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我的私房粥

抓一把红豆,它是旧约圣经人物以扫的遗憾,他轻看自己身分,因一碗红豆汤就出卖自己身份,它给我警惕。再加红枣和枸杞,红色,微甜。



薏米和大麦纠结多年,我终于弄清楚它们的身分;Barley本来就是大麦,坊间误称为薏米,咖啡店的“Barli Bing”是“大麦冰”,不是“薏米冰”。

薏米本有洋名“Job’s Tears”,即是上帝受苦仆人约伯的眼泪。多年前我在原住民村与它擦身而过,它像凝固泪珠,原住民女孩把它们串成项链和腕炼。薏米,清热利尿,我相信粥的微苦与它有关。

少不了芡实,我喜欢它,因它的名字以广府话发音听来像“事实”。有芡实,很实在。还有莲子、百合,形影相随,像佳偶。最后放一点桂圆,即龙眼,它很甜。桂圆,会令我想起明末清初的吴三桂和陈圆圆,我不怎么喜欢这两个人,提到桂圆,脑海总有他们两人的影子。

五谷杂粮粥的省思 

一锅腊八粥,五谷杂粮融为一体,仿佛不同性格气质的人组合的共同体,是独特的。上品的腊八粥,不是强调甜或咸,而是在意各种食材原味混合后的清香味。



我投入一小撮盐,不是要把粥变咸,而是让盐来提味,过量的盐会让咸味盖过原味,那锅粥会变成“死咸”。还记耶稣说过的吗?我们是盐,也是光。盐,是用来提味的,提出自己原有的好味,也提出别人原有的好味。就像一枝萤光笔标明自己和别人的优点。

品尝原味,从一锅五谷杂粮的粥里,看到自己内里的遗憾、疑惑、苦楚、迷茫,当然也看到自己和谐喜乐的时候,对着父神,我承认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感恩,因父神是这样无条件的接纳我。

当我一口一口品尝,清淡之中,尝到五谷杂粮和干果融合的清香,心中会禁不住发出的赞美;细心品尝一碗粥,何尝不是对创造主献上的赞美祭吗?

一碗五谷杂粮的粥,是盛着父神的眷顾和赐福。在今年腊八的盛宴,可以只是一碗粥,因它盛载着一年的祝福。我深深体会《诗篇》这一句:“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

反应

 

牧羊人

刻意留下一些

文:刘爱佩

弟弟住在沙巴时,一家5口生活只靠弟弟微博收入支撑,家人不时供应一些,减轻他生活上的压力。自从弟弟回天家后,留下妻子和3个尚在求学的孩子。每逢哥哥去沙巴都会带母亲过去探望他们,带些吃的喝的等需用品。大儿子中五毕业后,大家协助他离开乡区,在西马城里修读烘焙课程。希望他学有所成,日后能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圣经》<路得记>谈到两个妇女相依为命——拿俄米和路得。拿俄米是个丧子的老妇人,路得是她的媳妇。儿子去世后,这位媳妇坚持要伴随家婆,一心要照顾她,但是,路得只是一个穷寡妇,如何支撑贫困?接下来的日子,何去何从?

路得决定到麦田里捡麦穗过活。根据当时的律法规定,田地的主人不可收割所有庄稼,田里掉下的麦穗,要留下任由穷人捡拾,包括孤儿寡妇,这也是当时社会照顾贫困者的制度之一。因此,路得依循律法往田间去。她来到一个富有地主——波阿斯的田地里,希望能拾取工人收割打捆剩下的麦穗。

不可欺负或羞辱她

波阿斯听闻路得对婆婆的善,他了解路得的背景与寡妇的需要,不但答应让路得在自己的田地里自由拾取麦穗,甚至还吩咐仆人善待路得,不可欺负或羞辱她。同时还愿意供应她水和食物,也不忘叫仆人特地从捆绑的麦穗里抽出一些,任由她拾取。

“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路得记〉2章
15-16节)

波阿斯虽然是个有地位的大财主,但是没有夸耀自己的富裕,反而以恩慈善待穷人寡妇,他刻意留下一些的行动,是顾念穷人的需要,让穷人可以捡拾留下来的农作物度日。不仅如此,他还照顾路得的尊严,好叫路得能光明正大,丝毫不觉屈辱,轻松愉快捡拾田里麦穗。

波阿斯除了慷慨、慈爱,还展现大度。路得才能自由在麦田里走动,拾取足够的大麦,维持她与家婆的生活之需,更解决了生活困境。

智慧的行动

刻意留下一些,不仅是善意,也是智慧的行动。波阿斯遵行了当时的律法,尽的是本分,然而,他刻意留下一些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怜爱,他叫路得不必往别人田里,安心在他的田里拾取麦穗。贫困寡妇因此得了安慰,她不必奔波往别的麦田拾取麦穗,生活就安稳多了。

你是否也曾为了帮助他人而刻意留下一些?我相信不讲奢华,不求档次的善行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祝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