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酸碱性水的神话

水是生命之泉,随着污染恶化及人口需求大增,净水危机触发资源争夺战,也诱发许多商机,各种有关污水滤化技术的商品层出不穷,带动庞大的水经济市场,尤其有关酸碱性水养生保健的论调,更被吹捧成神话,甚至有人坚信,碱性水能治百病,所以生病不看医生,只喝所谓的碱性水,不惜花费大笔金钱购买净水机、功能水机等“保健救命”器材。

本地内科、皮肤、儿科和中医食疗专科医师赖怡行从人体体液酸碱值到食物酸碱性,逐步解析这些年争议不休的酸碱水养生保健迷思,以及其它有关喝水的议题。



人体酸碱

所谓的酸性体质碱性体质,其实并不符合科学。

人体的pH值在正常情况下介于7.0至7.4之间,即介于中性的pH7和碱性的pH8之间,因此呈中性或弱碱性,随着人体细胞的老化或生病,会变成酸性体质,但酸碱度仍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外界的碱性或酸性改变不了人体的pH值。

血液是维持人体弱碱性的基础,酸碱度维持在7.35至7.45之间,倘若过高或过低,则身体机能无法正常运作。

但是,人体并不只有血液,还有各种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比如唾液、胃酸、肠液、胆汁等等)、排泄出来的汗液、尿液等等,都属于体液。不同体液各有各的酸碱度,且相差很大。



即便是同一种体液,也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导致身体酸碱度存在一定的浮动范围,比如正常的尿液pH值在5.0到7.0之间,其酸碱度会受到所吃食物的影响,吃肉、蛋、奶时,pH值较低,吃蔬果则会偏高,至于尿液的酸碱度则是肾脏的调节结果,而且是被隔离在膀胱中的排泄物,并不会影响人体机能。

3层“缓冲”

简单而言,人体有3层“缓冲”,维持体内酸碱值的基础,即血液、肺和肾脏,以维持人体7.35到7.45的pH值。

第一层缓冲是不停循环的人体血液。

第二层是通过肺部,将吸入的氧气转为二氧化碳呼出。二氧化碳溶于血液中形成碳酸,碳酸理解出碳酸氢根。若水肿的碳酸氢根减少,就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溶于血中,反之则是溶于血中的二氧化碳减少。

第三层是肾脏,除了过滤血液,也会将吃入的食物,不管是酸性值或碱性值偏高,都会发挥过滤功能,将多余的酸性或碱性排掉,调节回正常pH值。

“血液、肺和肾脏构成所巨大的缓冲能力,就是这样互相运作,将人体的pH值控制在7.35到7.45这个精确的范围。平常所吃的食物,即使是连喝几瓶酸性饮料,也会被缓冲掉而不至于把血液变成‘酸性’。”

所以,专业医学人员评析“酸碱体质是伪科学”其实言之有理。

内科、皮肤、儿科及中医食疗专科中医师赖怡行

酸碱食物

环顾周围,常听到“某某专家说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能降低癌症风险”、“吃肉会让体质变酸,吃菜身体是碱性,比较健康”等似乎很科学的养生论调,但再追根究底,却没几个人搞得清楚究竟酸碱食物是什么?

赖怡行指出,食物的酸碱性之分,仅在理论上站得住脚,实际情况并非简单解释就能一概定论。

营养界人士用于区分“酸碱食物”的基础实验或论调,主要是将食物烧成灰,再将灰溶解到水里,就会发现不同食物的灰呈酸碱值,因此认为,酸辛给食物在体内经过新陈代谢之后,产物会增加血液的酸性,而碱性食物的代谢产物则会增加血液的碱性。

一般而言,肉和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含有较多的硫、磷等元素,代谢之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蔬菜、水果、奶等食物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的碱性较强,若一定要以此标准区分食物为酸碱性,确实可自圆其说。

