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挑战与思辨犯罪迷思

我们该怎么理解犯罪和犯罪者?也许我们平日奉公守法过日子,但假如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你眼前出现了神不知鬼不觉的犯罪机会、你身在一个充满威胁和压力的环境之中或者有人怂恿你试试看,你会如何?

忽略犯罪有不理性的面向——守法也是——会让我们过度把重点放在利己主义,而忘了人们之所以会选择犯罪,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周遭的环境决定的。



内容大纲

◆犯罪现象相信是长久以来最能教一般群众持续关注的热门议题之一。随着各大媒体对这项课题带有特定议程的过度报道,再加上娱乐媒介不断地把犯罪课题搬上荧幕渲染,导致我们在接触有关犯罪案件的讯息之前,恐怕已经抱持着太多扭曲的印象。例如,或许由于受到主流媒体对犯罪讯息报道角度所影响,造成一般人始终认定至今治安问题非常糟糕,不曾改善。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情况可能刚好倒反过来。

◆类似的情况若继续蔓延下去,就有可能促使人们容易倾向支持某种政策的推行,例如要求政府必须持续加大对警力资源的投放,以此希望可以对所谓不断恶化的犯罪问题迎头痛击。然而,事实表明在很多时候,仅仅期待通过加强警力便可以改善犯罪问题,实际上收效甚微。

◆因此,作者希望透过11种人们对于复杂犯罪问题过于简化的奇思缪想,加以拆解与驳斥,期待读者得以掌握更为有效的判断方式,从而对这项课题有更为准确的把握,甚至可以借此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衣鱼书摘

1.英国在1973年规定骑乘摩托必须戴安全帽;接着在翌年,伦敦的摩托盗窃率就减少了25%。荷兰也在1975年规定骑乘机车规定,骑乘摩托必须要戴安全帽;于是,说自己在曾在过去一年碰到摩托失窃案的人,突然从10%掉到6%。德国的情况还更戏剧性。德国在不同阶段引进了不同的法案,造成盗窃案的数量减少67%。1978年7月开始强制规定所有骑乘摩托的人都要戴安全帽,几乎就在同时,盗窃案的数量就慢慢在减少。(页35)

2.从1995年开始,英格兰跟威尔斯的盗窃案减少了67%,暴力犯罪也差不多减少了那么多。美国的犯罪也在减少,而且有几个犯罪“热点”还被清除了。纽约市的谋杀案掉到1990年初的四分之一。想想在1993年,纽约市的谋杀案还占了全美国总案件的10%,到了2008年却只剩下4%。(页59)

延伸阅读

书名:《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从我们的世界中逐渐消失》

作者:史提芬平克

出版:远流出版

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暴力行为始终相随左右。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于暴力的态度,几乎已达零容忍的阶段。我们会对不时传出的暴力事件感到诧异与难受,正好说明了现代人对于暴力行为的普遍态度。

所有这一切自然有其发展的轨迹,此书作者对此课题作出了条理分明介绍与分析。现今世界,早已摸索出另一套建基于更符合理性与人性考量的社会运作机制,只是我们往往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破除对犯罪迷思的钥匙

谈到犯罪问题,在我们的脑海中的浮现的概念,或许就包括认定除了我们所身处的正常社会以外,其实还存在着另一个在地下运作的犯罪世界。推展开来,我们甚至还会认为从事犯罪勾当的人,必然遵循另一套严厉的规矩,而且组织庞大,并且还能确保丰厚的收入。

上述看似理所当然的设想,自然是拜影视作品对从事犯罪活动的群体,几乎一致的重复描绘所赐,从而让一般人早已对犯罪世界的认识,变得即熟悉又陌生。

然而,今天推荐的主题书的作者会告诉你,以上的观感,要么不是过于表面,不然就是完全是事实不符。

主旨加以说明

在此之前,我需要先对作者著述这本书籍的主旨加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的书写策略与想攻克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建立在以下几点。首先,书中所运用的材料,全都来自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或美国等等国家公开的档案。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发达国家为了克服国内的犯罪问题,多年来了投放了不少资源在追踪犯罪问题的研究之上,并制定出更加完善、可靠的统计模式,如今已有相当丰硕的成果可供参照。

