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读圣严法师的自传

3月到法鼓山农禅寺,买了圣严法师的《归程》和《美好的晚年》。



复兴中国佛教是圣严法师多年来致力推动的大业。从纵的面向来看,佛教必须在内部的多元性中取得统一,因此必须促进各传统、宗派的对话与交流。从横的面向来说,必须继承传统,并转换生成出现代。

3月底到台湾出席会议,活动结束几天后,跟一位朋友搭地铁到淡水一游,途中在奇岩站下车,步行到不远处的法鼓山农禅寺。农禅寺由东初老人于1975年创建,圆寂后由其弟子圣严法师继承。寺中经过一番修整扩建,已跟原来面貌大不相同,但仍保留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建筑。

在寺院中四处走走看看,远处的山,近处的草,风一阵有一阵无的吹,非常写意舒适。这里景色怡人,尤其是水月道场,佛堂与山景于水中融汇成影,实虚相映,让人一时忘记人间疾苦。

临走前到贩卖处买了圣严法师的《归程》和《美好的晚年》,本来也想把《雪中足迹》一并带走,因囊中羞涩,只好放回原处。

行囊中多了两本书,心反倒轻盈下来。



日以继夜把两本书读完

回国后,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把两本书看完。这样子密集地阅读传记,让我回想起大约10年前,也是如此饥饿地,从他人烹煮的传记文字中滋养生命。总觉得必须给自己的灵魂养胖一些,才耐得住人生的煎熬。

《归程》约成书于60、70年代,是圣严法师的第一本个人传记。书中自序提到“本书初稿近20万言……但仍觉得不如理想,待到晚年有机会续写之时再作修订罢”。作为传记,《归程》并未涵盖圣严法师大部分生命历程,而显得并不完整。也因此,新版《归程》加了若干补述和附录,尽可能“更新”传记内容。

其实,圣严法师于1990年代另有《圣严法师学思历程》一书,同样是个人传记,是作者应“当代学人学思历程”丛书之邀而作。两本自传的某些人生阶段虽有重迭,内容却不会重复,因此都值得一读。

不是再度出家 是回家

读完《归程》后,觉得意犹未尽,想找《雪中足迹》却遍寻不获,还好让我找到《圣严法师学思历程》。两本书比较起来,《归程》的记述更为详尽,尤其是童年阶段的家庭生活、狼山出家的岁月与军中10年的生涯。

但是,我个人其实更喜欢《圣严法师学思历程》一书,可能是为了回应“当代学人学思历程”的主题,书中对于作者本身的学习经验与思考,有更详尽的回顾与记录。

比方说,圣严法师于60年代到日本留学,并在短时间内取得硕士与博士学位。

书中特别分享了他在日本念书时面对的语言困难,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又面对怎样的挑战。在谈到博论研究对象明末高僧藕益大师时,圣严法师详细记述他如何历尽苦难地去搜集研究材料,并做了若干版本学的考究工作。

推动佛教现代化

这些繁琐功夫,在许多人看来没什么意义,倒不如把时间花在修行上。但是,圣严法师却不以为然,修行是修行,知识的考据与研究,仍然必须进行,而且,必须跟国际接轨,采用西方现代学术规范的格式,注明资料出处,以方便读者检索。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推动佛教的现代化。之所以要现代化,是为了复兴中国佛教。

圣严法师生于1930年中国江苏省南通县的农村,年少时在狼山出家为僧。二战之后,爆发国共内战,局势动荡,为了逃避祸乱,他与几位僧人朋友参军,嗣后随军退守台湾。圣严法师虽脱下僧袍换上军装,心里却还认为自己是个出家人。

从军10年后,圣严法师才奉准退伍,随即再次披上僧袍。然而,对他而言,“这不是再度出家,而是回家。”(《圣严法师学思历程》,页50)“家”,也因为个人心属所在,而有了不同意义。

复兴现代化 中国佛教

圣严法师于少年出家,曾对出家生活编织过美丽的梦,然而当时中国佛教处于没落阶段,徒留形式,内涵空洞。许多僧人不识字,对经文只懂念诵,不知其意。而为了寺院的营运,僧人都必须不断地赶经忏,像服务员甚于修行人。而且,传统寺院不重视人才栽培,以致许多知识与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在当时许多现代知识分子眼中,佛教的地位相当低落、不堪。

也正因此,复兴中国佛教是圣严法师多年来致力推动的大业。概括地说,从纵的面向来看,佛教必须在内部的多元性中取得统一,因此必须促进各传统、宗派的对话与交流。从横的面向来说,必须继承传统,并转换生成出现代。唯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才能因应时代的挑战。而这一切的成功之道,在于注重教育,栽培人才。

