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联名投资房产?/萧伊妗
最近,热衷于产业投资的朋友想买一间店屋,虽然租金不算太高,但是因为地理位置良好,朋友认为有增长空间的潜能。于是,他告诉代理他心目中的买价,代理却告诉他这间店屋有4位屋主,他得去与每一个屋主协商。
想当然,这笔地产买卖不如单一屋主般容易谈成。原来他们要卖房子的原因是因为在行管令期间所签的租金太过便宜,每月得倒贴多几千块来应付贷款,其中一位屋主有点入不敷出,然而其他屋主又不愿意买下他拥有的部分,所以只好拜托代理找外面的买家。
这几年房地产发展蓬勃,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包租婆/公的梦。大家都希望在退休时,有一个替代收入,亦希望在几年后房产价格可以翻倍。但是就像任何投资,这个产业链也产出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老师”,大家为了在投资房产路上一本万利,参加了很多投资房产的课程。
然而,据我观察,“老师”所教的课程内容会随着市场趋势而改变,而已经买了几个房地产的投资者的贷款有可能被套着了,再也没有机会买更好的发展项目。
我联想到我的邻居告诉我,他的孩子去上了一位“房地产投资老师”的课后,“老师”说以他的薪资,他有信心可以帮他贷款购买2间房子。而那位年轻人的月薪只有3500令吉。
听信“老师”
可想而知“老师”会利用任何漏洞来让投资者拥有几间房地产,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召集上课的学员一起买“老师”看中发展潜能的便宜房地产。至于年轻人有没有能力供房子则不在“老师”考虑范围内。
“老师”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想在这里揣测。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合作买房子的案例多的是,可是几年过去了,我看到问题慢慢浮现:

1.其中一位买家去世
我曾经遇到一组听信“老师”建议的学员利用一个人的名义来买房和贷款,而其他人则出钱注资。这些学员没想到的是,万一这位买家代理人不幸死亡,他的家人就会加入争取去世人的房产权。如果对方没有写遗嘱,那有可能对方的父母和配偶,甚至是年幼孩童都会分一杯羹。
幼童在18岁前不能拥有资产,所以如果要卖的话,法律程序也会比较复杂。而没有名份的参与者处境更糟糕,他们在法律上根本不算拥有这个房地产。虽然可以利用信托来确立自己对于房地产的利益;但是因为投资者多抱着侥幸的心态,印花税的花费算高额,所以很多人并不考虑花更多钱保障利益。
当事情发生时,家人根本无法追究,这个房地产最后只会落在有名份的人那里。
2.其中一位买家破产
当拥有者破产时,他名下的房产将会被报穷局没收来还债。破产者所联名的资产也会受影响。
会一起买房子当初就是因为自己的储蓄与个人没有贷款能力。屋子并不容易变卖,所以当一方破产,又没有能力顶下时,接下来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贱卖。这大大违背了当初投资的目的,赚钱不成反而需要赔本。
3.其中一位买家要卖房产
就如这篇文章的故事开头。当有一个买家不能支持房贷,或者有个人财务问题时,他会最先想变卖拥有的投资,或者直接摆烂不再同意供房贷——尤其是那些苦等好多年,回酬不如预期的房子。
这个时候所有的屋主被迫需要决定要一起卖掉房产还是接受顶下价格的建议。
这个过程是冗长又富有争议性的,尤其是越多人参与时,越多人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而且卖屋子不光只是在意卖价,还需要负担律师费,和印花税和代理费用等等。
不管任何投资,在投资前都必须做好功课和评估自己的财务能力。在选择“老师”前多听多看多研究,选择值得信任的导师,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在财务能力方面,由于房地产牵涉几十年的贷款,投资者必需确保:
1) 自己的承担债务能力是在40%的净收入以内;
2) 预算如果无法出租的情况,自己的现金流可以支撑至少6个月;
3) 做好退出计划,在没有租金的的情况下,几个月内必须止损或者可以以更低廉的价格出租。
总而言之,当选择与夫妻以外的人联名贷款是弊大于利,个人并不建议。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我们在决定一个大投资前必须设想任何风险是在自己的能力能接受的范围内。
面对股市动荡 该继续投资吗?/萧伊妗
友人说他把全部的退休金都投入了股市。这几天股市大跌,我就问他,最近全世界股市都暴跌了,晚上还睡得好吗?