换句话说,书中说明的情况,未必适用与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所发生的犯罪问题,未必就跟其他地区的犯罪现象完全一致,尤其是有些国家的犯罪问题,有可能涉及整个体制的崩坏,并导致官黑勾结的结果。作者所期待的理想状态是,对不同的犯罪行为,人们可以有更为充分的理解,并共同制定出真正对症下药的措施。”

有色眼镜的两种体现

文辉说道:“书中提到,针对犯罪现象,一般人最常使用的解释模式有两种,即‘英雄与坏人’(Heroes and Villains)模式,以及‘受害者与生存者’(Victims and Survivors)论。前者的主要论调包括相信犯罪者天生性格恶劣,残酷无情,无论如何这种人最终都会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不懂悔改。而且他们极具犯罪智商,难以对付,因此这个社会需要靠英勇的角色,通常是指警察,去对付这些社会的败类,才能解决问题。另一派的主张,则多数见于许多立场倾向左派的人。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选择犯罪,其实是为世所逼,无可奈何的决定。一旦生活条件获得改善,人们便不会主动选择犯罪。因此,政府尤其因为积极改善穷苦或受各种压迫人士的处境,才是解决犯罪问题的根本之道。然而,作者却告诉我们,这两种说法,都具有明显的偏误,无助于帮助我们找出导致犯罪问题的真正原因。”

犯罪行为复杂多元

我接着补充道:“根据作者的分析,导致犯罪行为的成因往往复杂而多元,不容易一概而论。但要找出解决个别犯罪活动却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办法洞察得到加重犯罪成本的办法在哪里。情况就像上世纪70年年代的德国,政府对于一般青年人喜欢顺手牵羊,盗窃机车的情况束手无策。结果,无心插柳之下,问题却意外地获得重大的改善。原来,随着骑机车必须戴上安全帽的措施出台以后,人们感觉骑偷回来的机车变得很麻烦,自己还需要事先准备好头盔,结果愿意犯险的人便大大地减少了。”

为何警方会高估犯罪的情况?

一般人对于时下犯罪问题抱有过于夸大的恐惧,也很有可能是源自官方对这项议题的统计数据。对此,文辉也指出书中另一项有趣的澄清,他说道:“原来,即便是发达的国家,对于如何统计犯罪活动的规模,也有完全不一样的标准。其中,又以美国最为夸张。美国对于贩毒罪行的态度极为严厉,所以一旦有毒贩被捕,警方会把所斩获的毒品总数,可能是将完全未经提炼的原植物的树茎也计算进去,结果公布出来的数据便变得非常吓人。但我们一般人都知道,不经提炼的原植物,在市场上根本毫不值钱。”

社会误会犯罪活动规模庞大

我说道:“警方之所以这么做,不完全是有意要误导事实。更多时候,是为了加重对于毒贩的刑罚,所以才会采取这样的措施,结果却造成大众误判现实的后果。当然,长久下去,警方也会因为这样笼统的计算方法而获利。因为,社会会因而认定犯罪活动规模越来越庞大,所以需要加大对警方的支援。但事实上却未必如此。”

许多人或许经常会把犯罪议题当成茶余饭后的话资,但却不见得会对犯罪问题的复杂成因,或相应合理的解决方案,加以认真对待。这或许就是犯罪问题的讨论裹足不前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一般民众或是政府智囊,若对犯罪议题的认知,无法与时俱进,即时更新认知,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不断地在这项严肃议题上原地打转,并为此付出代价。

活动讯息:

全新衣鱼说书会

书籍:《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
嘉宾:黄麒达、陈宏耀
时间:9月16日(日)2:00pm
地点:吉隆坡苏丹街商务印书馆
电话:03-20315368 

黄麒达

黄麒达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