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电疗和化疗
迷思解惑

电疗和化疗是否真的很恐怖?电疗和化疗在治癌上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在医学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电疗和化疗又已有怎样的进展呢?

说到治癌,总离不了电疗和化疗。相信很多人都曾听闻这两种治癌法多多少少都会为人体带来副作用。例如,听闻化疗会造成脱发、呕吐、没食欲等等,且会把身体内的好坏细胞都杀灭,使病体更呈虚弱;而电疗又会使身体燥热。若使用在鼻哽癌上,或许还会破坏周围组织,导至失去味觉、嗅觉、口干、皮肤发红等等。



基此“听闻”原因,就有一些癌患者在面对电疗和化疗时,宁愿选择逃避而改用替代疗法。但却往往因此让癌细胞扩散得更快并提早结束生命……但是化疗与电疗真的恐怖?且听医学物理师王绣萍博士以及肿瘤化疗护士陈依玲为读者解剖迷思。

190602C01F1PP1a_noresize

电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高能量辐射线消灭癌细胞 

电疗是什么? 

电疗也被称作“放射线治疗”(简称放疗)。虽然俗称“电疗”,但它并非以“电”来接触人体,而是以一种如同X光的高能量辐射线来破坏细胞的染色体,使细胞停止生长,从而消灭可快速分裂和生长的癌细胞。



作用:

1.根治性电疗:例如早期鼻哽癌可完全通过电疗治愈。

2.辅助性电疗:用于手术后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提高存活率。也可用于手术前,如肿瘤太大,可先以电疗缩小再通过手术取出。

3.姑息性电疗:对一些晚期肿瘤进行姑息性治疗,以达到止痛、止血、缩小瘤体、缓解压迫等作用,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如何进行:

王绣萍透露:对病人来说,做电疗就是被固定位置的躺着并接受放射线照射而已。但其实背后却需经过相关医务人员非常复杂且精准的设计。

当中包括:

●体位固定及扫描:要准确的把射线引导到肿瘤上,必需对病人身体做固定。电疗治疗师会根据照射的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固定法,然后进行扫瞄;胸部和腹部的肿瘤会随着呼吸而移动,因此也得特别针对其移动范围进行掌控。

●靶区勾画:肿瘤科医生在定位时扫瞄的CT图上确定靶区(即要进行放射的肿瘤区域)。靶区范围定得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电疗成效。另外还要勾画出需要受到保护的正常组织范围以避免被放射。靶区确定后,医生就会开出放疗处方,例如放射的剂量与次数等。

●放疗计划设计:当医生制定了放疗靶区和处方剂量后,就由医学物理师在电脑上设计类似建筑图纸,通过计算模拟出需要照射的各种参数。也即是放疗计划设计(Treatment Planning)。好的计划能使肿瘤接受尽可能高的放疗剂量,从而加大肿瘤杀灭。

维持姿势不能移动

同时能让正常组织仅受到尽可能低的放疗剂量,从而对正常组织作出更好的保护。

过后还得经过验证以确保无误,随后才能正式实施电疗。

进行时,病人每次都确保躺在同样位置与维持同样姿势而不能作分毫移动。因此若在进行头部或鼻哽部的肿瘤时,都会有一个面具套在病人头上以助固定。

电疗进行时就像做X光检查,病人不需麻醉也不会有不适感。时间和次数依病情而定,从每次10-30分钟、以及一次到三四十次不等。

副作用:敏感组织受影响

电疗进行时,有时难以避免使周遭一些敏感组织受到影响而产生副作用。该副作用除了因人而异,也会根据不同的部位而呈现不同症状。有者感觉疲累、身体燥热、皮肤变黑、口干、流口水、丧失味觉、后面局部脱发等等;副作用通常会在电疗2至3星期后出现。

王绣萍指出,这些副作用在以前或许会不可逆。但如今的科技进步,虽然施行电疗后依然有副作用,但却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功能。

190602C01F1PP1c_noresize

电疗仪器演进史 

第一台电疗仪器是于1953年发明的电子直线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80年代的电疗囿于技术不能给予肿瘤较大的剂量,也不能避免对正常组织的伤害。直至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电脑扫描的发展而创制了新技术,使肿瘤得到最大的致死剂量而使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

21世纪的电疗已全面进入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时代引入了四维技术(图1)。由于加入时间因子概念,在患者进行治疗现场、对肿瘤进行追踪,减少摆位误差和器官生理运动对肿瘤靶区的影响,让放射线更精准的作出治疗。在这种情形下就可缩短疗程,比如说肺肿瘤原本要进行35次,通过四维技术就可缩短至只需进行5次。

●伽玛刀放射手术

另外,伽玛刀放射手术(Gamma Knife)(图2)的出现也是让人惊叹。其只主要针对头部癌症,能以2倍更高的精确度避开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

化疗——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

化疗是什么?

