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损毁文化遗产
如何修复?

无论是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皆是一个国家的“身分”证明。试想想,如果拿掉了一个国家独有的古迹、自然景观、语言、文学、音乐、舞蹈、艺术、风俗等,它的身分会荡然无存,即便曾经拥有,也将在后来永远被遗忘。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城市化继续席卷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依旧此消彼长,一个国家的“身分帽子”正一顶一顶的被脱去……这种状况甚至来到了一个“妥协”的程度,不求能重新戴上,只求不要脱去更多。



萨尔蜜丝妲:建筑遗产保护需要与社区联手,并且把居民的日常活动纳入考量。

时代变迁和人类生存新需求所带来的后遗症,使得文化遗产面临3大困境:被遗忘、被拆除、被改造。

其实,若要阻止“身分帽子”被脱去,想办法重新戴上也是方法之一。其中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正确和创新的干预策略,将保护意识形态带入不断发展的城市。

来自印度的建筑遗产保护建筑师兼顾问萨尔蜜丝妲(Sarmistha Chatterjee)在人思文(People Ideas Culture)的邀请下,分享了印度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

通过社区参创造城市景观

她曾与文化遗产信托、非政府组织和各政府机构合作,通过社区参与的策略创造城市景观的融合发展。其有份参与的项目涵括发展历史遗址或城镇的保护和管理策略,以及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共同发展城市保护计划、城市设计干预和街景改善。



目前,她正在针对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灵感展开数据研究工作,希望为这些地区创造共享文化叙事。

“在我的经验中,即使身为专业的建筑师也会经历很多不同的挫折和失败,那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课堂,其中最深刻的是社区共同参与的必要性。”

说到文化遗产保护,一般人联想到的是需要修复的残破、古老、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而且必须由特权人士、精英和专家们担负此任。她认为,这是很表面的想法,建筑遗产保护需要与社区联手,并且把居民的日常活动纳入考量。

“在勘察古迹时,我们不只是审察建筑的情况和修复工程,也要想办法说服各单位把社区的日常活动纳入考量。同住在一个社区的居民拥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教育背景、宗教信仰、专业领域等,这些都是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关键因素,绝不能被忽略。”

她指出,首先必须清楚了解建筑遗产周遭的社区,毕竟修复工程不仅涉及建筑,也包括社区本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也需要得到保护,这在亚洲国家尤其重要。如果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环,其中的民族艺术类文化不仅将遭到破坏,而且无法更好地进行保护工作和保留其特性。

未必是旅游景点

要特别说明的是,建筑遗产未必是旅游景点。在一个地方还未成为旅游景点之前,一群居民住在其中进行着一般的日常活动。游客的“入侵”使得当地居民的日常活动出现变动,日子一久,甚至对当地居民悠久的社区文化习俗造成破坏。

身为建筑遗产保护建筑师或相关单位,他们有必要了解社区文化的功能,包括经济、教育、政治、宗教、艺术、娱乐等方面,这些功能影响着各种人文文化和各类设施,同时也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和行为。

随时代改变建筑构造

萨尔蜜丝妲以一个印度古早时代的建筑构造现象为例。根据记载,印度的历史可追溯至5000年前,在古早时期的旧城中,一些建筑屋顶有一段时间是互相连接的,现今这种构造已不复存在,因为生活方式随着时代改变了。

“那些屋顶之所以互相连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以前的女性一般都是在家里工作赚钱,比如做一些家务活、制作糕点菜肴等,跟左邻右舍聊天成了唯一的乐趣。久而久之,这种生活习惯和居民需求改变了建筑的构造。”

不了解而失败

通常在展开一个保护项目前,各方的专家会聚集开会讨论,拟出一份自以为完美的计划书,却忘了考虑社区文化和居民的需求。有时候,不论有多厉害的专家或多强大的团队,也会因着对社区文化的忽略或不了解而经历种种失败。从失败中,她不只深受打击,也长了不少知识。

记得在一次的保护项目,某社区派出一个代表与团队洽谈。听了他们的计划后,代表马上说:“行不通!这些计划将对我们的节庆游行带来麻烦!”原来,当地的节庆游行有使用大象,大象的背上有一把伞子,如果按照他们的计划把街灯设计成维多利亚式,大象的雨伞会被街灯折断。

