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真理若逝,理性难存
——一个反宗教人士的见证

美国知名杂志《大西洋》(The Atlantic)在2017年9月刊上登载了作家库尔特安德森的文章《How America Lost Its Mind》(直译过来就是《美国如何失去它的理性》)。此文的官方授权中文译本则是登载在名为“选美”(iAmElection)的微信公众号上,题为《美国理性衰微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搜索阅读中英两个版本。安德森是一个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派(liberal)作家,他在文中痛心疾首的宣称:美国社会已失去理性,左右两派(即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对此负有责任。

这篇颇具深度的长文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作者是非基督徒,坚定反对基督教信仰,甚至将其看作反理性的表现,却在无意之中为基督教信仰做了见证。这当然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他被自己反基督教的立场遮盖了双眼,无法看到(或许是不愿承认)基督教对于美国社会的正面意义。



离弃信仰的时期

首先, 安德森认为美国人世代承继的传统美德(例如勤劳、节俭、尊重常识),是来自于清教徒(基督徒),并被其世俗化的后代继续传扬下去。也就是说,即使新一代的美国人不再信仰基督,这些美德依然存在于美国人的心中。毫无疑问,他试图将传统美德和基督信仰剥离开来,以为传统美德可以离开基督信仰而独立地存在,这其实是自打嘴巴。因为接下来,安德森明明指出: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的巨变,导致传统美德和理性思维的死亡。而那恰恰是美国社会反对、攻击、离弃基督信仰的一个时期。因此,传统美德由基督信仰而来,却在反基督的浪潮中失落。这是这位非基督徒为基督教作的第一个见证。

其次,安德森坚信六十年代的巨变是美好的,可谓“青春无悔”。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场巨变带给美国一个反对宗教(主要针对基督教)的宗教,一个包含着性革命、迷幻剂、玄学、超自然的大杂烩。受到影响的年青一代拒绝相信绝对真理的存在,将一切的逻辑和理性思维都相对化,以主观信条和个人感受取而代之。

学术语言包装思想垃圾

说得浅白一点就是:你所认为的事实,不一定是我所接受的事实,真正的事实并不存在。众多知识分子、大学教授在这场巨变当中推波助澜,以冠冕堂皇的“学术语言”来包装上述那些荒唐的思想垃圾。乍看之下,美国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连对错的标准都不复存在了,还有比这更自由的吗?但结果是,美国人的思想在这种自由放任之下,变得更加愚昧而非更加理性。毕竟,真理是理性的基础与前提。如果真理不存在,理性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理性的用途,就是带领人们去认识真理。当真理被扼杀,理性也就离死不远了。



行文至此,安德森似乎忘记了,那个曾经尊重真理的美国,也恰恰是一个尊重圣经的美国,这种时间上的重叠绝非巧合。当美国人看《圣经》为绝对真理时,由此而来的是对理性的看重。当美国人以“不存在绝对真理”为绝对真理时,随之即来的是对理性的离弃。这是这位反宗教人士为基督教作的第二个见证。

反理性之与反圣经

第三,安德森严厉批判了美国人对灵界和伪科学的迷恋。他的母亲不信基督,却相信自己可以和家里的榕树对话;一对夫妇在催眠状态下描述了被外星人绑架的过程,和电视节目里的情节惊人相似;一篇描述通灵的“论文”被刊登在1972年的《科学》杂志上。这一切怪力乱神之事,其实和基督教信仰毫无关系。安德森对人在催眠状态下展现出的所谓前世记忆持否定态度,而圣经也不支持转世的观念。他又不无讽刺的指出,互联网时代第一封垃圾电邮就是预告耶稣的降临,但《圣经》早已告诫基督徒:耶稣何时再来,是人无法知道的。综上所述,作者所列举的一些反理性之举,亦是反圣经之举。这是第三个见证。 

诚然,《圣经》里记载了很多神迹奇事,例如童女生子、耶稣从死里复活等。基督徒相信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出于上帝特定的旨意。与此同时,认识上帝所创造的世界,了解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也是基督徒当作的。即使基督教信仰和当今一些主流科学观点有相冲突的地方,例如进化论。但科学家的观点会随着新的科学发现而变化,《圣经》则因为是上帝的话语而万古常新。一个笃信《圣经》真理的基督徒并不排斥理性,他/她只是谦卑的把理性放在上帝以下。

在文章的末尾,安德森号召人们要尊重事实,拾回失去的理性。可是在一个真理相对化的美国社会里,到底人们要尊重自由派的事实,还是保守派的理性?是通灵者的经历,还是哲学家的论证?是特朗普时代的“另类真相”,还是里根时代的“道德多数”?美国社会最应该拾回的,是那被遗忘的圣经真理。毕竟真理若逝,理性难存!

