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关于李元松老师的“禅净双修”,我再补充几句?

现代禅创办人李元松居士。

我在〈可以禅净双修吗?〉导读一文,摘录李元松弟子温金柯的文字,再略加说明,原本以为可以让人同情理解“禅净双修”的可能性,顺便也让人认识李元松的一些精彩智慧。不过由于众生根机不同,所以并不都是英雄所见略同的。

温金柯在《可以禅净双修吗?》的第三章节〈法门的对立与融摄〉中提到:“李元松曾经说:‘只管打坐’乍看之下,似乎纯是训练禅定的方法,但其实打坐修定只似浮在海上的冰山而已,在水面之下冰山的基座是硕大无比的。换句话说,打坐修定之前的道基、打坐修定的见地以及打坐修定的具体方法和趣向目标,都包括在只管打坐中不可分离——而以只管打坐为中心,围绕在只管打坐周围的,依旧是佛法的正常道——信、戒、定、慧。”这段话可以说,把佛法修学的立体多重层次揭露得十分清晰。



温金柯接着就把他老师李元松的话大大的发挥:“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这样说:‘发愿往生,一心念佛’乍看之下,似乎纯是‘口业称赞’而已,但其实‘称名念佛’只似浮在海上的冰山而已,在水面之下冰山的基座是硕大无比的。换句话说,‘称名念佛’之前的道基、‘称名念佛’的見地以及‘称名念佛’的具体方法和趣向目标,都包括在‘一心念佛’中不可分离——而以‘一心念佛’为中心,围绕在‘一心念佛’周围的,依旧是佛法的正常道——信、戒、定、慧。应该也是符合事实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禅还是净土法门,都不能把它们理解为表相上,以为只是机械式的操作而已,而沒有看到它们相互融摄的实质。如果看到它们的实质,就不会被它们表面上的差异所误导。”

这是温金柯把李元松关于禅与净的共同原理简明扼要的提出来。

通达自融摄一切

因此法门的对立仅是因为识见不足,通达的人自会融摄一切。



我在〈可以禅净双修吗?〉导读一文中,最后部分“我的一些补充”提到:“李元松生前在其《建立大乘佛教新宗派的心路》的序中这样写道:曾对一起学禅的同修说,‘如果我不在時,你們也可以将我所有的著作(含未出版的文稿)一把火烧了。’至于为什么呢?且留任佛法同好联想及解释。”

其实对禅稍有认识的人都会看出这些都是禅门的平常话。像丹霞烧佛、南泉斩猫、船子和尚自覆舟而逝,都是与众不同的行径,所以对于李元松往生前后的许多奇异安排,都是禅者的平常事,比如说把自己的教团整个送给净土宗,让想念佛的人继续念佛。甚至临走前,还来个“公开启事”,完全否定了自己。

而那些秉持他禅净双修宗风的弟子就在野外露营,自得其乐。

李元松人生的最后一著,对一些人是疑团,对有心人来说,就是一个消费,每每拿来当成是修禅不成,转去念佛的教材。

“涌现无我的大悲心,不惜示现种种身。”是李元松現代禅道次第的第十二。希望有缘人能够领会!

本来以上补充,可说是够了,不必画蛇添足再补充什么,不过为了一些人更好的把握因缘的变化,所以才决定再多说几句。

熟读李元松作品

我年轻时就熟读李元松的作品,而且还是实体书一本接一本的读。后来结识李元松的弟子温金柯,在台湾还参拜过李元松的“发舍利”。

李元松往生10周年纪念时,也受邀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李元松老师可没那么差劲〉。

在《李元松往生十周年纪念集》一书中有一篇〈谁知枯木又逢春〉,是李元松弟子华敏慧的文字,里面有提到,在李元松往生前夕,李元松肯首了华敏慧延续他禅净双修的宗风。而后华敏慧与温金柯等人就拜别慧净法师的“善导流”,重振宗风。

所以我在这里奉劝一句,写文章不要只凭网上搜寻,然后带着自己的意识形态褒贬故人。批评年代久远的古人尚可,但涉及近人就要小心谨慎,毕竟人家的传人还在。有些事情,还是亲自拜访对方求证才好,犯不着越俎代庖的。

