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推翻官僚促成社会变革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是当代最疯狂的思想家之一,在《规则的乌托邦——官僚制度真相与权力诱惑》以官僚制度为主题的书中,他主张,我们所认为那些文明的根源:资本主义、技术、规则与法规,不过将我们禁锢在锁炼中的工具罢了。他希望我们能从官僚制度加诸在身上的锁炼中挣脱出来,如此才能讨论共同的未来。



内容大纲

◆作者希望通过此书,重新钩沉现今社会上各种由官僚体制所延伸出来的处事程序,如何扼杀各种促成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并最终让我们所认识社会面貌,始终以同样的形式,展现人前。

◆书中所谓的科层体制,泛指一整套具体的行为规范,要求现代人必须对各种重要事项以及活动,进行极为详尽而琐碎的文书记录,以便让现今社会得以有条不紊的方式运行下去。

◆永无止尽的文书工作,例如不断地填写资料,或必须记载并解释进行各种活动的意义等等,变成绝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时,其实也说明了整个社会,正受到某种巨大而无形的宰制力量所严格控制。由此,人们甚至连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能力,也逐渐消失。对作者而言,这样的社会生活,无疑只会导致人们最终困死原地。

繁文缛节阻止变革



怎么样的社会,才会让一切的变革,变得异常困难?

透过这本大卫格雷伯的中译新书,我们大概可以得出结论:越是认定科层机制才是唯一可以确保所有事情得以有效运行的社会,就越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变革。

问题在于,当人们选择遵守各种科层机制所要求的程序时,再炽热的求变意愿,都会因为人们不断重复操作一系列科层机制毫无意义的要求,而变得意兴阑珊。不难发现,如今世上绝大部分国家的现实处境,大致符合上述的说法。

我分享道:“作者在书中的序言部分曾提到,关于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时,他不无自嘲地说,他自认自己总算是有点学识的成年人;但当他遇到母亲病重,并最终离世的这段期间里,在处理母亲财产转移的事务之际,就深刻地体验到,社会强大的宰制力量,如何把人弄得团团转,却仍然无法让人把想要做的事给做到。作者母亲的财产无法顺利转移,往往又跟他的母亲无法亲自处理相关申请程序有关,非常的荒谬。”

被文书工作捆绑

以上作者的亲身体会,相信现今绝大部分人,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处理不完的文书工作习以为常,但唯有亲身感受到这些琐碎而重复的动作,如何直接伤害到自身的切身利益时,我们才会察觉到每个社会成员,早已被捆绑得几乎弹动不得。

文书工作成企业管理核心

规模庞大的企业,尤其擅长利用五花八门的文书程序,来要求员工遵循。由此延伸开来,还会促成另一种奇怪的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变臃肿无效

陈文辉说道: “书中一再强调,许多企业每当遇上业务问题时,都习惯采取成立全新的监督单位,来督促原来负责生产的部门。然而,时间久了,老问题又再发生,所以就只好再成立新的监督单位,来负责监督原先负责监督别人的单位。久而久之,整个企业架构,就会变得臃肿无效,直到完全无法运作为止。”

对此,黎振雄补充道:“书中也提到,许多美国认为管理国家的方式,跟管理企业并无二致。”由此,可以让人联想到,何以标榜自己为成功企业家的特朗普,最终获得美国选民的青睐,当选总统。

社会让聪明人表现愚蠢

或许可以这么说,我们所身处的社会,未必会畏惧那些聪明绝顶,而对社会的想象,抱持另类看法的人。长久以来,社会并不缺聪明的群体,但如今全世界的社会秩序,却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并以相当一致的步伐继续运行。这里头,繁复的文书工作,在维持社会秩序的运作,稳定社会现状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补充:“除非选择彻底推翻现有的社会模式,否则再聪明的人,在各种繁杂的文书程序面前,也只能表现得循规蹈矩,其中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让人发挥聪明才智的余地。”也即是说,设计这些繁重的文书程序的主要目的,说白了就是为了确保每个社会成员,在各种重要事务面前,必须放弃思索能力,形成书中所谓“结构性愚蠢”(structural stupidity)的现象,并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加以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保证社会的运作,得以安稳地进行。

执法单位确保遵循社会规范

书中其他章节的内容也非常的精彩,其中重点说明了执法单位如警察或保安等的主要职责,并非如一般人的想象般,是为了打击罪犯。相反,他们的存在是要确保所有人都遵循各种既定的社会规范,所以执法人员最常做的事,其实是核查人们是否配有各种的执照及证件。

另外,为了确保现有的市场运作以及社会秩序不会受到颠覆,许多极具开创性的科技技术,如制造飞天车等,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及发展。由此,又可说明现实社会的宰制力量,无比强大的一面。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大概是可以让读者深刻地意识到,社会走向沉沦的原因所在。关键在于,现有的社会秩序,为了保持安稳的状态,实际上非常抗拒人们拥抱想象力,并让许多人认定一成不变的状态,才是最正常合理的情况。

延伸阅读

◆《缺学无思:香港教育的文化研究》

作者:许宝强

出版:牛津大学出版社

简介:作者从教育领域下手,企图指出现今社会绝大部分人,之所以对尤其是变革的诉求视若无睹、充耳不闻,或根本不理解该如何回应要求变革的声音,并选择采取虚假应对的态度,其实是失败的教育制度造成的必然结果。

许氏沿用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平庸的邪恶”的概念,说明一般人往往即反智又抗拒改变,只能接受既定的社会秩序,并彻底拥抱平庸的立场,背后的原因可以总结为“缺学无思”4字。作者对此教育课题深耕多年,如今结集成书,正好可以补充人们坚决拥护科层机制的深层原因。

反应

 

副刊

《亲亲》亲子生活手札

朋友问:《亲亲》这本书,谈的是“亲子教养”吗?呃……说得贴切一些,它更像是一册“生活手札”。原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静默的观察,都逐一被我化成颗颗文字,悄悄记下了。

大家可曾留意,身边的孩子最常被这么训了:“哎唷,怎么你那么不听话?” 当了妈妈后,我自己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竟然也是这样:“哎唷,怎么你那么不听话?” 所幸觉悟得早:“奇怪,为什么小孩一定要 ‘听话’ 呢?难道,不 ‘听话’ 的小孩一定是坏小孩吗?”而,如果大人愿意稍微放下身段,俯下身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进一步改变自己的态度与思维,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会不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呢?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直接把上一辈所套牢在他们身上的教育系统,重新回装到孩子身上。他们或许忘了,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不是吗?亲子教育 —— 被教育的往往不是孩子,是大人本身吧?都说了:“要把孩子教好,先把自己教好”。 

如果,孩子们被释放的好奇心能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与距离,那身为父母的我们何不携手和他们在现实与幻想中一起翱翔呢?在教养这条路上,我乐于继续当个孜孜不倦的学生,继续和孩子寻幽探秘。从他们的观景窗看人看事,一切变得更迷人了呢!你,你也试试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