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上市公司为何下市?(上)/程志彬

曾经有学员问我:什么是下市?为什么比起上市,我们更少听到下市的事情?

企业会上市(首次公开募股,IPO),当然也就会有下市(Delisting)的状况,只是通常公司都会低调处理下市。

企业上市时,为了让大众更认识及推广股票,通常都会敲锣打鼓,尽量高调宣传。反之当企业寻求下市或面临被逼下市时,市场一般上的反应都会较为负面,感觉这家公司应该是营运有问题才会下市,所以通常都不会到处宣传。

事实是如何呢?其实我们也需要探讨公司下市原因,是自愿的,或强制下市?之前我们都在谈“上市”,那么企业会在怎样的情况下市?为什么要这么做?

下市,就是一家上市公司被证券交易所(在本地是大马股票交易所)除牌,终止在公开市场交易。一般情況下,大众可以自由地在公开市场购买各家上市公司股票。

除牌后,也意味着公司股票不再公开流通,一般大众无法买卖其相关证券与股份。

下市的种类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自愿下市(Voluntary Delisting),第二类是强制下市 (Mandatory Delisting)。我们今天先谈谈自愿下市。

内在价值比市价高

自愿下市的决定,完全是取决于上市公司本身。这是公司在没有被监管机构勒令的情况下,购买其所有市场流通股份,或是俗称的私有化。

企业自己申请退市可以有很多种原因。首先,上市公司会选择私有化下市,往往是觉得股价被低估或者长期偏离了合理价位,觉得公司的内在价值比市价还要高。

当公司失去了原本上市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通常就会趁着股价低迷时买回股权,继而私有化下市。

上市后,公司必须定期向大众披露财务报表。机构投资者及市场对于公司财报都有各自的期待。一旦业绩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投资者抛售股票,股价就会开始下跌。

为了稳定股价,大多数公司会更倾向于短期利益。一旦市场对财报及公司新闻敏感度过高,长久下去,为了避免股价波动对公司造成损失,企业就会选择自愿下市。

通常有些公司往往因为向往有更自由的决定权,不习惯于重要决策需得到大众投资者的通过,最后决定把公司私有化。

专注改革

私有化也意味着公司的主要决定权将重新分配给几位主要的持股人,股东人数相对上市也比较少且集中,也能提高决策效率。

另外,有些上市公司会为了更专注业务,进行一些中长期计划,如正处于改革期,内部整顿或架构改变而选择下市。

为了避免这些计划导致股价波动,选择自愿下市并专注于业务上的改变。同时,也可以省下种种挂牌的费用,如行政费用、法律咨询费用等,用来支付日后项目资金。

也有些公司会因为市场不确定因素太高而选择自愿下市,特别是当发生不可控因素,例如发生政治不稳定、战争、疫情等会对股价造成负面影响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选择自愿下市,可能会更有效减少被大环境影响而造成的股价损失,而之后可能再重新上市。

重新上市估值更高

或许大家会疑惑,这样的例子多吗?下市后再上市的企业,能否很难再获得市场的信任?其实答案不是必然的。

企业大亨丹斯里阿南达就以私有化旗下公司的举措而闻名,而随后这些公司往往也以更高的估值重返市场。

2007年,他将明讯(MAXIS)母公司私有化,在2009年,通过IPO将大马业务重新挂牌,筹得大约130亿令吉。

至于布米阿马达(ARMADA),则是在2003年被私有化。经过重组后,公司在2011年又重新挂牌,筹得大约35.1亿令吉。

也有很多公司是因为被收购重组而自愿下市,其中康宁药剂(CARING)就是很好的例子。该公司是在2020年因为被大马7-11控股(SEM)收购后下市。截至2022年3月,该公司的分行数量从133间增加至199间,依然保持良好的业绩。

本期我们先说到这,下一期,我们将讨论“强制下市”。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借壳上市利与弊/香清发

借壳上市,简单来说,就是一家还没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一个上市但没什么业务的“壳公司”,直接获得上市资格。这种方法绕过了传统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繁琐流程,所以也叫“反向收购”或“空壳上市”。

借壳上市怎么操作?

1.找壳公司

想上市的公司,先找到一个合适的壳公司。壳公司一般是挂牌但没业务的企业,可能过去做过生意,但后来停滞,变成“空壳”。

2.收购壳公司

公司会用自己的股权或资产,换取壳公司的控制权,成为新东家。

3.重组业务

收购后,新东家会对改造壳公司,比如剥离原有业务,注入自己的主营业务,同时向市场公布这些变化,让投资者知道公司已经“换血”。

4.完成上市

最终,通过壳公司,未上市企业就完成了上市,开始融资和股票交易。

案例:Lagenda产业借壳上市

房地产公司Lagenda产业(LAGENDA)是借壳上市的经典案例。2021年,该公司收购了壳公司陈兄弟格尼(DBE)。当时,DBE已无业务发展潜力,而Lagenda产业看中了它的上市地位。

收购完成后,Lagenda产业将主营的可负担房产业务注入壳公司,并更名为Lagenda产业。

通过这次借壳,Lagenda产业不仅绕开了传统IPO的复杂流程,还迅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机会,推动公司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借壳上市的效率和实际意义。

总结:回归本质看价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企业借壳上市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回归本质,研究这家公司做什么业务、基本面是否扎实,以及借壳上市是否能为未来发展带来帮助。

如果借壳能为公司带来资金支持、提升市场地位或加速业务扩展,那么它可能是企业成长的一个好信号。

但如果公司基本面较差,仅靠借壳吸引短期关注,那就需要保持警惕。

投资的核心始终是判断企业的长期价值,而非执着于它的上市方式。理性分析数据,才能抓住机会,规避风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