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过去
是唯一的乌托邦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酢浆草和远方。那么,远方到底有多远呢?

岩村和朗说,120公里。



三十多岁时,这位日本绘本作家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搬到了离东京120公里的小镇,在杂木林边上盖了座房子,开始了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他们不但要建房修路,还要开辟田地、养鸡种蘑菇,自己烧陶土做餐具。他们在院子里用砖泥搭炉灶,架起炭火烤玉米和番薯,还会一家人在野外燃起篝火,吃饭团野餐。

在这里,先生画了著名的“14只老鼠”系列,老鼠大家族们在林里劳作、玩耍、拜月亮,季节转移,旱季雨季,在他的笔下,自然万物与老鼠一家过着生机勃勃的日子。

绘本作家岩村和朗介绍



1939年出生于东京,绘本作品包括《14只老鼠》系列、《7只老鼠》系列、《小猴子坦坦》系列、《青蛙小弟青蛙小妹》系列和《两只小兔》系列等。其中《14只老鼠》在三十多年前问世后,就深受孩子们欢迎,大家称他是“最会画老鼠的老爷爷”。

廉价的逃避

《14只老鼠》系列是我最喜爱的绘本,这事说来离奇,因为这套书有我最讨厌的两个元素:大家族和平淡生活。

我还讨厌远方。城市里过烦了,就意淫着深山野林的桃花源,在我想来,是蛮廉价的逃避。

但《14只老鼠》一点都没有这种造作感,每次阅读,都会觉得心情平静愉快。这是因为细节丰满无比,老鼠大家族人丁兴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每一帧画作里都有各自的神态动作,林里花草昆虫满满当当,自顾自地存在着,就算你看不见它们,它们也还是存在着……

我喜欢这种顺理成章的自然——理直气壮的存在,跟人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毫无关系。

以及,那是一个大家族最舒服的状态。

大家族必须共同劳作

我在一个大家族里长大。家里人多是什么感觉呢?记忆里,就是碗里夹什么菜都会被人盯着。后来到了北京,进了另一个家庭,也同样的亲戚众多。家里进出的远房,从来认不清名字,还时不时升级做姑婆、奶奶,真让人苦恼。

想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都生活在大家庭里,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甚至一整村人都是同一个祖宗姓氏,那该多么不自在?

直到看了《14只老鼠》,才醒悟到大家族的状态才不是我想的那样。

属于过去 让人怀想

这系列的每一本书,严格来说并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共同做一件劳作。掏年糕、种南瓜、洗衣服、做早餐、过冬天、过秋天、过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每一只老鼠在其中都有工作,甚至是不会自己穿衣服的老十。

他们在同心协力地活下去,尽其所能地在严酷的环境里吃饱饭;劳作的辛苦又是那么的自然,夹着玩耍、捣蛋、互助、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恩。

之所以让人怀想,并非因为这种生活在“远方”,而是因为它属于过去,差不多已经消逝了。

田园的残酷现实

岩村和朗在采访里说过,“老鼠们”的生活,其实有很多他童年时的投射。战争刚结束,战败的日本穷困之极,平民百姓常常没有足够的食物。

《14只老鼠》几乎每本书都有吃饭的场面,仔细看,老鼠们的盘子里食物都很少,餐桌少了一个角,那是因为饥饿被啃掉的。

先生说,这系列最大的愿望,就是三代人和乐融融,过着没有战争的日子。

所以书里宁静的田园生活,其实藏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的劳作都是实质性地为了活下去。

对自然有敬畏

在生存线上求存的人,对自然有着本能的敬畏,他回忆说,战争结束时他被疏散到外祖父母家,每个早上,外祖父打开木窗,会对太阳合十、拍掌、膜拜。这个画面被搬进了《14只老鼠》的拜月仪式里。