社区文化的困扰 

另,团队还提议要在街道铺上粘土地砖,对方发声抗议:“这样大象经过时会把地砖给毁了!请问由谁负责每年的维修经费?”她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份很失败的计划书。“我们以为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所有计划都可行,结果因着对社区文化的不了解,反而为居民带来更多困扰。那次的经历让我明白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最清楚自己社区的需要,如此一来,居民们也更愿意跟我们合作。”

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不仅是建筑师、政府或各相关机构的责任,也是社区居民的责任。唯有身居其中的居民对当地的人文文化存有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化为一种精神并形成价值。

“当一个人对一个事物有足够了解才会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才会给予关心和关注,最终才愿意付诸实际参与行动。”

印度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工程 

案例参考:Jharna古迹

历史背景

位于印度德里梅罗里区(Mehrauli)的Jharna是一座历史建筑,也是该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在18世纪,该建筑曾经是莫卧儿晚期(Late Mughals)景色优美的围墙花园,现今也可以说是德里唯一的莫卧儿王朝花园。据悉,这个遗址将近500年不曾进行维修或修复工程。

2014年,在修复工程正式展开前,团队采取的第一步是先进行Jharna和其上建筑物的文档记录,包括绘制平面图、反射天花板平面图以及所有内壁和外壁的截面高度,这些图纸都标志着历史建筑所经历的衰变。

调查结果

经过实地考察后,团队理出了一些情况。

该遗址保留了65%的传统建筑材料;47%的建筑处于3级损毁程度,为了结构的稳定性需要维修;33%的建筑处于5级损毁程度,需要紧急维修。

在确定了该遗址最有可能的衰变原因后,团队便根据状态文档记录进行分析,并计划了一系列的保护策略干预和工作项目。

损毁情况

●入口处的凹槽拱门一些部分已损坏,剥落的石膏表面让砖块暴露在外。●出入口内部严重损坏,砖砌构筑物残破不堪。

●开放式庭院被草丛和PCC型材地板覆盖。

●从前从亭阁方向延伸而出的水道状况不佳,满是垃圾、树叶和塑料袋。蓄水池充满了污水,引发卫生问题。由于缺乏维护,曾经建设的水流系统已完全无法操作。

●查贾(Chhajja)(是指突出或悬垂的屋檐或屋顶的盖子,通常由大型雕花托架支撑。)各处都受到损坏,当中的石头也不知所踪。

●外墙处于严重损坏状态,所有的拱门都失去了其原始轮廓。

●建筑内墙的石膏几乎完全脱落,大多数的低层砖都掉落了。

●楼梯和露台满是垃圾。

修复现况

1. 团队拟出的保护策略干预遵循四大准则:尊重历史的所有层面、结构稳定性、有效的维护以及适应性再利用。

修复工程采用了土建施工,尤其是亭阁、蓄水池和大厅式建筑。此外,结构修复与采用的化学或艺术保护措施之间需要密切协调。

同时,还必须清理植被、遍地的建筑废料和垃圾,以及除去先前所有不合适的修补。

2. 进行建筑表面维修时,要清除墙壁上不需要的添加物,包括水泥和石灰,以确保装饰细节得以重见光明。随后,修复石膏装饰、外部粉刷、清除和处理藻类与树木生长等工作陆续进行。

3.约6个月后,修复工作终于完成,之后的维护工作已获附近的一所学校领养,会负责有关的维护管理工作,有时老师也会带学生到该处进行户外活动。此外,通过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也可以吸引当地民众和游客到访。

从遗址的情况来看,完整性修复已不太可能,需视其重生几率剩多少,而且还有很多周边考量因素。
入口拱门受损,石膏剥落,砖块暴露在外。
修复后的Jharna可作为学校户外学习活动的场地。
很多地方都有损毁,呈现一幅残破的氛围。
修复工程在6个月内积极展开。
17世纪的Jharna绘图。

报道:游燕燕

报道:游燕燕

反应

 

雪隆

杨克勤:威胁安全 仁嘉隆路洞修复

(仁嘉隆16日讯)仁嘉隆交通灯十字路口的甘榜路进入斯里佳罗玛斯花园路的大路洞,威胁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摩托车骑士若没觉察到路洞,撞到路洞,恐怕会跌倒受伤。

瓜冷市议员杨克勤接到市民投诉后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并迅速向瓜冷市议会提出了解决方案。在他的督导下,市议会立即行动,派遣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维修工作。

经过紧急修复,仁嘉隆甘榜路进入斯里佳罗玛斯花园路十字路口的大路洞问题得到了有效修补及解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