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曾广志
生死一体相安无碍

曾广志这名字听闻很久,知道他一直很努力推动“生死学”,但访问他的因缘却是十多年后才成熟。



在台下第一次听曾广志演讲,才真正感受到他的魅力,他的辩才无碍与热情深深牵引台下的听众。由于曾广志也是广东人,因此我选择用粤语进行访问,倍加亲切感。

与曾广志作访问是一种享受,像在听有趣又具哲思的故事,他对我诉述有关“生与死”之间的故事……

学佛篇:感恩常遇善知识

曾广志学佛因缘可谓比一般人“特殊”与“特别”。他很小就与佛教很“有缘”——很小就到寺庙上佛学班,从小就有“生命有限”的圧迫感。

“8岁我就参加第一次短期出家,当时很享受短期出家的生活,佛教庄严的仪式很吸引我,由于还是小孩,唯一的困难就是过午不食。”



14岁时,他第二次参加短期出家,对佛教义理多了一些了解,常跑道场,很习惯寺庙的活动。“中学时,接触到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一书,这本书启发很大,对佛教的义理有比较完整的理解。”

20岁,曾广志到槟城参加第三次短期出家,当时竺摩长老正闭关,但慈悲的长老在关房外为他传授沙弥戒,这令他非常感动。后来,他到台湾升学,在高雄大学的医学部参加大学佛学社,也因此因缘参访了很多台湾道场,除汉传外,也接触到不同的传承与派别。“由于自身会英文,提供了很好因缘条件去接触南传佛教,后来也因担任藏传佛教一些弘法开示的翻译,无形中加深对藏传佛教的理解以及学习。”他坦诚在这些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善知识,也解开了心里很多问题。

翘课听忏云法师弘法

曾广志回忆参与台湾著名大师忏云法师佛七的过程,是满满的感动。“在台湾读大学功课很忙,而那时忏云法师刚好在高雄有场弘法讲座,学校也有课,但我认为机不可失,于是特翘课去听忏云法师的讲座。那时一见到忏法师就一直莫名其妙的哭,很感动。过后就有幸参与了由忏云老法师主持的佛七,真的是难得的福报与因缘,”

过后,曾广志一直继续修学佛法,他不敢言自身有任何的成就,但至少面对事情时保持某程度的“观察”。

在修学路上不断的摸索,他目前对修行的定义是——回归生活即是修行,观察每个当下的情绪变化。

身心篇:调理身心有利修行

询及曾广志,什么因原会让他去修读心理学,以及修学“正念禅修”?

“佛教是心法,传统佛教一般偏重在心的调整,有时会忽略了身体的调理,或认为情绪是一种执著,只要不执著就可以,对心理的层面不太关注,但随着时代的改变,目前的生活节奏与以前很不一样,身体不像古人般能过着自然的生活,心理承受很多的压力,不是口头上说‘放下’就能解决。由于五官与五蕴受污染,因此我觉得有其必要学习一些心理技巧或正念课程,他们能加深禅修上的体验。”

心理悲伤未被解决

曾广志坦承自己虽然学佛逾20多年,其实一些心理隐藏的问题未被解决。那时他在修读生死学,但却不懂“悲伤辅导”,因此申请修读该课系。

“我一直认为自己心理上没问题,怎料在上第一堂课时,一想到祖母就不懂为何非常悲伤,哭个不停,后来才知道是长期隐藏的内咎,因为自己是医学系学生,却在祖母病重时无法医好她,这创伤一直被忽略!我不是说佛教的方式不好,佛教的处理是究竟的,但现代人面对的心理压力问题,或要先用现代的心理学以及一些正念课程来处理。”

因此,他从“身心灵治疗课程”与“正念课程”中领会到佛教所谓的“善巧方便”。

生死篇:先懂善生 就能善终

多年前“生死学”在国内还未普及时,曾广志就大力通过讲座推动“生死学”,因此被誉为国内“生死学”的推动者。他于1995年开始在国内推扩“生死学”教育至2003年,而民众的反应越来越好,证明现代人越来越需要对“生死学”的理解。

