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逆境当自强/郑秉吉

近年来经济放缓,原产品无价,国内消费意愿低落,市场需求剧减,银根紧缩,前途茫然,大家都担心如何熬过这经济危机。 

经济不景是自然规律,每10年左右就会发生。避不开,躲不掉。大部分人都不喜欢逆境,把逆境当成受苦和挫折。然而喜欢或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遇到,就应勇敢面对,冷静处理。 



成立于1961年的机兴公司,55年来经历了4次全球性不景气,曾面对无数经营的危机。我们的故事,或许能给正在面对逆境的经营者良好的启发。 

机兴公司在小镇适耕庄成立的前10年,因是独家生意,获利较高。1970年后,多了几家竞争对手,有限的市场份额被分薄,竞争也让利润大幅度下降。面对第一次挑战,我们领悟不该只留在小镇抢市场,便毅然走出适耕庄,进入附近的甘榜小镇,并开始从事小批发生意。

早年因雪兰莪河及安南河的隔离,过河需靠渡轮,交通颇不方便,当地居民极少到大城市购物,外面的商家亦难以到小镇销售,可这天然的环境,却提供商机给开始经营批发生意的我们。 

缺乏专业引发危机

1979年大桥完成,道路接通了,可是之前受到保护的商机却随着顺畅的交通消失,却也是这样的“好景不常”,“迫”我们走出雪州滨海北区,迈向更大的全国市场! 



自1961年到1991年,公司以传统家族管理模式经营了30年。我在1987年加入公司,过后5年,公司业务激增多倍。因缺乏专业管理知识,成长失控,品质出现问题,不能依时交货,船期失误,引起外国客户不满取消定单。这对公司造成极大损失,出现了另一场危机。 

后来,我们聘用专业经理来加强公司的管理。经顾问指导,公司迈向制度化,管理更趋专业化。1998年,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机兴公司成功上市,生意额突破亿元马币。 

一切已上轨道时,在2000年开始,我国市场降低关税,廉价中国产品抢滩。我们突然发现,产品价格在瞬时间失去竞争能力。中国以外的厂家纷纷关闭,大家转向中国供应商采购。我们的生存因此受到极大的威胁。 

削减开支加强形象

为了生存,我们痛定思痛,先改组,再削减开支,减少生产的种类,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客户服务,加强品牌形象,引进更先进的管理体制,开始与外国厂家配合。经过一连串的努力,终于让我们迎头赶上。 

这些经验让我们看到,经济不景不可怕,怕的是自己不争气。再坏的行情,倘若管理得当,公司照样赚钱。 

有人说过,没经过不景气洗礼的公司,是没经历过考验,尚未成熟的公司!穷则变,变则通。逆境若能自强,绝对可以熬过危机。 

反应

 

名人专栏

如何捉住客户的心?/郑秉吉

书商的服务员板着脸说不可以,要我先付钱后才可以撕掉塑胶膜。我回说,若不翻阅内容,我又如何能决定购买呢?他说:“不能,这是公司的规矩。”

上个月参加一项活动,在活动场所看到有书商摆摊位售卖各类书籍和文具。我看中其中两本书,有意翻看书本的内容,却发现每一本书都裹上一层塑胶膜。

我询问服务员是否可以撕掉塑胶膜,让我看一看内容。

驱动购买行为

服务员拒绝了!听到回复,我就带着略有不满的语气说:“请转告你的老板,如果他要卖书就必须允许客户翻看内容,否则就别期望客户只看封面就愿意买书。”说完我掉头就走。

他们明显不是站在客户的立场来销售,难怪当天购书的人不多。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鲜明的对比。最近我去中国张家界旅游,其中一个景点是凤凰古城,那里有很多售卖零食的小商贩。他们为了招徕生意,就安排员工站在店门前不断提供免费试吃。我们试吃了一些之后,也购买了好多包。这些小贩似乎很了解客户的心态,难怪门庭若市,生意好得不得了。

无论是门市零售或任何行业,如果没捉到客户的心,就难让客户光顾。商家需要明白,客户购买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因素。仅仅展示商品的外表或强调规则而忽略客户的体验,往往会事倍功半。

在书摊的例子中,书商的目的是销售书籍,但他们忽略了一点:书本的内容才是吸引客户的核心。将书本用塑胶膜封装虽然可以防止书本被翻阅后损坏,但这种做法完全剥夺了客户选择的权利。

价值感的建立

客户购买一本书,不仅仅是因为封面好看或书名吸引,而是通过翻阅内容确定这本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对于客户来说,这是一种价值感的建立过程。如果书商能允许客户试阅书籍的部分章节,即便不是整本书,至少也能让客户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这样才有可能转化为购买行为。

反观凤凰古城的零食摊贩,他们提供免费试吃,这个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双赢策略。试吃一方面可以打破客户与商品之间的陌生感,另一方面也让客户有机会感受商品的实际品质。

试吃后,即便客户当场没有购买,摊贩也获得了潜在口碑的传播。这种用心经营的方式不仅能赢得客户信任,还能促成更多的成交。

客户行为的核心驱动力是信任和认同。如果商家无法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只是僵化地执行所谓的“规矩”,这不仅是在限制客户的选择,更是在限制自己的销售机会。无论是书本销售还是零食销售,最终决定购买的都是客户,而客户的购买决策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整体感受。

服务要满足需求

我们再回到服务员拒绝让我翻阅书籍的例子。他的回复暴露了两个问题:第一,缺乏灵活性,完全遵循公司规定,却忽视了客户的实际需求;第二,态度冷漠,未能从情感上与客户建立联结。

相比之下,凤凰古城的小贩不仅迎合了客户的需求,还通过热情的服务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这种服务态度让人倍感温暖,自然更愿意购买商品。

商家要想赢得客户,就需要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并提供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建立信任和长期客户关系的基础。那些成功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懂得以客户为中心。即便是小到免费试吃这样的小细节,也能反映出商家的经营智慧。

优化销售方式

此外,商家还需要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市场和客户群体。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需求都是明确表达出来的,更多时候,需要商家通过观察和互动来洞察。

以书商为例,他们完全可以在摆摊时提供少量展示样本供客户翻阅,而不是简单地用“规矩”去堵住客户的兴趣。同样,对于零售行业的其他商品,是否能增加客户的参与感、体验感,往往决定了最终的销售成果。

惟有站在客户的立场上,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让客户愿意支持你的产品和服务。客户是商家的生命线,失去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同,再好的商品也只能堆积如山。希望所有商家都能从中得到启发,不断优化自己的销售方式,用真诚和用心赢得客户的心。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