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一定要留财产给孩子吗?/萧伊妗

近期在台湾的一位女网友抱怨,父母打算以房养老,不会把房子留给她。她感到很失落,所以把自己将来不能拥有免费房子的感受分享给网友。

她的帖子受到广大的反应,其中一位男网友表示一见有人留言说:“现代父母难当”就很生气,认为现在房价高昂无法与以前相比,把人家生出来再叫他自己买房不觉得过分吗?更直言“没办法留房子给儿女的父母,真的拜托别生了!。

另一派却认为,想买房就该自己赚钱,我们这一代就是这样靠自己的方式赚来的。他们认为小孩若懂事,家族资产一定会增值,自己必定会传承,但反之若是垃圾,给房最后也是被败光。

不管你是属于“留房”派,还是“不留房”派,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的时代已经转变。小孩的观点与我们已不再相同,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给予他们物质或非物质的帮助,对他们的未来起到一定的效应。

因此尤其在网络上,当成年人遇到诸多不顺时,他们就开始抱怨父母没有教育好、没有钱、没有资产,还负债,像是从来未审视自己的缺点。

东西差异

西方父母并没有这样的压力,像美国股神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早已宣布把大多数的资产拿来做慈善,孩子得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自己的财富。

反观多数的东方的父母如果有能力的话,多多少少在遗产规划时都会开始思考要把什么资产留给他们。

但是,该留多少?我们已经尽了养育孩子基本成长需求与求学的义务,难道真的一定要留给他们吗?如果孩子在生活里挣扎,我们难道忍心拒绝吗?帮助了他们是否又会影响我们的退休规划呢?

对于,是否要不要留遗产又不想孩子失去奋斗的动力,以下是我的个人建议也是我个人的做法:

1)向子女清楚表明父母与孩子的责任

他们从小的生活物质,兴趣班,甚至大学的学费或者生活费都由我们全额提供。如果是家境欠佳的父母,也要尽早与孩子坦白可能大学学费必须由孩子自己争取。

他们的责任是好好学习,让自己在未来职场上有竞争力,在到一定的年龄后就要自力更生。工作后如果要在家里住必须要补贴家用,未来如果有遗产也会公平分配给他们。

2)先为自己的退休本打算才来担心子女

我曾经遇到一位家长,为了给孩子付房子头期和准备结婚费用,而必须动用退休基金。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家长胡乱投资,听信非法外汇投资的代理的话,最后两头不到岸。

我认为父母先以“不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为优先考量,先照顾好自己的财务和健康状况,和拥有足够的保险。

除此之外,也必须算算我们退休后直到至少85岁需要多少钱,这样我们就知道需要留下多少资产让自己有安逸又有尊严的退休。

3)设定限额能帮助子女多少

是要留房,还是帮孩子还房子/车子头期、付结婚费用,还是准备一笔创业基金?我认为父母应该设定顶限以防陷入退休金大缩水而必须延迟退休的窘境。

毕竟自己幸苦了大半辈子,本该享清福的时候,还要帮孩子养房,养孙子,大可不必让自己的后半生那么有负担。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量力而为的消费和靠自己的手努力达成人生目标是必要的。

4)针对未成年或弱势孩子,要在遗嘱/信托交代好

对于拥有未成年或弱势孩子,父母必须留一笔流动资产照顾孩子到自力更生。相较于普通成年孩子,这类孩子的生活费是父母的责任,在规划遗产时,父母必须算清楚所需费用避免成为其他孩子或家人的负担。

没能力帮助小孩的父母也无需自责,不管有没有经济能力,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任何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我们在尽最大能力养育他们。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一个年轻人能够继承到丰厚的资产,莫过于出生贫穷之家”。家贫出孝子比比皆是,因为家境贫穷而更能体会人间疾苦也懂得感恩父母得辛劳。提供教育,教会孩子提早独立,自主坚强已经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反之,任何留下资产给老是埋怨的小孩都没有意义。

 

 
 

 

反应

 

名家专栏

面对股市动荡 该继续投资吗?/萧伊妗

友人说他把全部的退休金都投入了股市。这几天股市大跌,我就问他,最近全世界股市都暴跌了,晚上还睡得好吗?