撰写著作创办大学

这么说其实非常老套,有谁不知道革新在于教育、在于人才的培养?但是,这里的重点不在于言说,而在于身体力行。这一点,圣严法师不只著作,且还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僧伽大学等,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其实,如果把焦点从圣严法师身上,扩大到整个中国现代知识界,我们会在不同人身上发现到同样的忧患与思考痕迹。在近代遭遇到西方现代社会与知识的冲击后,知识分子无不为自己的民族家国寻思出路。

出路在何方?答案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摇摆。有的人走对了路,有的人走错了路。许多人在路上牺牲了,或者被别人牺牲了。也有许多人因为前人种树,而坐享后人乘凉的福。在这百年的现代化转型的路上,布满了枯骨与鲜花,欢笑与哀愁。

圣严法师无疑是这路上的一位播种人。在他转身离去之后,他留在世间的种籽,继续发芽、壮大。

反应

 

商余

我痛,但我不苦/春源

观赏了圣严法师跌宕起伏的一生的纪录片《本来面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师的话:“会痛,但是我不苦!” 这句简单到不行的话,里头却有无比的智慧,让我思索好一阵子——生命本质上就是苦,但是不必老是用“痛”来回应。

片子开始不久,讲述法师于1979年在冬天的纽约,由于居无定所,有时一天只吃一餐,可是法师并没有叫苦连天,他依然保持修行者庄严的威仪,意识依然保持正念,他说:“冬天但求不冻死,平常但求不饿死”的安稳的心境,让我敬佩不已。

法师其实可以选择不去人生地不熟的纽约弘法,他大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台湾教佛法教禅修,然而,法师依然选择这嬉皮嗑药的佛法沙漠之地——纽约,担起教禅修的责任。

把肾留给年轻人

2005年,法师被检查出左肾长恶性肿瘤。其实法师有机会换肾,但是他拒绝了,他觉得应该把肾留给年轻人,若用在命不久的老人身上是不慈悲的。法师不换肾,一个礼拜要忍受3次的洗肾之苦,他还是保持安稳的心——“会痛,但不苦”。

接下来几年,法师进进出出医院,生命在旦危,他说:“不怕死、不等死、不找死、但随时准备死!”法师的言教身教,让我深深体会到肉体即便多麽的脆弱易碎,生命依然可以不苦,自在潇洒地活。这生命是何等的高尚,令我敬佩不已。

苦难不断上演

人都有苦难,苦难是常态,用正能量粉饰太平,“只”想要活得快乐顺利是不寻常的。我们都会经历挫折、沮丧、遗弃、失去和失败。我们也会遭受疾病、伤痛和衰老的来袭。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至亲至爱的死亡。来到人间,这些苦难不管你是谁都会在你身上一个接着一个上演。

面对这些苦难,我们一贯的反应是难过、内疚、害怕、愤怒、震惊、厌恶等,这些情感反应贯穿了我们的一生,每日不断地重复着它们。

苦难是无法避免。当我们沈溺于苦难自哀自怜,或不断回避抗拒苦难,痛苦就会产生。我们的问题不是来自苦难,而是来自沈溺或抗拒之痛苦。沈溺苦难的人期待他人为他的生命负责,甘愿成为受害者,活得没有尊严;抗拒苦难的人不停地消耗能量,为自己建造一道厚厚的防护墙,然后躲在墙后每日担惊受怕,活得不自在。

圣严法师为我们示范生命的另一个活法。法师面对生命的未知——知苦、了解苦、接纳苦,虽痛但是不耽溺于痛中。

苦难是生命一部分

我猜法师面对生命苦难,没有所谓接纳或不接纳,因为苦难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的痛往往来自我们切割那不想要的生命部分。

法师展示了他从苦难生命中活出的无比勇气、深沉的慈悲力,以及非凡的热情,带着疼痛的肉身向前迈进。法师知道肉身无常,很快将会败坏,他依旧怀抱希望与对自我生命负责,全然的活在当下,直到生命的终点。

写到这里,听说槟威大桥两周内有5个人跳海自杀,心里深感痛心。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否真的走投无路到需要选择结束生命?人间不需要不切实际的正能量来掩饰苦痛。我们需要的像法师活生生的例子,如何从苦难中展现生命的力量——我痛,但我不苦。

“我痛,但我不苦”,生命也许就会出现许多可能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