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20年辛劳写母亲与弟弟
历史激流中的家庭史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永久荣誉总会长、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协会前会长、马华作家戴小华

马华作家戴小华新著《忽如归》于今年4月在中国上海出版,即在海峡两岸引起轰动,迄今半年,依然热议,文学及评论界更以“继聂华玲《三生三世》及齐邦媛的《巨流河》之后,另一纪实大作”形容,评价之高,反响之大,在近年的中国书市绝对少见,初版不到3个月即售罄,研讨和座谈更是不断。

一个台湾的家庭故事,一部为告慰父母在天之灵的纪实著作,却连接半个世纪多的大历史,牵引出1949年至1987年海峡两岸政治离合的大时代,触动许多当事人不愿提及的血泪伤痛,戴小华却说:“触摸伤痛,是为弭平伤口,记述坎坷与苦难,不为批评控诉或奢求平反,是为挖掘和记录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而这段历史比伤痛更重要。”



严格来说,《忽如归》从开始到完成出版,前后将近20年,母亲回秀真的病逝,促成戴小华矢志撰写家族故事,以告慰先后离世的父母在天之灵,圆满双亲遗愿,也了却久挂的心事。

她在后记中写道:“每当夜深人静,就会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频频催促,似乎不写出来,我的身心就无法得到安顿。”

漫长的时间,并非专注在铺排情节和书写,而是身兼太多事务与责任,先是当选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会长,接手编撰《当代马华文存》,而后获选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会长,扛起编撰《马华文学大系》的大工程,尚未卸下重任,远在台湾的母亲病倒,一根蜡烛两头烧,于是两地奔波马不停蹄,身心俱疲仍不敢言累。

两度视网膜脱落

为了完成这部纪实性的作品,过去十多年来不断探寻及搜集资料,寻访两岸三地的当事人和知情者,费尽心思查询真相,到2014年至2016年间,耗时近3年,每天盯着电脑荧幕逾10个小时,两度视网膜脱落,唯恐心愿未酬就失明,除了手术后的修养日子能够完全静心审思,而后又投入其中,加速动作,终于完成漫长而艰辛的书写。



她知道这样的时代背景,这样的家族经历,一旦公告天下,必然造成一定的震撼,料想不到的是,会在中台两地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尤其中国文学评论界及媒体,铺天盖地的评论文章和报道,至今仍未稍息,在读者群里仍是讨论话题,这样的反响在中国书市已多年不见,尤其以大时代、大历史为背景的纪实小说,一出版就登上畅销榜,连年轻读者群也反应热烈,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至网络媒体,在这半年来难得一见共同话题——《忽如归》。

现代民族痛史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兼评论家陈思和评价《忽如归》“是一本大书,是继聂华玲《三生三世》及齐邦媛《巨流河》之后又一部现代民族痛史,牢牢铭刻在20世纪中国人的沧桑记忆中”,戴小华则进一步指出,《巨流河》是描绘作者的儿时记忆,过去的憧憬,《忽如归》却是现在与未来,因为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她与姐弟们“没有那一段过去”,对照出两代人的理想。

“上一代人为理想而战争,而分裂,而家破人亡。第二代人又是为了理想而奔走,不过却是呼吁和平,弥合创伤,要和平统一,不要民族分裂,不要战争,不要强权和压迫,只要和平生活。同样的,撰述《忽如归》不在于批评控诉或奢求平反,而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挖掘和记录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我以为历史的真相需要不断补充,历史的延续需要不断述说,只希望后人引以为鉴,历史不再重演。”

台湾各界人士声援戴华光,其中包括陈映真曾组后援会,振振有词、条条道理指“戴华光案”为冤案,要当时的台湾政府平反及释放受冤多年的绿岛政治犯,图左起为:刘国基、戴国光、赖明照、蔡裕荣。

