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职业性下背痛
疼痛应视为警惕

职业性下背痛(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简称LBP)很普遍,却不能等闲视之。它非危险性疾病所致,纯粹因为职业关系而引发的下腰部脊椎疼痛,经年累月,从轻微到严重,影响深远,是造成行动不便的主要因素,许多受薪族因疼痛而须病假无法上班,不仅影响个人生活素质,也影响企业及社会的经济发展。

本地骨科专科廖汉强医生。

非危险性因素所致、因职业或姿势关系而引起的下腰部疼痛,即为职业性下背痛——这与危险因素所致的下背痛,是两者的最明显差别。



本地骨科专科廖汉强医生(Dr Leow Hon Keong)坦言,下背痛是很普遍的现象,从年轻到中老年,都有下背痛问题,只是病因有所不同。

他说,癌症、转移性肿瘤及其他扩散型疾病,一旦影响到脊椎骨,就会产生下背痛,比如肺炎导致下背部发炎、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这些都是属于危险性病因。

职业性下背痛则常见于长时间使用电脑,位子角度和姿势不良,长期坐姿不正确,比如斜视或斜坐,背部脊椎受压力巨大,日复一日,就会影响下腰椎而出现疼痛症状。

医疗专员在初步分析下背痛病因时,会根据几个典型症状,判断患者属于普通或异常背痛,危险性或职业性背痛。

“一般会问病人,是否常在夜间感觉背部疼痛或发烧?体重是否在一两个月内减少十分之一?比如从原本的60公斤骤减至30、40公斤,同时有明显的食欲不振。



若有这些状况,则须尽早检查确诊。尤其是长期在夜间疼痛无法入眠,属于不正常的状况,也是严重背痛问题的症状。”

为什么会背痛?

职业因素和姿势问题对身心健康影响深远,经年累月,从轻微发展到严重阶段,背痛是最明显的讯号。

廖汉强指出,职业性下背痛若不及早诊治,将会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甚至心脏。所以,背痛,不论是上背痛、中背痛或是下背痛,都不能轻视它。

上背痛——电脑族因坐姿不良,生产线工作因长时间重复相同动作,容易造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中背痛—— 与胸髓神经关系密切,肋间神经痛是属于这个区域的神经痛。

下背痛—— 常因粗重工作引起,不断弯腰、搬运重物、因外伤闪到腰,长时间处于坐姿的人,易导致下背软组织的急或慢性伤害,以及椎间盘突出症。

警惕:或是癌症信号

不论是劳动职业或办公族,都有可能患上职业性下背痛,男女没有明显差距,而且多为年轻群体,有别于一般的中老年族群骨骼退化疾患。

但即使是昼夜忙于家务的家庭主妇,也有可能因蹲、弯腰及跌倒等因素而伤及下背部脊椎。

“若职业引发的下背痛情况严重,会直接影响工作表现和生产力,比如一个星期只能工作3天,时常病假等等,若是坐骨神经线移位,严重者可能需要入院治疗,尤其长期进行粗重工作的劳工。”

提倡雇员健身

他坦言,一些大型企业设有职业健康部门和专业人员,推行雇员健康结构计划,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之类的活动,比如在上班开工前的雇员健身运动。

职场环境和器材方面,一些企业也根据“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设计和规划降低雇员健康风险的职场环境和设备,包括电脑桌椅操作角度和距离、气流、通风系统和环境色彩等等。

然而,在本地,多数没有相关专业的中小型企业或办公室,雇员健康其实是看不到的成本。

另外,中年族群中,也不应该轻视下背痛的问题,因它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症状,比如癌症、传染病、骨质疏松症、腰椎退化骨刺症等等。

许多人在初期有类似病痛时,却没有意识和正视问题的严重性,不是寻求正规管道确诊问题,而是寻找民间土方或传统疗法,延误诊治以致病情恶化至严重地步。其实,只要正视中年下背说痛问题,在初期征询医生意见,就能及早治疗。

药物:长短期控制

当无用药治疗不见效,专科则按照病情需要采用药物控制,一般是肌肉或韧带发炎,有多种非类固醇消炎药物可用,若确诊为坐骨神经线所造成的下背痛,则采用补胶药剂。

消炎药物为短期控制方案,1、2个星期即可,补胶则是长期措施,依据情况需要长期服用。

常用或较新的消炎药物包括环氧合抑制剂(Cox-2 Inhibitor)及Arcoxia。

补充骨胶药物主要为软骨素、葡萄糖胺及生物制药Piascledine等等。

●环氧合抑制剂:

合成发炎物质的重要酵素,用于阻断发炎反应,可降低肠胃溃疡的副作用。

●万克适锭(Arcoxia):

口服活性的高度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具有胃细胞保护作用和血小板凝集作用,可消炎但没有一般止痛消炎药物的肠胃副作用。

●软骨素(Chondroitin):

软骨素是软骨基质里的成分,主要功能是吸水,控制渗透压,使软骨具有水合作用、屈曲性和弹性。软骨素倾向抗软骨分解代谢,能抵抗软骨细胞分泌破坏性的酶如磷脂酶A2,、前列腺素和游离分子一氧化碳(nitric oxide)等等。

●葡萄糖胺 (Glucosamine):

葡萄糖胺是软骨素细胞合成氨基葡萄多糖(软骨素、滑液和软骨基质)过程中的底质,倾向软骨组织代谢,促进软骨再生。当葡萄糖胺结合软骨代谢的软骨素时,能提供软骨相辅相成的保护效果。

●葡萄糖软骨素  (Glucosamine Sulphate   Chondroitin):

综合两者的代谢及再生功能。

●生物制药Piascledine:

酪梨油和大豆油的混合物制成,对症疼痛和功能障碍。

微创手术:非人人适合

倘若坐骨神经线问题严重,导致麻痹,影响活动能力,甚至无法行走,经药物治疗一段时期后不见显著效用,则会考虑轻微手术。

随着医疗科技精进,下背痛手术已走微创方向,但并非所有病患的状况适合进行微创术,而且若技术欠熟练,无法从小创口完全清除软骨,可能会导致疼痛加剧。

另一技术是射频治疗(Radiofrequency)。人体脊椎有许多神经线,射频治疗能从小创口直入患处,烧灼神经线,阻断疼痛。

然而,任何一项治疗法都不意味一劳永逸,若是职业所致,即使治疗后仍回复原来的作业和不良姿势,问题仍会出现,所以个人须尽量照顾健康。

无论如何,只有大约10%的严重病情需要手术治疗,包括下背痛与坐骨神经线问题。

退化趋向年轻化

廖汉强强调,实际上,坐骨神经线属于年轻群体的骨骼疾患,患者多为20、30岁就显现症状,年老群体是骨质退化,比如退化性骨刺症。

q20203_noresize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