 

反应

 

牧羊人

看短片谈人生,迎圣诞

文:何玲慧

看电影是大马人一般的休闲活动,记得小时候,家人都会安排一个月至少看一部电影,然后,在饭桌或日常的闲聊,说一下观后感。我那个年代还要排队预购戏票,随着科技发展,有了电视和和录影机后,我们开始留在家里看不同的戏。后来电脑的发展加上互联网,优管视频的出现,不同的手机App 出现,只要打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就可以轻松下载不同的影片。

于是,看电影这种休闲活动变得更个人化,在公共交通里,很多人都是低头族,阅读信息、电子书,也可能在追剧;个人的休闲活动,不像我们以前的年代可以和父母、朋友一起交流看电影了。

其实一起讨论电影的故事和情节,让我们可以交流不同的价值观,促进彼此的了解。电影也会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意义,激动情感,促使我们爱,并帮助有需要的人。

与人分享观赏

2010年以后,开始了有微电影及短片的制作,时间从三五分钟到三五十分钟不等,设有不同的主题故事情节,制作过程同样有演员、有台词、有音乐、字幕等,然后在网络上播放。这些短片若有经过好的设计和处理,都很有水准,合适与人分享观赏交流。

当我们想到圣诞节时,很容易联想到欢乐、平安、礼物、圣诞树、不同的灯饰、团聚、假期,旅游等等。其实圣诞是有更深层的意义,它带有一个力量,让人有机会彼此连结,在面对不同苦难和冲突的世界中,圣诞节诗歌所表达的盼望和平安,也让人期待平安。

今年的圣诞节,我想介绍一些短片让大家观赏,也可以和亲友交流圣诞节的意义。

第一部短片:《Christmas Truce·圣诞节的休战》

这原是一部电影,但其中有一部分的情节被剪接成短片,说到在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圣诞节,有士兵用风笛吹起了《平安夜》,随着风笛的音乐,在英德军队的战壕里,越来越多士兵加入合唱。后来彼此走出壕沟,跟敌对的阵营交换礼物如香烟、酒,甚至分享随身携带的家人照片。最后还有足球赛。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停战指令下,英德双方交战的军队自动放下武器,相互拥抱,共庆圣诞。

第二部短片:《Respite at the Christmas·圣诞节的歇息》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拍摄成的短片,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德国家庭住在亚尔丁森林区,为了避开战火。母亲Elizabeth和儿子Fritz 正准备圣诞节晚餐,等候爸爸回来。结果爸爸没回来,出人意外,来了一些不速之客。首先出现的是美国士兵,扶着受伤的队友要求留宿。当Fritz 正布置餐桌时,又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自己国家的德国陆军,他们与队友走散想留宿一晚。虽然母子非常惊慌,但母亲还是定下心来欢迎他们留宿及吃晚餐。不过她告诉这些德国军人,现在屋子里有其他的客人,是他们不欢迎的。

母亲很严肃地告诉德军,如果要在她家里做客,就要遵守她的家规,放下武器,于是他们把武器放在门口。其中一位德军也去检查受伤的美军伤口。所有人坐下准备吃饭时,母亲做谢饭祷告,美军德军也开始放松心情一起用餐,互道圣诞快乐。天亮时,德军美军准备离开上路,德军也指示美军,如何避开德军防线回到自己队伍。

第三部片:动画短片《When You Broken Inside·当你内心破碎时》

这是一部很适合家庭成员观赏的短片,故事情节说到一个小女生在画画时,给朋友嘲笑而有破碎的心。接着她经过一家礼品店,正要触摸这个礼盒时,受到店主的斥责,更加深脸上的伤痕。她回到家想找人安慰,但是发现家人也是伤痕累累。当她感到无助时,有一个人送给她一个礼物,就是爱的心。当这个爱的心进入她的内心时,她得到医治,也得到力量,拥抱遍体鳞伤的人,而他们也得到医治。

第四部片:《耶稣诞生的故事》

在圣诞节里,我们不能不观赏有关耶稣诞生的故事。如果要完整了解耶稣的生平故事,可以观赏以圣经《路加福音》为根据拍摄的《耶稣传》。这部影片已经被翻译成千多种的语言,它影响了很多人的生命。上面的短片节录自《耶稣传》,主要说到耶稣的诞生是奇特的,祂是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祂被预言要在伯利恒出生,祂有君王的身分,却不在皇宫出生,反而在马槽出生。当祂出生时,天使告诉在野地牧羊人会有一位救世主在马槽降生,牧羊人就按照指示找到了耶稣。

在今年的圣诞节,希望透过以上不同的短片,让你可以与人更多的连结,与人分享上帝的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