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名人故居

老舍故居今日是民宅,这是侧门。
沈从文故居外墙的牌示。

到国外旅行,总会去看名人故居。

如今各国积极发展旅游业,各出奇招建设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和外资,许多名人故居也在旅游的光环下被包装成收费景点了。不过,一般喜欢购物的游客对名人故居兴致不高,参访名人故居耗时又无经济效益,旅行社对此也不积极。



以我自己的旅游经历来说,行程上如有参观名人故居的项目,通常都属自由活动。导游安排了时间让游客自己参观,爱不爱看由你,不想参观的人可以看风景玩自拍喝咖啡。说穿了,想要深度参观名人故居,最好还是另安排时间自己去。

谦卑亲近伟人心灵

人们为什么喜欢参观名人故居?这些名人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说白了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然而升斗小民对名人的仰慕是很自然的,置身于历史人物或著名文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应该是你与名人最贴近的时刻了。

一般游客看名人故居,自然与专家学者参观名人故居不一样,观察的角度与深度也不同。你谦卑地亲近伟大的心灵,聆听名人事迹感受名人风范,然后带着敬畏与满足感离开。

身为写作人,我也喜欢参观文人故居,或许下一次阅读他们的作品能够在精神上能更靠近些。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时空、地理或文化层面上,我们与名人的距离是很大的。但那并不影响人们希望“近距离”感受名人啊!



人们到异国游览名胜古迹,追寻的是历史感。参观名人故居,除了回望历史人物的足迹,也能领会人文景观所带来的美学经验。或许是这种愿望一再地激发旅者按照旅游模式,约定俗成:到英国时一定要看莎翁故居,到巴黎要看雨果故居,到布拉克要看卡夫卡故居,去德国则非得看一看歌德故居不可。

记得以前在美国游走时,每一次经过密苏里州马克吐温的家乡汉尼伯,都要停下来看一下马克吐温的故居,在马氏出生的小屋呆一会,或到密西西比河边看一下,好像那样就能与《顽童流浪记》里的汤姆沙耶亲近一些。

几年前到俄国圣彼得堡旅行时也专程去看普希金故居,可惜当天故居不开放,游客只能在外浏览。于是建筑物外的铜像就成为旅客们的合照对象。那一栋水蓝色的建筑,鲜亮的墙砖和修葺得很整齐的园林,印象深刻,至今不忘。

回想不幸遭遇徒增伤感

自然也想到多年前在青岛小住,曾去看老舍和沈从文故居。青岛的文化名人故居街区靠近青岛海洋大学,那一带都是石板路。当时由友人外甥女带路,花了两天专门看老房子,真的是踏破铁鞋了。

那个小区也是山东大学旧址,很多文人都曾在此居住,很多老房子都已成为民宅,我们只能在高墙宅子外远观。老舍故居位于一条宁静的小巷里,房宅有些破落古旧,草木恣生。庭院除了宅子外一块崭新的牌子以外,给人非常荒凉的感觉。像老舍和沈从文这样的文人,走过他们的故居,不免就想到他们的遭遇,一时徒增伤感。当日的揪心感受,至今都无法释怀。

那年与好友安娜也游了一天崂山。据说沈从文在青岛的时候就很喜欢游崂山,很多资料都提到,沈从文在崂山的九水见到的少女形象让他想起家乡湘西的女孩,日后沈老创作《边城》据说也与此相关。

与安娜游崂山的情景已十多年了。当时带回来的崂山绿茶喝了很久,那淡淡的茶香,有如名人之消失,都是既往的旧事了。

梁实秋故居外墙的牌示。
老舍故居正门。
从另一个角度看老舍故居。
沈从文故居外貌。
青岛文化名人故居街区都是这样的石板路。
青岛文化名人故居街区都是这样的石板路。

反应

 

商余

《生活在此城》后记/文戈

本书主题是“生活”。在考虑书名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生活在他乡》。可是,这是米兰昆德拉一部小说的题目,我不敢冒用。

昆德拉用了一个最能阐释现代生活的书名,后来者都只能望洋兴叹了。想想,如今谁在人生某个阶段不是生活在他乡?多少书写不是人在他乡心在家乡的折射?