对文化和寻根的体认

中国著名作家王蒙说《忽如归》“通过一个家族的历史,写出民族的苦难和精神追求,使人重新认识了一段历史”。

中国国务院侨办前副主任任启亮评价《忽如归》“不仅是身体和灵魂的回归,更是对文化和寻根的体认”。

著名评论人王纪人认为《忽如归》“抵达历史的深度,是折射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层面意义的鲜活文本。”

文学及评论界评析《忽如归》“饱含温暖人心的力量,传递历史情怀,回望家国往事,书写民族记忆”、“书写坎坷却不沉溺于坎坷,书写苦难却又超拔于苦难”。

面对面访谈,戴小华亲自解说:“《忽如归》的核心,就在于‘归’字,不论如何惊涛骇浪跌宕起伏,一切终究回归平静,回归历史,回归文化,回归根本。”

戴华光的母亲在院外默默的陈情。

台湾十数万个家庭的缩影

《忽如归》之名,取自曹植早期的乐府歌辞《白马篇》最后8句:“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直接带出大弟戴华光与难友刘国基、赖明烈等人,为国家和平统一及民族团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视死如归精神。

副标题虽是“历史激流中的一个台湾家庭”,故事由始至终也紧扣在戴家人的经历,但却是那个时代里台湾十数万个家庭的缩影。

戴小华全家福,父亲戴克英曾是国民党军官,为避免家人受政治牵连而改名,与家人聚少离多,直到逝世才恢复原有名字和宗教信仰。

军官父亲更换身分

身为国民党军官的父亲,为避免牵连家人而更换身分,隐瞒宗教信仰,母亲是那个时代里众多的传统女人之一,跟随丈夫,带着孩子,离乡背井,先是无法对父母尽孝,后与丈夫聚少离多,儿子被判政治罪名入狱,苦等每月一次的探监,离散之苦,家国之痛,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尽是煎熬。

不论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每一个被两岸政治隔离的百姓,都是历史的受害者。

诚如任启亮所说:“历史把几十万个家庭、数百万大陆儿女推到台湾岛去,其中多数人是不情愿的,却被历史的大潮裹挟而去,无可奈何”,而龙应台在《大江大海1949》里一句“谁曾想过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直接而深刻地描绘出骨肉分离、故乡只在梦中的伤痛,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和茫然。

母亲灵柩从台运回沧州

“有次我陪母亲回乡,母亲哭倒在其父母坟前说‘女儿不孝,当我能够尽孝时却去了台湾,当我回来时你们却已不在,唯有等我死后来为你们尽孝’……”这一个画面,母亲的话和痛,深深撼动了戴小华,也是后来不惜一切坚持要将母亲灵柩从台湾运回沧州,归葬故里的原因。

儿子被判入狱,戴母身披白布到立法院门口静坐,大姐为照顾母亲而离婚;几次被关黑牢,引颈长盼的母亲拖着老病之躯探监,却连续两个月见不着儿子时,焦急忧虑:“母亲当时几乎要跪下了,我一把抱起她,不让她跪,我说我绝不允许母亲受这样的屈辱,母亲就说再不让我看儿子,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书写中,每每回忆过往,触动伤痛,潸然泪下,难以为继,待平复后再执笔;访谈中,忆述往事,依然数度哽咽,泪红眼眶。

《忽如归》取自曹植《白马篇》里“视死忽如归”之意,其核心在于“归”字,镶嵌于平静大海上的金红色阳光,含意“历史激流最终回归平静,回归历史”——回到国家民族和平统一的最初;中国上海三联书店版《忽如归》封面便以此为设计概念。

《忽如归》简介

《忽如归》是以1949年至1987年,长达46年的戒严时期,台湾国共当权时的“白色恐怖”为背景,记述作者一家人在这段历史激流中的真实经历,从身为国民党军官的父亲,到被国民党定罪入狱的大弟,为丈夫及儿子流尽一生眼泪的母亲,从生到死、从异乡到回归故里、从聚少离多到魂魄合葬的家族故事,从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反反映出海峡对岸爱国同胞,对于国家认同、民族团结的向往和情感,以及大是大非的坚持。