所以我才在〈可以禅净双修吗?〉导读最后部分提到:“最后还要声明的是,我不喜欢一些狂妄自恋的禅和子,也讨厌许多愚笨却自大的念佛佬!但是只要大家一起南无阿弥陀佛,现前当来,皆成佛道,仅此祝愿。”

反应

 

登彼岸

我看《最后一次相遇,我们只谈喜悅》

文:谭文信

老友推荐我看《最后一次相遇,我们只谈喜悅》。

这本书是经历了种族隔离暴行、身患癌症的南非屠图主教与流亡超过60年的达赖喇嘛的一场对话,主题是环绕着喜悦进行。

有趣的是,這本2017年就出版的畅销书,虽然是兩名精神領袖对于喜悅的讨论,却不像一本“宗教对话”;内容总是涵盖着科学研究,就像一本学习情绪管理、探索喜悦的心理学通识。

比如说,在书中,精神科学家理查大卫森提到人的大脑有4种迴路:

1)保持积极状态的能力

2)从消极状态回复的能力

3)专注的能力

4)慷慨付出的能力

这4种迴路都是独立运作,而且互不冲突。

比如说,像号称李宗伟接班人的李梓嘉,当他积极努力进行比赛时,第一个迴路就会启动,但这未必能影响他不掉进“消极的漩涡”,因此,他既可以积极参与球赛,却又不断的处在消极没有信心的状态里面。所以人是可以既“积极向上”,却又“萎靡不振”的,我们主观上觉得矛盾,其实是脑神经不同的功能。

而第3种迴路“专注”的能力,可以透过专注于禅修、念佛而培养出来。至于第4种迴路,“慷慨付出”是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对身心正向的回馈,也就是所谓的助人为快乐之本,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这样做,对人的健康快乐确实有正面的影响。

至于积极与消极两种迴路同时并存的情况,屠图主教认为我们应该宽容自己会有这种情况,不要太苛求自己,但达赖喇嘛就认为可以通过转念或禅修彻底改变,也就是可以训练自己从消极状态中回复。

让喜悅远离的8个因素,书中提到有:

1)恐惧、压力和焦虑

2)沮喪和憤怒

3)悲伤与哀恸

4)绝望

5)寂寞

6)嫉妒

7)苦难与困境

8)病痛与恐惧死亡

这些都是“让喜悅远离的情绪与事物”,两个智者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面对的方法。

以上8个是让人感受不到喜悅的因素,但有8个条件可以帮助我们靠近“喜悅”。

“喜悅的8大支柱”是《最后一次相遇,我们只谈喜悅》的重头戏。

(1)至(4)为心智理性的特质:

(1) 观点 :遠近高低各不同

学习透过“上帝的视角”,就是全方位的将视野放大,比如说,透过全人类的痛苦來看自身的痛苦,能夠帮助我们尽量不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你有不安恐惧,全人类也有人不安恐惧,我们並不孤单,彼此可以互助。达赖喇嘛在这方面的分析非常精彩。

(2) 谦卑 :尽一切努力的柔软,学习放下身段。

这方面,我觉得屠图主教做得最好。虽然我是佛教徒,也被他的言行感动。

(3) 幽默 :大笑、开玩笑最棒了

这两个领袖都是不折不扣的老顽童,书中处处都有欢笑声,自我解嘲的功夫一流。

(4) 接受 :一切改变的起点

在本书中有这样的话:“接受是心智最后一根支柱,它也带领我们通往心灵的第一根支柱:原谅。我们能接受现在,就会懂得原谅,放下执着,不再渴望拥有一个不同版本的人生。”

以下4项是心灵感性的特质:

(5) 原谅 :把过去的自己解救出來,所谓的原谅别人,就等于放过自己。

(6) 感恩 :感恩我还活着。

(7) 慈悲 :一切美德的开始。

(8)付出:不是減少,你会得到更多。就如达赖喇嘛所言:“其实照顾别人,帮助别人,自己到头来也能因此发现喜悦,拥有快乐人生。”

这就是所谓的“有智慧的自私”。

这本书是2位超过80岁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对话,他们大概也真的是最后一次相遇,屠图主教已经在2021年逝世,享年90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