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中风后的吞咽障碍

老伯中了风,拖了好几天才进院。他说话不清楚,左边身体有点无力但可以用拐杖走路。中风后的那几天,他一吃东西就会猛咳嗽,并呛得他面红耳赤,上气不接下气。语言治疗师(Speechtherapist)见了他,发现老伯用口吞食很不安全,会有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建议用管子喂食(管饲)。



喝水吃东西就咳嗽

谈起复健,老伯没意见,但是一听道“鼻胃管”三个字,他就猛摇头。所谓鼻胃管(Nasogastrictube),就是一条细长的喂食管,由鼻孔插入,直接通至胃部,通常用于短期管饲。护士每次要为他插入鼻胃管,老伯总是摇头又摆手,很不愿意。老远召了他女儿过来解释清楚,老伯还是坚持己见,只想回家,孩子也奈何不了他。

其实中风后的吞咽障碍很常见。怎么知道病人吞咽有问题?明显的当然是一喝水吃东西就咳嗽。咳嗽是一种保护作用,防止食物流入肺部而造成吸入性肺炎。

对正常人来说,吞咽是根本不需要思考的反射动作。中风病人的大脑却无法正常支配吞咽这个动作。吞咽肌肉软弱无力,或是协调出现问题,造成吞咽困难。

中风后,每位病人都应该进行吞咽能力的临床评估,如果吞咽不安全,就不能以口吞食,应该先植入鼻胃管,以输入由营养师配制的特别配方营养液。这些营养液可提供病人足够热量,水分和均衡的营养,无需再添加其他物质。



但是,并非每一位病人都可以接受用鼻胃管喂食,有人认为是一种折磨,有损尊严,有的以为插鼻胃管会很痛,也有的认为管饲营养不足。意识清醒的病人会认为管饲剥夺了他们用舌头品尝食物的乐趣,生不如死,都可能拒绝插入鼻胃管。

之前台湾知名作家琼瑶的丈夫平鑫涛因为要“尊严死”而拒绝插管,让大众开始反思管饲这个课题。

误入肺部导致肺炎

话说回来,吞咽问题不一定是永久性的。很多中风病人会慢慢康复,恢复吞咽能力,过后就可以拔除鼻胃管以正常吞食,这可能是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的事情。当然也有病人需要永久性的管饲,管饲方法也有好几种,看个人需求而定。

勉强吞咽,不止有感染肺炎的风险,身体也接收不到足够的养分而严重缺水和营养不良,身体只能慢慢消瘦下去,拖延康复。

两个星期后,家人把瘦了一大圈的老伯送到急诊室,老人家呼吸急促,话也说不上来。原来这两周里,老伯勉强吃东西时,食物误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老伯氧气指数不理想,住了加护病房一周,才慢慢恢复正常。短短几个星期内进了两次院,中了风又患上肺炎,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幸好命还是保住了。

老伯看着儿女为他奔波劳累,劳民伤财,才答应插入鼻胃管。

后来复诊时,老伯不止精神恢复正常,体重也增加了。

黄碧瑜医生 (脑神经内科专科医生)

反应

 

保健

为中风康复,拼全力?/黄碧瑜医生

沙曼长得瘦弱,走进诊所时,每跨一步,右脚就重重拍打在地板上,右手有点胡乱地在空中挥舞。

“我一年前中了风,之前在另一家医院看医生。”不知为什么转院, 我也没问。

我看看沙曼的药单和他手上的血液报告,报告成绩无可挑剔,毕竟之前配药的也是脑科医生,一切尽善尽美,所以我这个接手的医生,也没什么必要再做改进。

接受中风康复现实

“医生,有什么办法让我变成正常点?”我有点好奇的看着这个50出头的男子。

一年了,中风康复已到极点,难道这一年他还没接受现实?

“之前的医生说我已康复得不错了,至少我可以走路、自理,还可以工作;但对我来说,如果有什么办法让我回到以前,我什么都愿意尝试。”

沙曼说得太激动,那个带点中东口音的英文突然有点拗口,连一旁的翻译员都显得有点尴尬。

试遍各族传统疗法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在大马工作了好几年的中东人,竟然在这一年里尝试了各式各类的大马各族传统治疗,如华人的针灸、马来传统拔罐、印裔阿育吠陀高、摩登的压氧治疗、干细胞治疗,甚至一些前所未闻的奇葩治疗。

效果如何?呃……没什么显著。

一年内,沙曼也凭着他的硬脾气和执着,从一个大胖子缩减成一个枯瘦男子。从传统中东食物,沙曼疯狂改变自己的饮食,一滴糖都不沾,他的糖尿病和血压高不药而愈,只吃基本防中风药,可见他有着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

我硬着头皮重复着他曾经听得烦厌的医生文告,“我觉得你的康复还不错,在功能方面,你已达到复建里的目标。”

显然,这些言辞对沙曼来说并不太管用。他用凌厉的眼神,望向我这个被逼到墙角的可怜医生,似乎在挑战我的专业。

“不,医生,我相信你有办法的,我什么都愿意做。”沙曼凹陷的脸颊,凸显出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

不满意复建配套

我硬着头皮,有点内疚地把沙曼推荐给了我的好拍档康复专科医生,希望她有一些主意可以为沙曼制造一些康复方面的奇迹。

但是,接下来的日子,沙曼并没有对我们为他配制的复建配套感到满意。

“这些运动,我全都尝试了,有没有别的玩意儿?”一开始,沙曼总是百般埋怨。

后来,同事发现,沙曼每次复建都好像拼了劲,复建师要求的动作,沙曼就会用两三倍的力去做,但是做法不成章节。

总之别的病人在做复建运动,沙曼却像野人学武功那般,只是在用着自己的蛮劲抖动身体。

激进复建不对

显然之前复建师的指示,沙曼并没听进去,反而在这一年里靠着自己的办法,勉强让自己走起路来,造成了今天身体行动的不协调。

幸好,我的康复专科同事和她的团队都很有耐心,不厌其烦向他劝解,一步一步改正他的步态和身体姿势。

不止如此,这个“去到尽’的病人,一天总要检验血糖三四次,一见到稍高的指数,就节食,血压也要量几次方才罢休。

“沙曼先生,其实你不必那么做,这样太极端了吧?”我说。

经过几次见面,沙曼放下戒心,比较能放松接受一些评语。

“不,我一定要做到最好!”唉,本性难移!

几个月过后,经过团队对沙曼的开解,他开始意识到,这个急于改进自己的心态,对他的复建反而是一种绊脚石。

学习放下康复焦虑

沙曼开始放松心情,接受大家的建议,慢慢看出了效果。

他的身体平衡协调改善,肌肉耐力增加而痉挛减轻,脚步轻盈多了,手部精细动作技能则大大改善。

由于血液和糖尿血液检验已呈完美的成绩,沙曼终于可以松懈一些,接受劝告开始调整他的饮食,不再疯狂戒糖,而是选择比较均匀的饮食。

沙曼尝试肉毒杆菌注射以改善他右侧身体的痉挛,再通过药物的调节达到更好的效果。他也接受了重复性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以尝试再改善身体的运动功能。沙曼看到自己的改变,笑容多了,脸更是长肉了。

沙曼的改变和进步大家有目共睹。虽然归功于各方的努力,但其实最主要的因素,是沙曼自己开始学习放下,缓和对自身康复的焦虑,开始接受不太完美的自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