剧文化馆”?我相信,伟大的“戏剧文化馆”不是靠宏伟的建筑来成就的,应该是靠多年累积的书籍和文献资料而形成。惟有不断地丰富馆藏资源,才能形成一所有分量、有特色的“戏剧文化馆”。

被看见和赏识

2023年即将来临,总觉得2022年过得比往年快,是工作太过充实忘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轻轻溜过,还是年龄大了开始健忘了?2022年,我获得第16届花踪“报告文学奖”首奖,给予了自己和心向太阳剧坊成员很大的鼓励和肯定。终于,我们的一些作品被一些人看见和赏识,戏剧研究也间接引起文史哲爱好者的关注。

未来的展望是什么呢?我仍殷切地恳请社会大众能够认可和接受戏剧文化工作者,我们不是吃饱没事干、不务正业、逃避现实社会的一群。戏剧文化,是我们的正业、职业。恳请社会大众支持戏剧文化工作者、给予我们实际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真的不愿把太多的时间耗在无谓的社交活动,也不愿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大量的联系和文书工作,结果换来一句:“我们没有拨款了!经费已经用完了!”

“吃苦,就是吃补!”心向太阳剧坊成立22年,剧坊成员一路走来服用了无数贴的“补”药。我们不怕吃补吃苦,愿大家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会做出成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