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政府奖掖企业救急

问:小张来邮表示,他有很好的点子及愿意和他一起创业的专才,但碍于资金有限。

他在外国常听到好多创业家都有政府的协助及所谓的“摇篮基金”(Cradle Fund),因此询问我国政府是否有奖掖或摇篮基金?



答:马来西亚政府近年也将国家经济转型计划朝向“自动化” 和 “机械化” 的革新方位,通过不同种类的贷款优待项目,提升现有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竞争力,也吸引新商家的投入市场发展,建立破除传统的创新事业。

因此,政府安置系统贷款种类同时也制定相应的奖掖制度引领中小企业营运作业走向繁荣,这也减轻了商家难以跟银行或金融机构申请借贷的尴尬。

提供多种奖掖

政府也准备了多样的奖掖种类,奖掖的制度主要为了补足贷款条例上欠缺的福利,加以辅助商家面对不同阶段营业运作的困境。国内各大辅助机构连同政府针对各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打造极具功能性的奖掖机制,提供商家贷款以外的便利,增加企业家对本地经济发展的信心。

这些领域不仅仅涉及单纯的贸易进出口产业,更包含了娱乐领域、艺术领域、电子商务、科艺发展或者环保全面性商业方位。



分享3种来自Cradle Fund Sdn Bhd摇篮基金1.
摇篮投资
500基金
(CIP 500)

2009年10月由摇篮基金私人有限公司(Cradle Fund Sdn Bhd)推广的奖掖项目,许多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创业家虽然获得摇篮投资基金(Cradle Investment Programme)贷款数额进行产品开发,可是要把研发成功的科技商品推行到市场也需要额外的资金通行,但贷款金额不足以使他们获得商品技术的知识产权以及商品化的权利。其机构致力着重科技企业家创造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确保商家的创新概念成功立项或实现基础模型,便设下CIP 500 辅佐商家把产品投入市场时,提供高达500万令吉的金额将货品本质转化成具备市场需求的商品价值,实现了企业家研发科技创意服务目的。

企业营运运作少于3年

申请该项辅助基金的入门条件非常简单,企业营运运作少于3年,而负责人必须是持有51%公司股权大马公民,以及拥有基本成型的商品,服务或知识产权成品,只需再度进行8%至10%的加工程序就偶可推入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此公司主要是不断激励企业家们主动实践新颖科技的创新概念,也解释协助基金项目作为中小型企业商品化的辅助基金先锋,每家拥有12个月暖冲期限,以及最多获得两次批准使用次数,尽早申请知识产权的专利,获得合法公平的法律保证,建立企业家的度有经营的权益。同时也在产品进行商业化基础上,让风险资本家(Venture Capitalist)愿意保障相关的产品开发流程伸长,同时辅助商品商业化过程面临资金空床阶段,避免市场对产品质量的疏漏。

2.摇篮投资(CIP Catalyst)催化基金

摇篮基金私人有限公司除有CIP 500的辅助基金,同时也设立一项提供金额高达15万令吉的姐妹项目,即摇篮投资催化资金。

主要开放给18岁以上的大马公民,并拥有创意构思的企业家或合作队伍,团队人数上限最多2至5人,其附带条件注明了商家需在12个月内完成商品概念技术和成品原型,才可成功分别获得两次10万令吉和5万令吉辅助金额,以促进企业的创新科技转化成市场所需的经济价值,从而刺激国家经济发展。

3.U-CIP催化剂(U-CIP Catalyst)

相当接近CIP Catalyst辅助性质,帮助出于第二阶段创业期的大学学府,研究机构的中小型企业填补产品商业化时面对融资缺口。此项计划主要研究方是资讯与通讯技术,生物科技,再生环保能源,高科技消费等,商家需要考虑意原料,硬通或软体设施能否实现具有商业价值的商品,从而取得该构思想法知识产权。

该机构提供金额高达1.5万令吉的款项,商家需在12个月期限内将成功研发的产品进行测试,加工包装设计,计算成本与收益的平衡,以及联合一些企业征求科技执照的知识产权认证,接而赋予商品实际的行销加码,促进市场经济所需的活动。

反应

 

在商言商

家族企业传承的永续经营起点/周志强

周志强(理财导师)

日前在老板群中的一个聚会上,当讨论到企业传承课题时,有一名老板提出,来到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企业继续生存已经是一大考验了。因此,还要必要再谈家族企业传承吗?

这心声的背后可以体会当下老板们的不容易,特别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后,面对的挑战已经不再是过去同州属或者国内的竞争而已。还要面对来自海外产品竞争,甚至现在许多中国企业出海在本土落地的竞争。这现象越来越白热化。

无可否认,大环境是越趋竞争,所以最近我常半开玩笑对中小型企业老板们说,现在的中小型企业不升级转型,就像要慢慢等被市场淘汰。而积极转型升级的企业,却很可能在成功转型前,却更快速的阵亡在改变过程中。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揪心呢?对我而言,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人之常情。但,与其纯粹回避风险而被动消极不改变,个人认为在知其害中,从长计议一步一脚印经历转型或升级的挑战还是较为积极性的出发。

让我们看看据美国《商业周刊》2003年的调查,美国企业的500强里有177家是家族式企业,大概占三分之一。

据统计,家族企业创造的价值目前占据美国GDP的50%,并为美国提供了50%的就业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国,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明显是优于非家族式企业的管理。

以上的数据是想借以让家族企业的老板们看见家族企业通过多代人不断发展和积累后,在行业内累积了深厚的资源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独特优势往往就是让企业生存及稳定增长的关键。

借助ESG推动传承与增长

这里我就不展开企业转型升级的讨论,不过我沿着以上思路,提出在全球对环境、社会和监管(ESG)标准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如何让家族企业传承借ESG趋势做为永续经营起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传承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还能提升企业竞争力,维护家族利益并履行社会责任。

成功的家族企业传承中,传递的绝对不只是物质财富,更多有来自创办人及家族的文化和信念。

通过结合ESG战略,家族企业可以将这些价值观与ESG原则融合起来,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例如,一个以诚信和社会责任为核心价值的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将ESG纳入企业监管框架,强化其社会影响力。

最近在探讨传承课题种,我觉得可以参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为了顺利实现传承与永续经营的结合,而开始在家族企业内建立跨代委员会或顾问小组,即进行家族传承的规划,也协调企业的ESG策略(当然也可以把其他战略性策略一起纳入)。

当然,以上讲的容易,做可不简单。但与其被动被环境改变,家族企业不如让跨代包括接班人更积极配合世界趋势进行适当的转型升级。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