化疗即是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癌手段。无论通过哪一种方式输入,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流遍全身。因此非常适合对治一些扩散在全身各组织的癌细胞。例如血癌、淋巴癌、骨髓癌等等。

作用: 

1.根治性治疗:主要是用来根治对化学治疗较敏感之癌症,例如淋巴癌。

2.前导性治疗:某些癌症在进行手术或电疗前,可先通过化疗把瘤体缩小,使手术和电疗更容易达成。

3.辅助性治疗:某些癌症在进行手术或电疗后,可借着化疗杀死治疗后之残余癌细胞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机率。

4.暖和性治疗:一些癌症到了末期,瘤体过大会压着神经线使疼痛或难以呼吸,也可用化疗来舒缓症状。

如何进行 :

化疗的药物可通过多种方式输入,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静脉注射,也有一些药物以片剂或胶囊形式通过口服。另外也有肌肉注射及皮下注射。

陈依玲指出,由于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的癌症,化疗药物也有50多种。因此给予什么药物要取决于癌症类型、期数以及患者当下的病情而定。

尿液排出体外

不同癌症使用的化疗计划也不同,化疗可以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进行。可持续数月甚或一年。这也取决于化疗类型以及病人身体恢复元气到可再承受下一次化疗所需的时间。

大多数化疗药物会由肝脏和肾脏分解,然后通过尿液或粪便被排出体外。

副作用:影响消化道

化疗会影响所有在体内快速生长和分裂的细胞,包括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因此难免会有一些副作用。但症状却因人而异。最易受到影响的系统包括消化道(呕吐和没有食欲)、毛囊(脱发)、骨髓(贫血)、嘴(口干)和生殖系统等等。但大部分副作用都会在化疗结束后好转,健康的细胞也会恢复正常。

科技先进之下,如今也有预防各种症状发生的方法。例如可在化疗进行前预先服食针对性的药物,以预防呕吐、敏感、腹痛、腰酸骨痛及发烧等等。

医学物理师王绣萍博士展示在电疗时可供病患固定头部的面具。

演进史

化疗最早源于二战期间美军研制出的化合物,被发现可对抗淋巴瘤后开始应用于医学上。

随着科技进步,近年在癌症治疗的演进上也走入了标靶治疗和免疫疗法。大多数标靶疗法通过进入细胞来帮助攻击细胞内外的标靶;免疫疗法即是使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

近年来的化疗更倾向客制化的综合疗法,即医生根据个别病人的身体状况,来拟定是否采用多种而非单一的化疗药物,又或综合标靶疗法及免疫疗法等。

化疗病人在进行治疗时应留意的事项: 

1.尽量让自己睡得好、吃得好,保持均衡饮食。

2.建议只吃全熟的食物,无论是肉、蔬菜或蛋类。

3.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计划。

4.不建议在疗程进行中服食未经医生同意的营养补充品或传统药品。

5.即使疗程还没完成,病患也可以前往旅行,只要事先和医生讨论以确保生活素质不受影响。

190602C01F1PP1b_noresize

电疗和化疗

各有作用 难以取代

电疗和化疗在治癌中是各有作用且无法互相取代的疗法,是否单独采用或一并进行,则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决定。

王绣萍和陈依玲也不否认,由于电疗及化疗对人体有所伤害,故此有些病人不愿意接受治疗而转去吃中药。她们认为任何治疗都要经过科研和数据来支持。

而中药由于科研数据不足,因此并不鼓励作为主治方法。

“中药的药效不能杀死癌细胞,但作为调理则是无妨。我们建议治癌还是采用正规方法。在化疗或电疗结束后才找正统的中医调理。曾有个年轻的鼻哽癌患者,原本要做33次电疗。但他进行到30次却放弃电疗而转去吃中药。过后癌细胞扩散到淋巴而去世,这是非常可惜的,其实鼻哽癌通过电疗很容易被治愈。

肿瘤化疗护士陈依玲

坚持治疗增加活命率

“现代科技已能把末期癌症存活率延长,因此劝谕病人不应该放弃。即使被判了绝症也要坚持做治疗。往往被认为只有一年存活率的患者在放化疗后却能活上好几年甚至十数年,同时也能改善生活素质。

“我们在临床上也经常看到一些只能躺卧的末期癌患者,经过电疗或化疗后都能起来行动;如果在进行放化疗期间有不适,可找医生商讨如何舒缓,让医生针对不适的情况开药缓解。即使放化疗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若与不做治疗而任由癌细胞生长扩散的后果相较,两弊相衡取其轻,任何人都不应该放弃治疗!”

