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没有好血,
就没有好血小板

说起血小板,大家对血小板的认知,或许是当有人因骨痛热症或细菌感染入院留医时,一再询问医生,血小板上升了吗?而主治医生也以再三观察,并确诊病人的血小板数值真的上升了、人体免疫力提高了,才正式批准病人出院。

显而易见,血小板在人体的免疫功能上扮演了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



林家明:只有好血,才有好血小板。没有好的血小板,人体也没有好的免疫反应。

帮助凝血止血

新加坡生物医学博士林家明教授在一项由由金山集团主办的“血小板医学——血管医学对抗所有疾病的重要基础”医学讲座会上表示,血小板(Platelet),又称血栓细胞(Thrombocytes),原是人体血液中的微小血细胞,帮助人体凝血止血、伤口愈合。

“人体血管一旦受损,它即向血小板发出信号,血小板于是冲向损伤部位,并形成止血栓子(凝块)修复损伤部位。”

可以说,当血管或组织受伤并开始流血时,血小板会通过粘附损伤部位、聚合其他血小板、释放刺激其他血小板聚集的化合物这3种方式帮助人体止血、凝血。

血小板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血小板生自骨髓 



林家明钻研分子生物医学、干细胞医学、细胞遗传学、癌症分子医学、神经学生物医学等逾20多年,曾在国际医学刊物上针对癌症分子医学解决方案发表了3篇医学论文。2012年,他也荣获新加坡世界十大杰出年轻人奖。

那到底血小板是怎么形成的?

他表示,简单而言,血小板是从骨髓造血组织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中自然脱落、分离出来,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形成的小块胞质,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约可存活8至10天。

虽然巨核细胞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为数极少,但其产生的血小板却对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是人体止血凝血、免疫抗病的急先锋。

“因此只有好血,才有好血小板。没有好的血小板,人体也没有好的免疫反应。因为当病菌病毒入侵人体时,最先参与对抗、防疫的是小小的血小板。”

不宜过多过少

此外,血小板不宜过多与过少!

他说,新成的血小板最先通过脾脏贮存,之后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血液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液中的正常量。

“通常血小板在血液循环中静静流动,并不活跃。 唯有当血管破裂时,血液中的某些分子激活血小板,才形成凝块使伤口愈合。”

正因在血浆中具有控制止血的功能,血小板数值的多寡,对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烧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骨髓移植患者、意外受伤者、早产儿,尤其是癌症患者非常重要。

正常的血小板数值,为每微升血液中含有15万至45万个血小板,血小板过多与过少都不好。高于45万者称为血小板过高症(Thrombocytosis),低于15万者则被称为血小板过低症(Thrombocytopenia)。 这些都可以通过一般血液分析检测,测知你的血小板数值(Complete Blood Count(CBC)。

 

 
 

 

反应

 

要闻

癌症二度复发 女童筹120万赴狮城治疗

(大山脚19日讯)将在明日(20日)庆祝9岁生日的女童,患上急性淋巴癌B细胞白血病(B-ALL),尽管经历化疗及骨髓移植仍癌症复发,如今唯一机会是接受CAR-T治疗。

因此,她将在生日当天远赴新加坡接受治疗,惟急需高达120万令吉的医疗费。

来自雪兰莪八打灵再也的林佳慧5年前确诊急性淋巴B细胞白血病,尽管经历长达1年半的化疗及骨髓移植仍二度复发,如今前往新加坡接受CAR-T治疗成为她的最后希望,惟高达120万令吉的医疗费让家人陷入绝望,于是向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寻求援助。

父亲林仁祥(45岁)说,女儿于2019年11月开始反复高烧,经过验血后发现白血球指数异常偏高。女儿经历1年半化疗后病情一度受到控制,惟女儿于2023年初癌细胞复发,医生建议进行骨髓移植,女儿在年仅6岁弟弟捐献骨髓后身体一度康复。然而,在100天观察期结束后,医生带来晴天霹雳的消息,女儿的癌细胞再度复发。

他说,由于女儿的癌症二度复发,传统疗法已难以奏效,医生表示唯一希望是前往新加坡接受CAR-T治疗,此疗法有望彻底清除癌细胞且康复率高达80%,惟治疗费高达120万令吉,这对普通家庭而言简直是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

需在周四启程

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主席拿督蔡瑞豪说,该基金会的筹款进入紧急阶段,小佳慧需在周四启程前往新加坡,并在隔日正式入院接受检验及治疗。

“家长早前已透过数慈善组织及自行筹款,但距离所需金额相差太远,导致小佳慧因医疗费不足问题而二度被迫推迟前往新加坡接受治疗。”

他说,这次已是第三次排期,医生也明确表示小佳慧病情已进入关键临界点,若再耽误癌细胞可能迅速扩散至无可挽回地步。这次必须出发和接受治疗,否则她将错失最后救治机会。

“我们恳请大家在佳慧9岁生日当天,送她一份最珍贵的生日礼物,一份充满希望的爱心捐助。”

此外,蔡瑞豪表示,小佳慧父母曾经透过不同平台对外募款,甚至女童照片被不法之徒滥用敛财,父母已向警方及多媒体委员会投报,如今他们已撤销所有对外募款,仅委托基金会协助筹募不敷医药费。

“这个孩子真的很勇敢,她承受了无数化疗和移植之苦,但她从未放弃。我们经过多番严谨审核后,决定伸出援手,为她争取最后的治疗机会。”

林佳慧的父亲林仁祥(45岁)是电脑公司承包销售主管,母亲萧佩琴(42岁)是家庭主妇,尚育有一名7岁儿子。详情可查阅www.onehopecharity.org,或联络热线016-419 2192、019-232 2192、04-539 9212。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