他说:最近每天都睡得像婴儿一样。
我说:不愧是高手!这样都能睡得着。
他沉默半响道:就是跟婴儿一样,半夜经常醒来。哭一会儿再睡。
这是我网络看到的幽默段子,有网友说觉得很好笑,但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急脱售应该后悔
这几天,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离谱的关税再加上中国的反击后, 美国股市跌破2020年疫情的记录。而马来西亚也接近跌破1400指数。家里曾经在股市烧到手的长辈开始惊慌失措地叫晚辈快点卖股票,担忧股灾的到来。
然而,随着中国的反击。特朗普即刻来个大U转,宣布90天内除了中国以外,暂缓其他的国家的报复性关税。股市开始走高。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的股市也随着美国市场一片绿海。
如果投资者真的在股市大跌时就把所有股票就脱售的话,今天一定感到很后悔。
衰退后必有反弹
回顾历史,过去100年美股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在经济衰退后的3-5年内均实现反弹。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如果坚持定投,投资者已在2013年内恢复本金,持续投资至2021年的话,收益超过200%。
简单计算的话,这13年内每年的回酬约15%。
但是多数对投资没有信心的人都会在2008年放弃继续投资,也有很多人会因为害怕而提早止损。大家都会因为前几年的负增长而不再相信投资。
巴菲特坚持“买在无人问津的时刻”的逻辑虽广为人知,然而却鲜少有人能实践。因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对投资不自信,几轮的金融风暴过了,但却还不能像巴菲特一样老神在在地卖在最高峰,买在低点。
你会发现到市场走势有时就是没有什么逻辑,有些公司基本盘上并没有问题,但可以因为一个传言暴跌。但也可以因为不被证实的消息让股市回升。
现在美国有一位狂人总统上位后,我相信股市会持续波动很久,投资者需要有心理准备。
没有上帝视角 只能步步为营
那我们这些没有上帝视角的平民老百姓如何应对动荡的股市?甚至最坏的情况,金融风暴的到来?经历过金融风暴的人都知道,以长期视角来看,经济衰退既是能买在低点的投资机会。
所以我们更应该:
1)保留有价值的资产,不轻易抛售。
2)持续增量采用定投策略,能平摊成本
3)配置防御性资产,如
现金:以便未来能有机会在股市大跌时趁低买入蓝筹股或者有潜能的股票。
黄金:2020年疫情初期涨了30%,在今年年头也涨了19%。但切记黄金配置比例要时刻注意,大跌的风险会随着升息,美元等因素而出现大幅调整。
投资级公司债券型基金:即使最糟糕的金融风暴,跌幅为-5%-10%。
4) 其他理财策略:
a)取舍非必须品:随着经济的不确定性,我们有可能会面临一些财务的威胁,所以最好是多储蓄以便不时之需。
b)保留重要的开销如教育与健康保险:危机中有很多转型的机遇,所以如果我们提前让自己能赶在市场需要的技能风口上,这将助于人们在收入上更有保障。
当然随着压力的上升,健康也可能亮起红灯,这时如果还要烦医药费,就真的会崩溃。
c)谨慎负债:过去的金融危机显示,信用卡的违约率升至1.8%。虽然金融风暴有可能让人有获利的机会,但也不代表马上能反弹,所以千万不要利用借债的方式去投资。
利用贷款的钱的利息再加上投资亏损,总亏损是比拿现金投资的人的双倍以上:
假设:小明利用信用卡去投资,小明借了10万,信用卡利息为18%,投资失利为-10%。
小明的投资亏损 = 10%x10 万 = 亏损1000
小明的贷款利息 = 18%x10万 = 利息1800
小明总共亏损 = 2800
小明的亏损率 = 28%
我们都明白复利的威力,但复利也需要积年累月的时间慢慢增值。关于投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我要怎样马上拿到最高的回酬。而是可能问问自己,我能长期稳赚的最好回报是多少?
转个观念,就能平常心面对投资回酬的起起落落,不在乎短期回调,更在乎长期的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
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