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专栏

赵磊:大马企业为何数字转型不成?

受疫情影响,2021年全球供应链和消费结构及习惯发生了重大转变,疫情加速了马来西亚数字经济转型的速率。

宏观上,2020至2021全然成为大马数字化转型的元年,但微观上看,大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存在4大阻力。

1.掌门人无能

“总执行长”是决定一个项目或一家公司未来走向的关键角色,在我看来大马许多企业的总执行长并没有真正起到本该有的价值和作用。

我眼中的大马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2大致命的问题:年轻的太年轻,年长的太年长;年轻的科技公司因为眼光和经验不足,要么在需求对应功能上反应比较滞后,要么就是完全不看外面的世界,满足于大马的水平盲目自喜。

事实上这2个问题都与企业的掌门人有直接关系,一方面个人的商业操盘思维比较差,长期马式经济的禁锢使其不具备创意、创新与专业能力,完全凭借过去的经验操作公司。

创业项目不切实际

另一方面受外围市场影响,比如抖音、阿里这一类互联网浪潮的催化,盲目的相信“创新”。我在大马的一年到诸多Starpu平台学习,见过许多的创业项目都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盲目抄袭,完全不考虑本地需求,这些问题与这些团队的CEO有关。

一家公司的CEO不一定要在专业或者业务上能力超强,也不一定要高学历、经验丰富,重要的是否了解他的队员能力,了解团队的赛道,是否做过SWOT分析?是否做过本地化需求调研?目前在于很多人都不明白,对于马来西亚来说,所谓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改革——改掉大马传统经济的不足及劣势,搭上互联网和数字化的班车。

2.流程管理混乱

企业流程优化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这包括企业的顶层设计、运营架构、IT到DT的底层逻辑以及组织运营规则等等。

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在用户、渠道、流程、组织、价值链、IT等方面都需要彻底改变。从原来的以产品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服务为导向的设计流程转变,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度。

从原来的线上线下相互孤立转向深度整合、协同服务,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从原来的部门级存在的断点,转变为端到端、数字化自动的流程。

缺乏统一技术架构

从原来的职能型、流程点转变,从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从原来的信息不对称、单向线性协同转变为扁平化组织,以利于业务创新和盈利水平。

从IT原来缺乏统一的技术架构和规范向开放,从而支撑敏捷响应业务、精益化运营……这些都是企业的流程改造的范畴,流程越短则企业运营效率越高;流程越清晰则企业管理越简单;流程越数字化,企业就会更加数字化。

3.对竞争者了解太少

数字世界所谓的竞争者,首先是全球化的,比如阿里和抖音,这种外来者在马来西亚的影响。

其次这些竞争者可能是外行,华为是做通讯的,半路杀入智能汽车行业使得最近特斯拉都瑟瑟发抖。这有点类似Senheng,起身是做家电分销的,近些年开始系统开发和零售。

目前在宏观论述、商业模型、技术趋势、客户动态等很多方面,鲜有大马企业真正能够对他们在市场中直接竞争的同行们进行数据研究、立体画像以及针对性的策略部署;尤其是受很多马来西亚培训机构的影响,可能大多数小企业主能够接触的信息,都是严重滞后的,甚至是有问题的。

4.年轻人看不到机会

中国有一家小家电巨头叫美的,他们的经理级平均年龄是26岁,也就是大学毕业三年左右;据我的了解,华为阿里腾迅也都是如此,抖音的产品经理基本上都是25岁,32岁当事业部总监35岁做集团副总这在中国很常见,在大马却不常见。我也接触过很多MRCA的巨头,见过的企业高管最年轻的都是40岁以上,这种现象对于企业数位转型、乃至对于一个国家转型都是很制约的因素。

优化知识结构

全球经济之所以数字化,主要愿意在于年轻群体的世界观和消费观越来越海啸化的冲击上一代的理念和结构,企业和社会经济参与者不得不被逼考虑运用新的工具及方式,追赶或者影响未来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和路径。

年轻人才会是未来对接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优化年轻人的知识结构、任职和操盘机会,以及更多的接触战略,我想应该是大马企业未来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反应

 

名人专栏

信息系统建设6步骤/赵磊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的需求管理/(下篇)

众所周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是企业基础的需求,正常情况下信息系统建设有6个步骤:

1. 业务部门提出数字化项目建设需求;

2. 信息部门初步收集整理相关业务需求;

3. 论证业务需求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实现方式,然后决定到底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第三方软件来实现;

4. 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如信息部门自行开发,会有产品经理和业务部门详细了解需求;

5. 组织业务部门进行详细的业务调研,并出具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情况设计实施方案;

6. 系统实施上线测试并开始运营培训。

“需求”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需求又恰恰是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面临的最艰难的、最典型的场景:数字化建设一旦以技术为核心,完全脱离业务,结果多半都是以烂尾结束。需求是什么?需中求解,而非需中就要!需求就是寻求方案、方法中的最优解。需求是系统性的,而非单一的满足。

需求3问题

但是在实际的数字化建设中,在需求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 业务部门需求不清、含糊、片段性; 

2. 需求不稳定、多变、朝令夕改; 

3. 内部需求意见不一致,反复推翻。

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信息部门明知需求有问题提出质疑却无法反对、错误的需求照常推进、明知路错了必须一直错下去……因为这是业务部门的需求!

以上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乱象,一方面业务部门对自身的业务需求不明晰、混乱,另一方面作为专业技术部门的信息部门只能对需求被动接受,难以要业务部门接受专业、合理的建议,这就是企业内部缺乏协同、融合力的表现。

由此可见,需求二字虽简单,但要真正的做好需求管理却很难,尤其是对信息部门的要求更高,我认为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信息部门在需求管理上要做到:引、控、定。

引,即引导;控,即控制;定,即定标准、定流程、定制度。

需求3考虑

同时信息部门应学会制定需求管理策略,不能在需求管理上打乱仗,在任何数字化项目开工建设前一定要与业务部门达成共识,同时信息部门也要学会对业务需求进行清洗、筛选,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1. 需求实现的难易及复杂程度;

2. 需求实现的时间周期;

3. 需求实现的成本;

4. 需求的轻重缓急。

综上所述,资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保障,而需求则是基础,是路径。需求清,则建设准;需求乱,则建设难。需求需要技术与业务共同来完成,需要的是融合思维,而非业务部门无限的发散。同时信息部门也要根据企业管理现状,合理的控制需求范围,分步推进,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建设要贯穿整个数字化过程,科学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很重要。

同时成本意识也非常重要,要知道数字化建设“时间即成本”、“反复即成本”、“延期即成本”、“质量即成本”;如果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既无成本意识,又舍不得投入,同时业务部门又没提出需求的能力,那信息部门只能干瞪眼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