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给学生推荐一本书

学校图书馆学会的会员经常请我为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对于这项工作,我从来没有推辞过。



我并非博览群书之辈,仅仅是对阅读有兴趣。再者,我觉得现今中学生身处网络高度发达和普及的年代,对纸本阅读物接触甚少,即便有也多是卡通漫画娱乐杂志等书籍,对他们心灵的安顿、志趣的培养、思辨能力的提升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给他们介绍一些内容健康、富有启发性的书籍,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

最近给他们推荐了一本旧书,是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的《人生问卷》。

较为易懂易读

所谓“旧”书,只是针对出版年份而言,在思想内容方面,它其实很“新”、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者挑选了100道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学识经历,设法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作品深入浅出,说理明晰,不会对中学生造成太多阅读和理解上的障碍,可以说是一本较为易懂和易读的书籍。这也是我愿意把它推荐给中学生的主要原因。

人生天地间,免不了遭遇千万种或顺利或曲折、或喜悦或惆怅的事物。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在上天给我们设计的命运迷宫面前,人们心中总会涌现出一些问号。

有些人在较早的时候找到了导航仪,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无需过于费力就走出了迷宫、踏上了康庄大道;有些人则因为缺乏适当的指引,因而被迫在迷宫中跌跌撞撞,伤痕累累,举目无光,最终被命运拖曳至死。

如果我们要避免成为后者,就应该尽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多吸取经验、养分,认识一些问题和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看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就比如说阅读这本《人生问卷》,我觉得是学习的良好途径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书中的看法我都赞同。每个人的认识经历都有差别,有些甚至是巨大的差别,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审视问题的角度和态度必然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得出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断地追问和寻求

读书的目的不全然是为了认同作者的言论,否则就和应试教育要求的标准答案没有两样了,我们也清楚这种“大一统”的做法是违背教育本质的。

因此,我更希望学生在阅读此书的时候,也能够像作者那样,不断地追问和寻求答案,问作者问过的问题,问从一个问题衍生出来的另一个甚至是多个的问题,了解作者的答案,尝试给出自己的另一个甚至是多个不同的答案。

在思索的过程当中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脑力,加深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塑造自己有特色的品格。这才是读书的真正目的,也是读书的乐趣之源。

反应

 

副刊

疤痕

我有好几道疤痕,大都是因为儿时顽皮所造成。那时的许多伤口都已愈合,不留疤的终究是少数,我身上最显而易见的疤痕是额头那道疤痕,十多年仍在。

其他疤痕的由来已记不得了,唯独这道疤痕印象最深刻。有一次,与邻居在庙口玩耍,玩着玩着,不知道为什么去撞到庙口天公炉上的神兽塑像,把头撞了个大洞,正当我血流满面时,邻居赶紧到我家找大人来,我当时脑袋一片空白,依稀记得父亲用手帕将我的头按住止血,拦了一台计程车就往医院赶去,接下来我只记得躺在床上,眼睛看着医院的灯光,不知过了多久,我的额头就包扎好了。



我一直觉得我是那时候变笨的,因为小学四年级前我几乎科科都拿满分,是班上的好学生,自从那次受伤之后,成绩每况愈下,还考出了不及格的分数。长大后才发现,是五年级后的科目开始变难,跟我额头上的伤一点关系也没有。

长时间不能洗头

只是那时候受伤真的很辛苦,因为额头不能碰到水,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洗头,几天来头奇痒无比,只能忍耐,复诊一次又一次,等到绷带取下为止。

等到完全好了之后,额头上的疤痕相当明显,铁定是要跟我一辈子了。

起初很不习惯与疤痕共处,在学校遮遮掩掩,以为那样就不会被发现,但照镜子仍是抹灭不了它存在的事实,慢慢长大后,渐渐习惯它的存在,也觉得那是个童年的纪念,但它却渐渐变的不明显,但每当我用手摸额头,还是感觉的到那道疤痕的存在,当年撞那一下,余悸犹存,我才知道那不只是记念,还是个梦靥。



我才知道,尽管外观的那道疤痕已经愈合,但我心里那道疤痕仍未痊愈,我便做了一件事,加速它的痊愈。

我到了当年受伤的庙口天公炉前,鼓起勇气摸当年撞到的地方,那是种微妙的感觉,可能我心里那道疤痕抹了特效药,正在慢慢的痊愈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