不会改变血液酸碱性

但实际上,不管是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在正常人的饮食范围内,并不会改变血液的酸碱性。早在1930年代已有学术论文探讨过此事。橘子、牛奶、香蕉都是典型的“碱性食物”,一次性地分别喝下一升橘子汁或牛奶,或吃下一斤香蕉,并没观察到血液pH值发生变化,而吃下一斤肉的实验也没显示血液pH值的变化,即使有些微变化,也很快就被身体的调节恢复正常。

所以,若以代谢产物的酸碱性区分,食物有酸碱之分,但这样的区分并无实际意义,因为在正常的饮食范围内不会对人体血液的酸碱性产生影响。凡事适量平衡,饮食亦然,多吃蔬果固然有益健康,但肉类和蛋也是均衡营养不可或缺的元素。

饮用水的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是科学的,水的pH值越接近血液的pH值越好。
饮用水的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是科学的,水的pH值越接近血液的pH值越好。

酸碱水

不知何时开始流传“酸性水质是疾病之源,喝碱性水可以改变人们的酸性体质”之说,加上所谓的“专家”列举各种“科学研究证明”,碱性水的商业宣传手法更是铺天盖地,越来越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宁可花数千令吉购买净水机、碱性水机、功能水机等净水机而眉头不皱,却不愿循正确管道确诊求医。

没有生物医学依据

但其实,种种似是而非的功能水、养生水、碱性水等说法和商品,几乎都是“商家说”或非相关专业的“专家说”,更甚者仅是“个人经验或心得”,贴上似是而非的科学术语标签,混淆或欺骗没有科学常识的消费者,实际上并不符合乃至违背科学原理,没有生物医学依据。

例子:一位职场妇女咳嗽长达半年,不论丈夫、同事和亲朋戚友如何劝说,就是不去医院或中医所诊治,反而笃信印度某位大师的“养生水治病法”,并花了逾7000令吉购买所谓的碱性养生水机,无视办公室里同事的不满,继续散播病毒,仍坚持“这是碱性水在帮身体排毒”,就连丈夫和家人的忠告也听不入耳。

例子:一位中年妇女长期面对胃酸问题,赖怡行询及饮食习惯后,确认是因偏食蔬菜而缺乏肉类营养,因而缺乏足够的消化能力,导致胃酸倒流,因此忠告她“多吃肉即可”,半信半疑的妇女虽然惊讶于此建议,却在一个星期后复诊,坦言情况明显改善,之后改变偏食为均衡饮食。

“个人体质不同,中医师会根据体质和情况调理,不论食物或喝水,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均衡’。”

对于素食者,他一般鼓励吃蛋奶素,常见问题是缺乏肉类里的维他命B群,因此可从蛋或奶制品里社区,另一是维他命B12群,可从市面上的一些素食者可食的发酵食品里取得,比如marmite酱。

回到问题核心——酸性水或碱性水是否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度,养生保健,降低生病几率甚至能让一些小病不药而愈?市面上的功能水、酸碱性水调节机究竟有多“神”?

身体会自动调节

事实上,所谓的酸碱体质并非科学概念,不管水的酸碱性如何,到了胃里会变成酸性,很多人总是“忘记”自己的身体其实是活的,有自己的调节机能,并非完全被动的物体,而不是肾脏、肺脏、血液中组织全都“冬眠无功能”的无生命状态。

“人体有精密的pH值调节系统,不管吃什么食物喝什么饮料,会将体内的pH值调节及保持在正常范围,所以任何声称酸性体质导致疾病、吃碱性食物改变酸性体质的说法,其实是伪科学。”

同样的,吃素不会让“酸性体质”变成“碱性体质”,植物虽然多是碱性,但吃下去之后就被身体调节,所以最终是由原本的体质决定,不是食物也不是水,即使是各种滤水、净水、消毒水机,也只是过滤水质,无关酸碱。

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pH值指标,只要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欧盟(EC)及各国政府的水质标准即可饮用,不存在喝碱性水好还是酸性水好之说。

下期:酸碱性水的神话,从“大手笔”的水机到“经济化”的一天一柠檬和各种降低身体酸性饮食法,就连煮开水也有一套说法,商场里售价不一的瓶装水更是花样百出。喝水其实可以很简单,不需要太复杂。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