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投入与专注

见过一些年轻朋友,精力充沛,干劲也不弱。有的三几年就转一个码头,换一份工作;有的呢,一年中换上几分工作,也不是没有的。有时候跟其中的一两个谈起,我也能够了解他们“寻找更青翠的草原”的求好求进的心理。难怪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怕闯,只有敢去闯的人,才能闯出一个新的天地来。”他们的这种心态,是我们这些年老的一辈在当年所没有的。

想起从前,刚毕业出来,大家都在喊“人浮于世”,找工作的确不容易。于是,只要找到一份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就带着谢天谢地的心态,一心投入工作中。很多工作,并非学校有教导过的,或者有什么技艺方面的训练。于是,投入工作,几乎等于是新的开始,是重新来过的学习。那可要考人的能耐啊!



无论如何,工作是自己选的,再辛苦都要鼓起信心,好好学习。老板的指点甚至训责是常有的事,只要把我慢心放下,以能够学到工夫为目的,也就能够不在乎了。同事呢,或许有怜悯与肯帮助自己的,也可能有轻蔑与看不起自己的,只有学习去适应,去化解。总之,是工作也是学习,慢慢地,自己就成长了。等到工作上手,技艺拿捏得当,待人处世也渐渐有所提升,就逐步感觉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了。好不容易才学到的工夫,当然也不会轻易放弃。于是,一份工作,就长年累月地做下来。

我的挚友老洪,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园坵当一名书记。一做几十年,投入与专注,从做账到理财、替工作策划投资到管理财务,无一不精,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专业人才。到告老要退休时老板还一直延聘他,让他继续贡献所能。实际上,因为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工作不忘修行。当他一心投入工作时,他有戒定慧的指引,能够专注于当下,所以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内心产生无限的愉悦。于是,一幌几十年,在他来说,犹如一瞬间的事。他的工作,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枯燥、繁琐与吃力的,但他并不是。到最后他退休时,看起来还是精神奕奕,没有老态龙钟的样子。

枯燥工作 乐于其中

我还有一位知交老李,也是一毕业后就出来工作。他开始在一家汽车零件商店当学徒。他不但外行,而且一点这方面的学识也没有。老板问他:“你愿意学吗?”他坚定地说:“愿意!”当学徒,不但工作时间长,而且薪水低,还得每天对着自己不熟悉的零件,慢慢揣摩它们的形状、功能,还要记住名称;此外,还得分辨不同类型汽车的零件,知晓真货与充货……在投入与专注中,他也逐渐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往后的日子,他就生活在汽车零件的世界中。工作从学徒到员工,到可以独当一面主持一间分店的高级职员。别人看来可能是枯燥的工作,他却乐于其中。到告老退休时,他还是做着这一行。

像老洪与老李这样一生只干一种工作而再无贪求的朋友还多的是。举出他们两个做例子,我只是想到,他们专心致志的精神,是否有可以让当今年轻人借镜的地方。我并不反对年轻人有大志,相反的,我认为那是绝对的好事;我也不认为年轻人“寻找更青绿的草原”有什么不可——没有强大的能力和优势,更青绿的草原也并不是这么容易找的。



我只是觉得,找工作不妨认真些,以能够符合自己的志趣为主。一挑起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好好地把握当下,全心全意地投入,把分内的工作做到最好。如果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就得认真学习;若工作胜任愉快,也无须狂妄自大。毕竟,每个职场都有它的门道,虚心者得。要发展,要壮大,在自己这份工作上发挥,力量才得以凝聚。投入与专注,才能够无怨无悔,也能够磨练出人生更高的境界来。

工作,当然是为了赚钱糊口,但是,把工作放在人生的旅程上,它却成为一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东西。把工作当作成长的一种学习管道,我们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如果把工作当作个人修持的一部分,它所扮演的角色却又更进一层了。我们工作如果只是赚钱糊口,那所花的时间和精力的回馈就不大了;若当作我们修行的一部分,则回馈就不言而喻了。这样的投入与专注,每个当下都不虚度,不是美好得多吗?  

反应

 

商余

告别风雨特多的2023年/苏清强

文|苏清强

大家都说,即将过去的2023年风雨特别多。一雨成灾,发生在国内外多个城镇,也不乏国事人事的风雨灾难,在报章上图文并茂地报道出来,读到时往往为那些不幸者感到不安。

土崩树倒路毁、生态与资源破坏、泛滥水淹兼瘫痪……各行各业似乎无法正常运作;更有国与国之间的炮光弹雨,一时间人命如虫蚁般低贱……于是,雨后有阳光的日子就变得格外美好,至少能够恢复正常生活,晴和温煦的日子也能够带给人一种喜悦。

有位朋友常遇事悲观,有一回其轿车淹没在湍急水患中,天晴后就拖去车厂,换件修理。他一时没了车用,要想法变通以应对日常生活,包括上班、送孩子上学、到市区购物以及与朋友约见等等,脑筋转动,身心煎熬,搞得晚上常常睡不好。

像他这样在灾情后还得吃上苦的人,这一年特别多。所以说:过量的雨水下在不当的时空里,往往会危及物资人畜。

我不知道气候与时雨的改变,是否与世界的大环境受到破坏有关。我所知道的是,这些年来我们的自然环境在人为的破坏下,已经带给人类数不尽的负面影响。人类再不觉醒,国与国之间再不合作与和谐相处,人间的噩梦还未过去,众生的苦头还有得尝呢!

出国走走调剂心灵

人人都渴望过好日子,这包括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享受一段不一样的生活,如旅游。或许是过去两三年人们被隔离在家的日子太久了,疫情缓和后,尽管风雨不减,社区种种文娱活动如雨后春笋冒起,人心躁动。各种旅游机制也启动,人们开始筹划和安排时间到国内外各地景区打卡。忙是忙了,却忙中有喜有乐。

一位常跟团去看世界的朋友告诉我,他很厌倦国内某些政棍时不时发出的短视言论,因此,出国走走正好可以调剂心灵,也可以让眼耳清静一些。或许,一些政客也应该出去看看世界,汲取新鲜空气,洗涤心灵,擦亮眼睛,看看别的国家如何进步以及如何营造民生的和谐与幸福。

而我的日子,只求无灾无难平常过。冠病疫情的拖拖拉拉,的确也改变了我们不少的思维与生活方式。比方说,在家隔离的日子久了,养成看书与写作的习惯;如今习惯成自然,每天总还是要看看书与写写东西。

此外,没事不外出,外出也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参加人多的聚会,自然而然地会戴上口罩。

吃喝玩乐皆属次要

其实,这三几年间,许多远近的亲朋戚友突然间病倒离世,让人感受到疫情的可怕。也有的骤然猝死,让人难以接受。现在想起来,他们不正是向我们演绎着人生无常的至理吗?

疫后碰头,大家常说的一句话:能够见到面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因而互相祝福与珍重。实在说,当很多朋友都纷纷打算出国去看风景尝美食时,我却没有这种冲动。我还想再等待一些时候,不急于一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因此,我每天总要花一些时间在健身活动上。我也要把握好自己的时间,把放在案头的古典名著好好看它一两遍;其他的吃喝玩乐,皆属于次要的东西,我只愿适可而止。

前人不是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

仿佛才一眨眼间,已是年尾岁末时光。风雨走来,有感慨也有感悟。但愿明年的日子,有更多的晴和与温暖,且让爱与温馨充满人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