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商余】失落的姓氏桥

槟岛就只是一个面积不大,土地有限的小岛,所以自古以来很多居民就把屋子建立在海岸上,从海滩开始往海外建起自己的木屋。这些木屋就如马来人的高脚屋,只是建筑设计简单得多了,通常每一间屋子的面积不大,支撑住屋身的脚柱就驻落在浅滩上,一眼望去就是浮在水上一样。这些屋子通常都相对而建成两排,中间穿过一座木桥,每一间屋子的大门口就连接到木桥上,当有屋子增建的时候,木桥就会增长,到了某个深度就不适合再延续。



由于以前的居民都持有很强烈的聚落性,所以多数人都会群聚在同一个姓氏的区域定居,就这样的这些水上人家的据点都以本身的姓氏来命名,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姓氏桥,譬如姓陈桥、姓李桥、姓周桥、姓王桥、姓林桥等,而其中又以姓周桥最为闻名,因为它的规模最大,这里的主桥还支开成分叉桥,一共连串了大约75户人家。古时候这些姓氏桥的居民多数以捕鱼为生,所以屋子旁都停泊着小船只,只是后来居民的职业也渐渐多样化了,加上周遭的海水受到污染,海产的数量逐年锐减,多数的居民也就放弃了捕鱼这一个行业。

已成槟城主要景观区

这些姓氏桥多年以前只是一幅幅水上人家的写照画面,但今天它们已成为槟城主要的景观区,尤其是姓周桥最受欢迎,几乎每天的游客都络绎不绝地进出。游客们把这些木屋,甚至居民当成“动物园般的景物”观看与浏览,无形中为这里的居民开发了许多赚钱的商机,就这样的原有的风貌与氛围渐渐的被改变了。有一些居民把自己的住宅装修成商店摆卖迎合旅客口味的手信与纪念品,当然也有不少摊子贩卖饮料及小食,更堪的是不只悬挂五颜六色的吊饰品来吸引旅客拍照,有些还为自己的屋子添建了不少人工结构,或是涂上颜色鲜艳的彩漆。就这样的,往昔的淳朴容貌,那些焕发着简单美感的建筑物在商业趋向的冲击下,渐渐地消失了,这些姓氏桥再也不是一些共同姓氏居民的栖身之地,现在只剩下一些供游客观赏的空壳景物。



反应

 

商余

浅谈乐龄人与儿女的互动/夏绍华

【字迹光影】文/图|夏绍华

可以活到60岁,如果是有子女的话他们应该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当然也会有年纪较小的,但也应该是成年人了吧!

父母与各种年龄阶段的孩子的互动方式是不一样的,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最容易相处,到了青少年阶段就会变得非常棘手,因为这个时候孩子都会进入叛逆期,身心灵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

一旦来到成年阶段,通常他们的性格及人品都已成型,而父母的教育工作及责任也几乎结束,所以与这个阶段子女的互动方式就变得更重要了,不然的话就会引起许多争议与纷争。

长大成人的孩子通常都已经念书毕业进入职场,每一个年代的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思想与生活理念,对金钱家庭也有不同的观点。就如我们本身和自己的父母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有差异,所以最重要的是避免把我们生活观硬套在他们的身上。

不要以为我们觉得正确的方式也会给他们带来好处,因为时间与空间都不同,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在他们的时代,我们的做法及方式就算是过去为我们带来正面的效应和回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不合适了。而他们对生活结构及处理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对我们这些60岁的乐龄人士,只要他们的方式不害人害己,我们就按兵不动地在暗地里支持好了。

给孩子空间与信任

孩子长大了就让他们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结不结婚也不必强求,什么职业收入如何,也由他们自己去争取。我们把他们养育成人的责任不是一生一世的,就好像我们本身一样脱离父母的庇荫建立自己的生活,对我们的孩子也一样要给予这样的机会,不然的话将来他们就不懂得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

当祖父母的我们更没有义务去为孙子的未来负责,这不是关切问题,这是害了自己孩子的做法。

我本身对如何与成人孩子互动的看法很简单,那就是顺其自然,他们要在哪里落地生根都不是问题,想和我们同住或住在附近也不会有意见。每天也不必一定要见面或电话联系,偶尔拨个电话聊聊天,或周末吃顿饭,我就很满足了。

其实孩子工作之外也有了自己的生活,谈恋爱,或已经结婚成立家庭,所以当父母的就应该给他们一些空间,一些信任,不必时时刻刻太过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或经济状况忧心,来到我们这种年纪更应该先照顾好自己。而他们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生活层次,那就由他们自己去打拼奋斗,并非还需要我们插手。

不强求对父母行孝

60岁之后,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我们能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当一个导师般的旁观者,偶尔给一些意见和看法,让他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至于他们听不听从,那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了。

最后就是对孩子的期待。呵!孩子的孝顺要出于他们本身的诚意及意愿,而不必去要求,更无法强求,我也非常赞同对孩子的孝心我们一定要接受,没必要拒绝,因为成全他们行孝的善意就是替他们积德报,但如果他们无法在这方面有所表现,我们也不必太介意沮丧。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以行动来孝顺父母,其实只要他们可以顾及处理自己的生活,不会让我们操心,其实那也是一种难得的孝顺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