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过敏症 知多少?

我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过敏症的缺乏认知导致过敏症的病发率在国内继续攀升。半数大马人认为过敏症是可被治愈的,其实过敏症至今仍未有根治方法。



过敏疾病在全球出现上升的趋势,有30%至35%的人口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受到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把过敏症列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

过敏症包括哮喘、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及药物过敏。目前,全球超过5亿5000人有食物过敏症,其中湿疹约占20%,鼻炎占40%,这些患者大多是孩童。在亚洲情况,过去10年,哮喘病患人数从原有0.8%迅速增至29.1%,鼻炎患者也从5%爆增至45%。

有鉴于过敏症在我国病发率持续攀升,于2月杪,马来西亚过敏及免疫学会(MSAI)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合作展开“马来西亚过敏症醒觉调查”,并在达到1万参加人次后结束。这项调查的目的是探测国人对过敏症的认识,从中了解国人的过敏症意识水平,是否与过敏症发病率有关联。

缺乏认知病发率攀升

这项调查我国首个针对过敏症的调查,到结果发布时,共收集了8000名来自全国各地,年龄介于22至40岁的男女性受访者的回应。在调查总结发表会议上,由马来西亚过敏及免疫学会主席阿米尔医生(Dr Amir Hamzah)向媒体公布调查结果。



阿米尔医生表示,由于国人对过敏症的缺乏认知,导致过敏症的病发率在国内继续攀升。“大多数的大马人在寻求过敏症治疗方式的时候,缺乏知识或资讯,导致疾病无法获得妥善处理。”

调查也发现,每3名马来西亚人当中,就有一人不知道过敏症具有遗传性。然而研究已经证实,父母其中一人属于过敏体质,孩子会有20至40%几率也有过敏体质;父母双方属于过敏体质,孩子会有50至80%几率也是过敏体质。若父母皆非过敏体质,孩子也有10至20%几率属于过敏体质。

拟定过敏症路线图

阿米尔透露,调查显示46%的受访者会向普通科医生寻求治疗,因此,该学会计划拟定一个全面的马来西亚过敏症路线图,来填补特定医疗人士之间的鸿沟,同时发展一个面向公众的支援小组以进行过敏症疾病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对过敏性休克的治疗与支援。

马来西亚过敏症路线图的目的是帮助该学会、博特拉大学以及全国各地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减少与过敏症相关的医疗成本,并在各自的领域展开专门计划,提高过敏症的预防措施,进而提升数以万计马来西亚人的生活素质。

为了应对国内过敏症持续攀升的问题,马来西亚过敏及免疫学会已开始在全国推动“无过敏症国家”的运动,以改善过敏性疾病的问题,并加强鉴定和诊断过敏症的方式。

阿米尔医生:大多数的大马人在寻求过敏症治疗方式时,缺乏知识或资讯。

马来西亚过敏症醒觉调查(部分结果)

[1]过敏症可被治愈吗? 

·可以– 50% 

·不可以– 22% 

·不知道– 28% 

[2]你知道一种过敏症会演变成另一种过敏症吗?(过敏性演变): 

·知道– 62% 

·不知道– 38% 

[3]以下哪一项为过敏症? 

·食物过敏– 55% 

·食物不耐症– 45% 

·湿疹– 42% 

·过敏性鼻炎– 29% 

·哮喘– 29% 

·药物过敏– 8.4% 

[4]最常见的食物过敏症: 

·海鲜– 90% 

·坚果类– 47% 

·黄豆– 44% 

·小麦– 30% 

·蛋– 30% 

[5]过敏性是遗传疾病吗? 

·是– 65% 

·不是– 16% 

·不知道– 19% 

[6]你认为过敏症会影响患者心理素质吗? 

·会– 69% 

·不会– 15% 

·不知道– 16% 

[7]你知道什么是过敏反应(Anaphylaxis)吗?

·不知道– 71% 

·知道– 29%‘ 

[8]若你现在患有过敏症,如何寻求治疗吗? 

·咨询免疫科医生–55% 

·咨询全科医生 — 48% 

·咨询普通医生 — 46% 

·咨询药剂师 — 14% 

·不治疗 — 3%

食物过敏症与食物不耐症不同

“全球的过敏症趋势正在变化,最初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但最近的研究显示,食物过敏症有上升的趋势,尤其针对儿童。”

阿米尔指出,食物过敏症的对象不分年龄。食物过敏症的发生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视某种事物为有害物,而导致一种或多种症状。比较起其他过敏症,食物过敏症患者最痛苦,尤其在马来西亚这个美食天堂中。

他强调,食物不耐症与食物过敏症不同,然而大马人却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它们拥有类似的症状,但是有别于食物不耐症,食物过敏症能引发炎症,甚至有生命危险的症状,被称为过敏反应(Anaphylaxis)。”