进入新世纪,人们移动频繁,常常在某一个地方生活,却时时想着另一个地方的人与事。本书收录了2007年至今横跨十六年的作品,虽然都是写生活,但是情境、时间点和背景不同,如何把这些文章串起来?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书名:《生活在此城》。

2007年,新加坡青年书局为我出版了散文集《在云南园的日子》,记录我在校园寄居十年的生活点滴。这本书早已绝版,而青年书局的实体书店也已于2014年休业,改为网上书店了。

时代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在眼前掠过,我的书有幸攀著书局的彩带末端,落实一个凄美而偶然的休止符。

融入邻里生活轨迹

搬出校园后,我们开始在邻里小区生活。本书第一辑<日常烟火>就收录了我们在裕廊西的生活点滴和蛰居民间的心情。我非常珍惜这些作品,每一个情境都是我用心融入邻里的生活轨迹。我们细心感受新生活所带来的惊喜,我心安处就是我的福地,余生不必再寻觅了。

第二辑<流光掠影>收录了职场上一些刻骨铭心的片段。其中有我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对某些具体事件的描述与感触。人在江湖,个人心情上的变化时时随着环境转换,用心融入工作之际,也对工作的形态与内容诸多思索与设问。

本辑也有些文章是往事的回望,在书写记忆之时也同时梳理过往。早已遗忘的事突然以新的情貌重现,似乎记忆突然有了自己的生命继续抽芽茁长。我想,重构记忆也是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与他人和解,然后释放自己。

第三辑<终极叩问>主要是关于人生与社会现象的思虑。这个部分很多文章写于冠病疫情封锁期间,当时万事受阻,人处于困境之中,对生死及个体自由的思索特别敏锐。几年的纷纷扰扰也让我看清楚了很多事。

我在编选此书的时候重看旧作,回望经历过的烦恼与困惑,对自己又有多些了解。

我觉得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虚实交错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认识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也更需要了解自己的心性,更需要敏锐的思觉。在最迷惑的日子里,依旧要寻求生活的况味,继续感受生活的乐趣。

离开职场后,我的生活本质改变了,生活节奏缓慢了,但是我并没有闲着。我没有停止书写,对周遭的变化甚至更敏锐。本书收录的作品,皆是我在狮城的生活观察与心情。

不管是好日子或坏日子,都有我们俩细密的心思和努力。我们的日常凝成文字,也算是生活的沉淀。此刻出版新书,有一种回望的心情,也有某种圆满的感觉。生命中或有无奈和缺憾,到最后原来都是完美结局的铺垫。

本书由城市书房出版,对我来说意味深长。2018年我曾经在城市书房发布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游走与淹留》。当时城市书房还在桥北路,发布会的美好的感受历久弥新。当时心里就希望能请城市书房出版一本书。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谢谢婉菁。

这本书献给另一半

我也要感谢三十多年来一直陪在身边的老伴。我俩还在职场那些年,他几乎包办了所有的家务。我离开职场后投入疯狂的书写作息,他也从未有微词,放任我自由写作。近年来他开始阅读我的书,以他念过三年中文并受过严格古文语法的训练,竟把我近年出版的书都看了。

这是他首次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我的文字中,有时他会说:哇,我都差点忘记那件事了!看到一个古怪的句子时,他会说,这个句子翻成英文可不容易。他会细细问我,某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这个意思还是那个意思。知道我将出版这一部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本散文集的时候,他非常雀跃,等不及要读。我想,不管此书能抵达多少读者手中,我已经有了一个最贴心也最细心的读者了。

这本书献给他,我的另一半。

作者简介:郭淑云(笔名文戈)

1986至1996年游学美国,获爱荷华大学东亚系文学士、亚洲文化研究硕士和夏威夷大学东亚系语言文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敦煌学、中国讲唱文学传统和口头诗学理论。

1996至2018年就职于南洋理工大学,今为人文学院中文系退休副教授。

作者于七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早年嗜写长篇连载小说,并长期为报章书写专栏。教余笔耕不辍,着有长篇小说《豪门》;散文集《童言童心》、《轨迹》、《异乡心情》、《在云南园的日子》、《日子河流》、《家乡叙事》、《游走与淹留》和《却顾所来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