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洞穴奇案
反思司法

《洞穴奇案》讲述5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以救活4人。

借助这个假想公案,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它适合的读者是那些不热衷于给观点贴标签或猎寻虚幻、对严肃而有意义的论证充满兴趣的人。



内容大纲

本书的内容建基于前人提出的假想案例之上,针对同一件虚构的极端案例,增添说明审判这单案件的其他可能的合理判决。

第一位作者为著名法律学者富勒(Lon L.Fuller),他在1949年虚构出这一直接挑战所有人对于伦理道德以及司法公义价值判断的案件,并依据当时主流的法学观点,罗列出5种可能的合理判决,让读者借此了解当时司法界对于棘手案情,会有哪一些针锋相对而又截然不同的结论。

萨伯在富勒的基础上,又再假设此一案件如果有机会在50年后重审,9名代表不法学学派的观点的大法官,又会基于那些更新的理由及依据,提出新的判决方式。



不难发现,在富勒精心设计的虚构案情下,其中每一项细节,都叫人无法简单地借助以往习以为常的价值观点,作出容易的判断。

因此,书中探讨的案例,虽不复杂,更无隐瞒,但已远远超越案情探讨的层次那么简单,而是要求读者直面每个虚构判决书背后的哲理关怀,并反思司法机构的实际作用。

读书会的两位分享人黄麒达(左)与陈宏耀。

案情回溯

这起虚构案件中的4名被告都是洞穴探险协会的成员。某次,他们与协会成员威特莫尔(Roger Whetmore)一起进入位于联邦中央高原的石灰岩洞探险。在他们深入山洞后,突然发生山崩,并把他们所知的唯一出口完全堵死。由于他们没有按时回家,协会总部于是派出营救队伍到出事地点探明究竟。

不幸的是,由于山崩断续发生,大大地增加了营救工作的难度。结果,山洞外聚集了越来越多来自各领域的专才,配合营救行动,但仍无法确定何时可以救出受困者。更不幸的是,另一次的山崩再次发生,并夺走了10名营救英雄的生命。

断水断粮绝境

探险协会方面,也为了这次旷日持久的意外,几乎淘光了整个协会基金的储蓄。在洞内,探险员所带的粮食不多,因此他们很快就要面临断水断粮的绝境。

营救工作开展到第20天后,营救方成功通过无线电跟洞内的受困者联系上。借此,受困方得以向在洞外的专业人士寻求专业意见。

他们首先向洞外的工程师代表确认,营救时间大概还会维持多久。得到的答复是,保守估计可能还要拖上10天的时间。接着,他们再向医务人员确认,在没有食物的处境下,他们是否还有可能撑到第十天。显而易见,答案是微乎其微。

选择吃一位同伴

之后,威特莫尔再跟洞外的营救方提出,如果他们选择吃掉其中一位同伴,那是否就有可能增加其他人存活下来的几率。医疗专家对此表示肯定。他接着又再提出,如果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谁该被吃掉,这样的方案是否可行?在洞外的任何一方,均不愿意对此作出表态。到了第23天,威特莫尔遭其他同伴杀害吃掉。

事后,据其他受困者的供词,抽签选定谁该被吃的方案,是由威特莫尔提出,但他本人却在决定抽签之前突然反悔。最终,抽签的过程由其他人替威特莫尔完成,出来的结果对他不利,导致他遭其他同伴杀害,并被吃掉。

质问人心的法学探讨经典

若论哪一本叙述法律观点的书籍,能够让人读后感到坐立不安,并要求读者不断重新审视自身立场的合理性,大概唯有这本《洞穴奇案》能做得到。

牵动思绪情绪

正如当天前来旁听的商务店员黎振雄也提到,他不时就会重读这本小书,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书中提及的各个判决,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这么一本篇幅不大的书籍,却能不断地牵动着人们的思绪甚至是情绪,自然跟书中借助虚构案件所提出的大哉问直接相关。确实,只要任何人弄清楚了书中案件的来龙去脉,并据实说出自身的判定,我们即可就此推敲出此人的实际关怀何在。

就此,我在当天的分享会上说道:“我是支持判定被告无罪的。主要的原因是,我会认为我在相同的处境下,很有可能也会出于别无选择,而做出同样的行为。类似的理据,接近书中提及的判决观点七跟八,里头会有更为详尽的推论。然而,这本书可贵的地方是,作者不希望读者只会选择对号入座,在书中寻找跟自己判决一样的内容来读,而更应该去关注不同的判决观点,如何完成完整的推论,并从中检视是否也有可以说服自己的地方。”当我说出自己的看法后,又在现场做了简单的问卷,这才发现更多的观众倾向于判被告有罪,但却未必需要判处死刑。

新判决的有趣之处

第一次前来当说书嘉宾的陈宏耀,提出了自己的读后感。

他说:“阅读这本书的乐趣之一,就是你会发现一些法律的依据,非常的不切实际。例如,有一名法官判定被告有罪,因为他认为事情还未到要直接杀害受害者的地步。他甚至反建议到,被告们可以选择先吃其他无关重要的部位,例如手指之类的,或许就能等到救援的到来。这样的观点,完全不顾洞内的实际情况,过度理想化,因此便被下一位法官直接驳斥。”

虚构两位女法官

他补充说:“之后萨伯处理的判决中,特意虚构了两位女法官,成为9位终审法官团的成员之一。这一点值得注意,因为这样的安排,几乎说明了作者注意到,在许多公共议题上,来自女性的声音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延伸开来,我们甚至会认同,在许多重要的课题上,必须保留位置给少数群体发言。但更有趣的是,两位女法官的判决南辕北辙,两人的意见相互针对,那是否说明了性别的角色,在审理案件中没有实际的意义?”

有罪无罪势均力敌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及的两次审判,由于坚持判定被告有罪及无罪的双方观点,始终维持在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的局面,因此所有被告维持原判,也即被处以绞刑。

这样的设定,意味深远。当中,读者或许可以作出延伸联想,现有的司法机制尽管保有一定的空间,让不同的法学观点并存,然而既有司法程序却导致判决的方式难有突破,一旦遇上极为棘手的案件时,这样情况是否说明了司法制度无效?若真如此,改变现状的可能出路又在哪里呢?类似的问题当然已远远超出这本书所要议论的范围,但却同样值得读者继续追问下去。

延伸阅读

《法治心——超越法律条文与制度的价值》

书名:《法治心——超越法律条文与制度的价值》

作者:戴耀庭

出版: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

内容简介:

 

近年来,北京政府直接干预或钳制香港政府行政权力的现象,早已变成家常便饭。

无论是选择支持或抵抗北京政府此一举动的阵营,都会诉诸于法理的层面,说明自身的立场符合法律要求。

其中,尤其是支持北京行为的一方,更常会把依法行事作为理由,以便合理化北京政府的种种行为。

对此,戴耀庭教授回归法制精神的基础,说明法制观念建立,才有可能让司法机构健全运作,而非沦为当权者打压异己的遮羞布。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