老鼠们献上饭团,耐心等待硕大的月亮升上树端,孩子们不明白大人合十的意义,却也被场景所感染。

随时离散

很难想象,现代生活还有这种大家族存在的空间。

再也没什么劳作,是需要家里的每一个人参与;就算有,多半是为了某种情趣。

关于现代家族,常常会有人提起是枝裕和的电影。《海街日记》里有不少富有情趣的劳作,四姐妹酿青梅酒,说着笑着执行每年的仪式,那是家族的传承,也是温柔的对自然季节的应和。

为温饱共同劳作

然而,我对《海街日记》很难有感动,不是电影的问题,而是本身就在姐妹群里长大,记忆里哪里有那么多柔软的气氛?现在成人了,隔段时间的相聚总是开心的,可是要长久日夜相处,多半也挺难受。

反而很喜欢《小偷家族》,因为这一家人为了基本的温饱,有“共同的劳作”,跟“14只老鼠”其实有同样的底色,里头的温暖就很有实感。

常常会想,一家人在一起到底意味着什么?诸如酿青梅酒这种事,也做过不少,带着孩子们做饼干、一家人搓汤圆,甚至试过租下菜地,种菜种草莓。

孩子一开始还新鲜,后来就怎么也不想去了。她们又不喜欢吃青菜,完全没有劳动的理由,除非我说土里可以长出巧克力冰淇淋……

即使是这么小的家庭,也是各有生活目标。岩村和朗说,老鼠的寿命只有两年,但他画里的老鼠爷爷老鼠奶奶不会死,他们会一直地在一起。而在我们的生活里,却常常有随时离散的感觉。

最理想的生活

上世纪70年代,岩村和朗带着孩子逃离东京,在远方盖了房子。他在里面创造了《14只老鼠》,但这很难说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书里的核还是他的记忆、他的童年。

无论去到哪里,都没有大家族的土壤了,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共同劳作;共同的劳作,只有在家庭以外,在职场里,在社交里。

这是为什么《14只老鼠》读起来那么舒服,里面的工作成果怕是没那么重要,老鼠孩子们有睡不醒的、掉水里的、闯祸的、爱哭的。掉水里,就顺便洗个澡好了,衣服湿了,就挑在树枝上晾干,一家人总是嘻嘻哈哈的,包容又互相帮助。

内心的理想生活

这大概就是很多人内心的理想生活吧。大自然的生机、生存的动力与家庭的温柔交织在一起,老鼠们不会变老,也不会死,没有上进的要求,不会有权位竞争的逼迫。辛劳地种下南瓜,最后真的能吃到南瓜馒头和南瓜派,种子留下来,来年要栽下更多的秧苗。

多么美好。

当然,并不想当真活在贫瘠的时代,也依然打心底抗拒大家族,只是贪心地憧憬这种状态,在天气很冷的时候,看着老鼠们在说:“下雪了,都收拾好了。森林里静悄悄的。就要过年了,真开心啊!”

马上也会开心起来呢。

《14只老鼠》系列共有12部作品,包括:

1.《14只老鼠大搬家》

2.《14只老鼠吃早餐》

3.《14只老鼠挖山药》

4.《14只老鼠过冬天》

5.《14只老鼠去春游》

6.《14只老鼠赏月》

7.《14只老鼠的摇篮曲》

8.《14只老鼠的秋天进行曲》

9.《14只老鼠捣年糕》

10.《14只老鼠洗衣服》

11.《14只老鼠种南瓜》

12.《14只老鼠的蜻蜓池塘》

中文简体版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同场加映

岩村和朗绘本之丘美术馆

岩村和朗在那须郡马头町盖了一座美术馆,不止展示绘本,还有自然教育。

他认为因为绘本画得很美,但真的树林却有太多生物在里面,杂木林里不只有蝴蝶,也会有毛虫与蜘蛛,绘本不该只让孩子看到绘本世界,也要让他们看到实际世界。

因此美术馆外的草皮尽可能不施人工,每年以“孩子、自然”为主题举办3、4次展览,为孩子说故事,讲解小生物。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