作品共有两条主线,一是描写作者母亲病逝后,通过各方力量协助将母亲的灵柩,从台湾运回中国,归葬故里,及至最终与先已归来的父亲合葬在沧州的土地上;二是叙述胞弟戴华光在台湾“戡乱戒严”时期,因与当时“反攻大陆”的国共唱反调,呼吁“国家和平统一,不让民族撕裂”,而被当权单位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绿岛逾10年,直到台湾政府于1987年大赦政治犯以平息国际舆论压力时才获释,之后返回父母故乡定居,弥补未尽之孝。

◆明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历史,以大时代为背景的纪实性小说,且牵涉两岸政治,如何客观书写而不流于煽情和偏颇,是作者最大的挑战……

反应

 

言论

陈嘉庚精神的当代意义 /戴小华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位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先锋”的伟大人物。他的一生,恍如壮丽诗篇。他的每一步都紧扣国家命运的脉搏上。他,就是陈嘉庚。

陈嘉庚,生于乱世之中,长于商贾之家。他历经无数的风雨和波折,却从未被困境击倒,反而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屡次从逆境重生。其成就不仅源于卓越商才与敏锐洞察,更因他的坚韧品质、无私奉献及崇高信仰。

他一生致力于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在乎是否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的行动,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华侨商人,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慈善家,更为他铸就了“陈嘉庚精神”的永恒丰碑。

首先,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清廉”乃官员为政之基石,“贪婪”则是官员从政的大敌。

当下,贪腐已非个例,而是形成了一个阶层的腐败,其恐怖之处在于侵蚀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基础,瓦解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秩序。这种歪风邪气,直接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长此以往,国家将面临巨大的威胁,社会稳定亦将遭到空前挑战。尤其在人心日益趋下的时代,人类的规范重建更加需要从精神变革入手,教育正是塑造精神的利器。

陈嘉庚自奉甚俭,对贪污浪费深恶痛绝。“清正廉洁”是陈嘉庚在经商、办学时聘请各类人才最看重的品质。

制度约束养成廉洁

身为企业家,他深知制度约束是养成廉洁习惯的重要条件。他经常这样教育员工:“法律济道德之穷,规章作办事之境。”作为教育家,陈嘉庚深知“廉”和“俭”是互为表里的,廉洁教育需从小培养。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节俭的美德,1929年,他令集美学校制定《节制学生日常用款办法》,指定专人监督学生日常开支,确保用款合理。此举彰显了陈嘉庚对廉洁节俭的坚定信念与严格要求。

其次,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的力量,这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品格的力量。只有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改变社会,推动国家的发展。有教育大家言:“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正因此,教育能孕育出众多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将成为推动民族复兴重要引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再者,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我们不能拘泥于旧有经验与模式,要勇于开辟新径和思维方式。

唯有持续创新,方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鼓励创新思维,培育创新人才,为国家的进步发展不断注入创新活力。

学习践行精神品质

最后,陈嘉庚的精神还告诉我们,企业家需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应回馈社会。因为,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强盛,更离不开全体国民的团结和奋斗。

陈嘉庚的精神的核心是清正廉洁、教育创新、爱国情怀、实践奋斗,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风范。当下,每个人都应学习并践行这种精神品质,使其成为我们的信念和动力,助力构建美好未来。

我曾目睹众多人士为财富而拼搏。然而,在这茫茫逐利之海中,我深感像陈嘉庚这样心怀大爱者的财富影响力尤为显著。他们将财富回馈社会,惠及民众,让更多人受益。

他们之所以能积累财富,并非仅凭运气,实为上天对他们的一种特殊眷顾。此类人的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拥有,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它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陈嘉庚精神乃是我们极需学习与传承的宝贵遗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