“从这么多年推动‘生死学’的经验,告知我有关生死议题的需求不断被要求以及被填补。现代人需要适合现代人的生死处理。以前的人,家里有死人自会懂得如何处理,但现代人的生活过于忙碌,很难理解生死的意义,需要有平台去讨论如何处理生死的议题。”

他认为古老的葬礼习俗现看来当中或有一些封建和迷信的地方,但却有保护亡者家属的功能,如怀孕妇女不应出席葬礼,因过于悲伤的心理情绪或会影响胎儿的成长。

教育人们思考死亡

曾广志近几年很努力推扩“生死教育”,教育人们去思考死亡,从而更珍惜身边人,以及培养感恩的心。

“‘悲伤辅导’不一定针对生死,其实人每一天都在生死,每天的‘得与失’就是一种‘生与死’,只是肉体的死亡才是这一期生命‘最终极的得与失’。若平时对生活的一切都没觉察的能力,哪当死亡到来时,如何会有能力处理生死大事?因此‘生死学’是教导人们要日常生活中观察‘生与死’。就像这场访问,刚才是开始,现在正进行,待会就结束,这也是一场‘生与死’。”

曾广志表示,我们要对生死有一定的理解,了解生与死本就是生命的本质,如此生死才能两相安!

“生与死是一体两面的!生命本是一种过程,当你临终回首,才不会心虚与遗憾。死不一定会不安宁,若生命过程一直活得很很充实自在,那面对死亡时,心会很自在。要‘善终’,先要懂得如何‘善生’!”

从“小我”到“无我”

他认为佛教对生死有很透彻的理解,佛教的“三法印”就对生命解释得很好,只是人对“我”这个个体太执著,不愿面对事实,更不愿去思考生死的议题。

“佛法中的‘无我’是解脱的最高境界,但我们应先认识‘自我’或‘小我’,如此才能慢慢靠近‘无我’。因此西方心理学有个优点,就是先处理‘小我’的问题。”

曾经何时,国内传统佛教排斥“新时代”的“身心灵治疗方法”,认为不究竟。“它虽然不究竟,但却有效处理现代人的身心问题,这该视为‘方便接引’,是一种‘善巧方便’。”

曾广志认为佛教在“身心灵”这一块,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

反应

 

登彼岸

大觉华寺12月22日举行水陆大法会

吉隆坡蕉赖第一花园大觉华寺将于12月22日至29日启建冥阳两利水陆普渡大斋胜会并于当天隆重举行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开光典礼,由来自加拿大願炯长老和雪州佛教分会的主席明吉长老主持开光仪式,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加。

逾百年的道场大觉华寺,藏有佛门的三宝。今年介于水陆法会的殊胜因缘,当天亦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开光典礼及曹洞宗传法大典故,该寺将展示镇山之宝“法宝“以供各界人士参拜。展示时间为12月22日(星期日)早上8时至下午5时。“法宝”乃大觉华寺开山祖师上会下因老和尚在闭关20年期间,当中3年不吃盐,以便能用本身清晰的血液来抄写《妙法莲华经》,此血抄至今已流传百年。欢迎十方人士,瞻仰礼拜。

整片地供养

大觉华寺是一座创建于1900年的古老大乘中国寺院。大觉华寺的上会下因老和尚在100多年前,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大觉华寺现址,当时这片土地被称为“五甲园”(意即5英亩的土地),方圆一片橡胶园,而会因老和尚在征得地主同意之下,在约1890年建起一间小房子来闭关修行,后得地主发心把整片地供养出来建立本寺。

在会因老和尚圆寂后的日战时期,寺庙被破坏得仅剩四大金刚像;大约在60年前,幸得时任住持妙德法师进行重建。后来在2000年,由现任住持文智法师发起重建计划,最终寺庙在海内外信众之大力支持下再次重建今日之宏伟建筑。本寺为修行道场,每年为信众祈福消灾,所主办活动都以对治大众之心灵作指导依归。

欲知详情,可咨询:03-9285 8105、011-5970 5330 ,或浏览脸书专页:大觉华寺Tai Kuk Wah Si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