尽管过敏反应是一项严重的症状,但这项调查报告指出,大马人对过敏反应认识不多。高达71%的受访者不知道什么是过敏反应,也无法识别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另外,74%的受访者不确定若孩子出现过敏性休克时,他们应采取什么行动。

可危及孩子生命

该调查首席研究员,也是博特拉大学儿科主任的英丹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Dr Intan Hakimah Ismail)指出,食物过敏的症状包括荨麻疹、肿胀、皮疹以及呼吸困难。

她指出,很多食物过敏的儿童患者对蛋白质过敏,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很多食物都含有蛋白质,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尝到各种食物。而且,对于家里有食物过敏患者的家庭,外出觅食也成了最恐怖的经历。

“若未能及早发现症状和过敏原,不仅可危及孩子的生命,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继而影响家庭和谐。”

她强调,过敏症也会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问题。譬如哮喘患者,当哮喘发作时不能上课或上班,导致他们在课业上或在工作上表现不佳,继而影响他们的自信,甚至产生自卑感。令人感到鼓舞的是,69%的受访者认识到这一点,认为孩子的未来和生活品质会受到过敏症的影响。

英丹副教授指出,过敏症不但可危及孩子性命,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影响家庭和谐。

对付过敏症 三管齐下

临床免疫学与过敏专科顾问胡志坚医生指出,至今仍无法治愈过敏症,其原因是预防胜于治疗。

胡志坚指出,人体免疫细胞之间的沟通需要遗传特定的编码,这串编号在不同的细胞之间又不尽相同,科学家至今仍无法完全解开这些编号。只有解开这些编码,才能破解过敏症的病因,继而针对性地研究和设计根治方案。

他乐观地表示,目前科学家正在努力地研究当中,破解病因指日可待。

在还没找到根治方法前,对付过敏症的方法是预防。胡志坚指出,所谓预防其实是一套三管齐下的方法来管理过敏性疾病。

第一,是确定你的过敏症风险程度,家族病史是鉴定高风险人士的最佳指标之一。在我国,每5名双亲都是过敏体质的孩童中,就有4人属于过敏体质。

第二,在日常生活饮食当中摄取良好的营养。胡志坚说,母乳是最佳的营养来源,让孩子喂食母乳至少4个月能帮助减少患上过敏症的机会。医生鼓励妈妈让孩子只吸取母乳至少6个月,之后继续哺乳长达两年或更久。若无法喂食母乳,临床试验证明部分水解蛋白质(PHP)可以降低患上湿疹的风险。

第三,了解和认识您的过敏症以及环境诱因。最好的防范就是避开引发你的过敏症的元素。一种过敏症进一步演变成另一种过敏症,称为过敏性演变(Allergic March)。研究显示,湿疹是孩子拥有较高过敏症风险的首个表面征兆。拥有湿疹的孩子有较高几率在未来患上哮喘和呼吸道过敏。要阻止过敏症的出现和恶化,预防是最好的方式。

胡志坚说,过敏症不再单纯是基因遗传问题,而是与大环境改变有关。

预防新诠释

近年医学界对预防有全新的诠释,预防不再只是远离过敏原。

胡志坚说:“2000年的过敏症治疗指南告诉我们如何对付食物过敏,来来去去其实只是叫我们避免食用这些食品,但是去年有一项研究推翻了这个说法。”

这是一项刊登在英国医学研究。该研究历时长达5年,涉及160名,年龄介于4个月到11个月的儿童。他们被分成两组,一组儿童吃花生,另一儿童不吃花生。研究结果发现,吃花生的儿童的过敏症风险,比不吃花生的儿童减少86%。

今年初,研究人员再刊登一个跟进研究报告,吃花生的孩子在5年研究结束后不再吃花生,一段日子后,让他们吃花生,也没有发现过敏现象。由此,研究总结是,越早曝露于高过敏危险的食物,有助身体适应这些食物,并在停止食用一段日子后,也不会过敏。

大环境改变有关

胡志坚指出,食物过敏症和湿疹是近年常见的过敏症,这表示过敏症不再单纯是基因遗传问题,而是与大环境改变有关。

“在30年前,食物过敏并不普遍,我们只是偶尔看到关于对花生过敏的报道,但现在很多人不能享受美食,食物原本是营养的来源,现在却可能是致命的原因,叫人害怕!”

他也指出,在90年代,每100名孩童中有3人患有湿疹,但如今在发达国家,每5名孩童中就有1人患有湿疹;而吉隆坡的数据也一样。

有鉴于国人对过敏症的认知不足,胡志坚认为,应教育国人正确预防过敏症的方法,提高国人的过敏症相关知识。要达到这个目标,这不只是免疫科医生的工作,需要各界人士包括普通医生、政府、患者等齐心协力。另外,国内也要展开相关调查和研究,掌握本地过敏症的最新动向,并拟定更适合我国情况的对策。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