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字迹光影

 

其实对摄影,在中学的时候就很钟爱。只可惜对一个来自小康家庭的孩子,要购买一架不错的相机,那些透镜、一卷卷底片、过后还有冲洗费用,摄影,就只剩下一个奢侈且遥远的心愿,摊在心头某一个暗角,生疏了,萎缩了。



多年以后,对摄影也就淡忘了,还记得的只是拍照。摄影和拍照是两码事,需要的基本器具与动作看起来都一样,但其中的理念与目的是有差距的。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年,我就一直拍照,换了几次的傻瓜相机,甚至后来有了第一架数码相机, Nikon D5000,我还只是不断的拍照。此刻回顾,难免深感这真的是一种迷疑,当费用已经不是一个难题的时候,我却仿佛把中学时代对摄影的眷恋彻底遗忘了、放弃了,尽管我对光影依然深深着迷,依然会看着一张照片而深深被触动,但我就是忘记了摄影。

直到去年初,将近50年过后,可能看着外甥在摄影的成就,看着他如何把老家不起眼的后巷拍摄成一张国际赛的得奖作品,我对自己说:是时候学习摄影了吧!我就这样突然间捡回那一枚早已熄火的热诚,再次让它燃烧;把所有拍照的知识刷清归零,一切从头开始,就像一个小孩开始学习ABC一样,50岁过后,我才跨出第一步。

这是第一张与大家分享的照片,我选了黑白照,因为摄影的简议就是纯粹一个捕抓光影与明暗的动机,这一张照片就很坦率的示说了一切,而至于此照构图与内容的含义,那又是另外一个课题了。

反应

 

商余

浅谈乐龄人与儿女的互动/夏绍华

【字迹光影】文/图|夏绍华

可以活到60岁,如果是有子女的话他们应该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当然也会有年纪较小的,但也应该是成年人了吧!

父母与各种年龄阶段的孩子的互动方式是不一样的,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最容易相处,到了青少年阶段就会变得非常棘手,因为这个时候孩子都会进入叛逆期,身心灵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

一旦来到成年阶段,通常他们的性格及人品都已成型,而父母的教育工作及责任也几乎结束,所以与这个阶段子女的互动方式就变得更重要了,不然的话就会引起许多争议与纷争。

长大成人的孩子通常都已经念书毕业进入职场,每一个年代的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思想与生活理念,对金钱家庭也有不同的观点。就如我们本身和自己的父母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有差异,所以最重要的是避免把我们生活观硬套在他们的身上。

不要以为我们觉得正确的方式也会给他们带来好处,因为时间与空间都不同,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在他们的时代,我们的做法及方式就算是过去为我们带来正面的效应和回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不合适了。而他们对生活结构及处理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对我们这些60岁的乐龄人士,只要他们的方式不害人害己,我们就按兵不动地在暗地里支持好了。

给孩子空间与信任

孩子长大了就让他们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结不结婚也不必强求,什么职业收入如何,也由他们自己去争取。我们把他们养育成人的责任不是一生一世的,就好像我们本身一样脱离父母的庇荫建立自己的生活,对我们的孩子也一样要给予这样的机会,不然的话将来他们就不懂得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

当祖父母的我们更没有义务去为孙子的未来负责,这不是关切问题,这是害了自己孩子的做法。

我本身对如何与成人孩子互动的看法很简单,那就是顺其自然,他们要在哪里落地生根都不是问题,想和我们同住或住在附近也不会有意见。每天也不必一定要见面或电话联系,偶尔拨个电话聊聊天,或周末吃顿饭,我就很满足了。

其实孩子工作之外也有了自己的生活,谈恋爱,或已经结婚成立家庭,所以当父母的就应该给他们一些空间,一些信任,不必时时刻刻太过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或经济状况忧心,来到我们这种年纪更应该先照顾好自己。而他们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生活层次,那就由他们自己去打拼奋斗,并非还需要我们插手。

不强求对父母行孝

60岁之后,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我们能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当一个导师般的旁观者,偶尔给一些意见和看法,让他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至于他们听不听从,那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了。

最后就是对孩子的期待。呵!孩子的孝顺要出于他们本身的诚意及意愿,而不必去要求,更无法强求,我也非常赞同对孩子的孝心我们一定要接受,没必要拒绝,因为成全他们行孝的善意就是替他们积德报,但如果他们无法在这方面有所表现,我们也不必太介意沮丧。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以行动来孝顺父母,其实只要他们可以顾及处理自己的生活,不会让我们操心,其实那也是一种难得的孝顺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