他说:最近每天都睡得像婴儿一样。

我说:不愧是高手!这样都能睡得着。

他沉默半响道:就是跟婴儿一样,半夜经常醒来。哭一会儿再睡。

这是我网络看到的幽默段子,有网友说觉得很好笑,但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急脱售应该后悔

这几天,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离谱的关税再加上中国的反击后, 美国股市跌破2020年疫情的记录。而马来西亚也接近跌破1400指数。家里曾经在股市烧到手的长辈开始惊慌失措地叫晚辈快点卖股票,担忧股灾的到来。

然而,随着中国的反击。特朗普即刻来个大U转,宣布90天内除了中国以外,暂缓其他的国家的报复性关税。股市开始走高。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的股市也随着美国市场一片绿海。

如果投资者真的在股市大跌时就把所有股票就脱售的话,今天一定感到很后悔。

衰退后必有反弹

回顾历史,过去100年美股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在经济衰退后的3-5年内均实现反弹。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如果坚持定投,投资者已在2013年内恢复本金,持续投资至2021年的话,收益超过200%。

简单计算的话,这13年内每年的回酬约15%。

但是多数对投资没有信心的人都会在2008年放弃继续投资,也有很多人会因为害怕而提早止损。大家都会因为前几年的负增长而不再相信投资。

巴菲特坚持“买在无人问津的时刻”的逻辑虽广为人知,然而却鲜少有人能实践。因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对投资不自信,几轮的金融风暴过了,但却还不能像巴菲特一样老神在在地卖在最高峰,买在低点。

你会发现到市场走势有时就是没有什么逻辑,有些公司基本盘上并没有问题,但可以因为一个传言暴跌。但也可以因为不被证实的消息让股市回升。

现在美国有一位狂人总统上位后,我相信股市会持续波动很久,投资者需要有心理准备。

没有上帝视角 只能步步为营

那我们这些没有上帝视角的平民老百姓如何应对动荡的股市?甚至最坏的情况,金融风暴的到来?经历过金融风暴的人都知道,以长期视角来看,经济衰退既是能买在低点的投资机会。

所以我们更应该:

1)保留有价值的资产,不轻易抛售。

2)持续增量采用定投策略,能平摊成本

3)配置防御性资产,如

现金:以便未来能有机会在股市大跌时趁低买入蓝筹股或者有潜能的股票。

黄金:2020年疫情初期涨了30%,在今年年头也涨了19%。但切记黄金配置比例要时刻注意,大跌的风险会随着升息,美元等因素而出现大幅调整。

投资级公司债券型基金:即使最糟糕的金融风暴,跌幅为-5%-10%。

4) 其他理财策略:

a)取舍非必须品:随着经济的不确定性,我们有可能会面临一些财务的威胁,所以最好是多储蓄以便不时之需。

b)保留重要的开销如教育与健康保险:危机中有很多转型的机遇,所以如果我们提前让自己能赶在市场需要的技能风口上,这将助于人们在收入上更有保障。

当然随着压力的上升,健康也可能亮起红灯,这时如果还要烦医药费,就真的会崩溃。

c)谨慎负债:过去的金融危机显示,信用卡的违约率升至1.8%。虽然金融风暴有可能让人有获利的机会,但也不代表马上能反弹,所以千万不要利用借债的方式去投资。

利用贷款的钱的利息再加上投资亏损,总亏损是比拿现金投资的人的双倍以上:

假设:小明利用信用卡去投资,小明借了10万,信用卡利息为18%,投资失利为-10%。

小明的投资亏损 = 10%x10 万 = 亏损1000

小明的贷款利息 = 18%x10万 = 利息1800

小明总共亏损 =  2800

小明的亏损率 = 28%

我们都明白复利的威力,但复利也需要积年累月的时间慢慢增值。关于投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我要怎样马上拿到最高的回酬。而是可能问问自己,我能长期稳赚的最好回报是多少?

转个观念,就能平常心面对投资回酬的起起落落,不在乎短期回调,更在乎长期的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

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