 

ADVERTISEMENT

 
 

 

反应

 

保健

101偏方吃多了……/黄碧瑜

【医生开讲】

肿瘤专科同事有点急促地在Whatsapp这么写着:“麻烦你看一看这位病人,乳癌末期,肿瘤已转移至肝脏和骨骼。第一次化疗明明就是好好地,5天前刚经历第2轮的化疗后,昨天家人开始发现她行为举止很不对劲,就把她送进院来了。”

“急促”,是因为这些句子,分为10段信息快速发过来,省略了所有标点符号,后面加上一个“紧张吓死了”的表情符号,看得我头昏眼花。当病人有不寻常的症状时,坐立不安的往往就是那位负责跟进的主治医生。

玲玲年约50,3年前被诊断出乳癌末期,这段日子里,她见了不少肿瘤专科医生,去年才决定让我这位同事接手全权负责治疗。

有时,看医生蛮像挑伴侣一样,除了基本条件要符合,也要看缘分。看了适合自己的医生,对病情更有莫大帮助。她之前为什么一直转换医生,原因则不得而知了。

癌细胞转移造成?

玲玲服用口服药物已有一段时间,以减缓或阻止癌细胞生长,但这种靶向治疗只能拖延时间,不能根除癌细胞,病人也不可能痊愈。虽说如此,对末期癌症病人来说,能延长生命几个月到几年,已经是一种突破。

几周前从跟进检查中知道,肿瘤除了转移到之前已经知道的肝脏和骨骼,也进一步转移至脑部,但玲玲还未有脑部的症状。同事快马加鞭让玲玲进行另一轮化疗,第一次化疗反应良好,没什么问题。

“一定是癌细胞转移至脑部的迹象吧?”我想着。

该来的,总是会来,只是迟早的问题。“她这几天好像变了另一个人,反应迟钝,话也不说,说了也说不对,意识很模糊。整个人很累,也没胃口。”玲玲丈夫说。

玲玲坐在病床上,眼神呆滞,的确反应缓慢,但勉强有问有答。她的身体有不受控制的抖动,她先生以为她有点紧张,只能脸色凝重地安抚她。

“医生,这是发羊吊吗?还是化疗副作用?”先生望着一直抖动的手,不安地说。玲玲第一次化疗反应良好,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

“这是急性脑病变,原因林林总总,具体原因还不明,多数因外来因素所造成。” 出乎我的的预料,这看来并不像是脑部的癌转移所造成。

保健品吃多反效果

一问到玲玲最近还有什么症状时,先生打开手机,让我看看其中一条信息。信息里记录了玲玲将近几个月来所服用的药物。

不看则已,一看惊人,发现大概有10多种保健品,从常见的维生素,到不知名堂的药物、草药等等,也不知道玲玲是从哪里获取的。

“其实化疗后第二天,我太太就出门,回来时告诉我她打了一支针,里面有高剂量的药物,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一直劝她别乱用药,她就是不听。”

不知服了这些偏方有什么反应?和化疗药物有什么相冲相克之处?玲玲受过高深教育,性格也温和,应该不至于那么倔强或愚昧。

接下来的脑部扫描和脑脊髓液检查都没异样,反之影像里,以前所说的脑部转移好像有些改善,不太明显了。结论就是玲玲使用了一些不知名药物,也许是太多,剂量也过高了,造成对脑部的过度负荷,形成短暂的脑病变。

同时,那几天内的血液检查显示,玲玲的肝指数在短短几天内飙升至正常的3倍以上,幸好又快速下降,说明药物也造成肝的负荷过重,差点造成肝衰竭。

出院当天,玲玲看来精神好多了,说话也恢复正常,没发抖了。惭愧的是,身为医生,其实我什么也不必做,只是干等着, 让玲玲的身体把毒性药物自行排出体外。

出院后复诊时,玲玲的身体机能已完全正常,但是脸上烟霾未散。

寻寻觅觅一个希望

“医生,你说我以后不可以再吃保健品了吗?”她脸上有些彷徨。

“虽说保健品或偏方也许对一部分病人有安慰剂的疗效,但说穿了,如果有真正持续的疗效,保健品就不应该是治疗环节里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如果它有疗效,为何不把它升级为‘药’,堂堂正正地让每个需要的病人服用,然后成为正统治疗的一部分呢?”玲玲现在意识清醒, 应该可以了解这个逻辑。

“我一直睡不着,我害怕,也很痛苦。医生,我是不是该看心理医生呢?”

对了,对病情的焦虑,对未来的恐惧,让玲玲一直不能坦然面对。她知道患上的是绝症,无论怎么做,结局还是一样。在这一片无助中,玲玲想要抢回自主权,不再让肿瘤控制自己的生命,所以贸然尝试各种偏方。

也许是这个因素,玲玲一直寻寻觅觅,包括一个可以给她较多希望的医生。

我恍然大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