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与父母谈退休 注意3大重点/萧伊妗

我在中国逛书局时,一本名为《爸妈,我们需要谈谈钱》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本书是由一位美国的理财师卡梅隆·尔德尔斯顿撰写的。

她在这本书里分享了如何开启关于财务安全的有效对话,让子女明白父母的经济状况并做必要的准备。

这位作者也分享了她自己的经历,虽然一直知道单亲母亲的财务状况算良好,但是因为一直拖延与母亲对话,直到她短期记忆在逐渐消失时才采取行动。

幸好在神经医生的见证下,她的母亲算是精神状态正常,所以她还是能在签署法律文件,让子女成为代理人,未来在母亲不能够自理时可以动用她的资产为接下来的长期护理做准备,而无需影响作者的个人财务计划。

没购买医药保险

在翻阅这本书时,我犹如当头棒喝。我一直认为管好自己就是对家人的照顾。但是却未想到其实身为子女的我们也有责任与父母谈钱。

但往往,因为我们是晚辈的关系,即便我们有多种不认同,我们都会避而不谈,或者犹如缩头乌龟般默认父母已做了所有的安排。

我的朋友最近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她的母亲没有购买医药保险,害怕要付高昂的医疗费,胸部长了肿瘤也不敢就医。女儿发现时,母亲已是乳癌末期。

朋友来往医院身心疲惫,也很自责为什么没有提早发现,如果我们能提早与父母谈退休包括了未来需要的医疗费用。那么我们是否对于生病的父母少了愧疚,而父母也不会默默地承受疾病的痛苦。

父母在壮年时,并未像我们这个年代有很多书籍和随手可得的资讯教他们如何理财。

有很多上一代的人还延续他们的父母辈的思想有着“养儿防老”的思想,也有更多贴心的父母害怕增添子女的压力,而选择默默承受不足养老金和医药费的压力。

很多人往往等到事情发生时如:生病,退休金不够支撑生活时才不好意思地开口。然而,这个时候,子女也有自己的家庭压力,面对父母时也有无法尽孝道的愧疚。

1. 多多沟通

这一切其实都可以以“多沟通”而避免的。

第一,尽早和父母就养老进行坦诚沟通。

在父母决定退休前,可以让他们列下他们每个月的基本开销和债务。帮他们算算这些退休金是否足够。我看过有些父母根本对金钱没有概念,在领取公积金后,就去买车或随意花费,最后本是不够的退休金也所剩无几。

早帮父母计算也能让父母有心理准备也许需要延迟退休,花多一些年为未来退休无收入的情况做准备。

如果父母有想法要子女供养,那么自己与兄弟姐妹也必须与父母坦诚自己的经济能力,不要以“我以为”的方式把父母的退休挑战扫在地毯下。

2. 准备医药费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人生课题。然而很多人却避而不谈。

当得知对方的父母生病时,我们很自然地脱口而问对方有没有医药卡。父母有做好风险管理对子女而言是做得最棒的一件事。如果因为疾病而无法购买保险。

那只好与父母一起准备一笔资金,坦诚自己能负担多少,并把这笔未来医药费存在一个联名基金或银行户口里以便不时之需。

3. 谨慎投资

很多人提了公积金除了随意花费,也有很多人会去做一些不熟悉的投资。想要有利滚利让退休金翻倍的机会。

这是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在退休的年龄,我们应该对金钱的管理更加谨慎。然而,很多人却误信朋友的介绍,陷入金钱游戏陷阱,或者投资生意失败而血本无归。

我们必须提醒父母养老金必须好好规划,资产配置必须在安全和有监管局承认的机构下进行。

我建议退休人士必须确保投资是保本的。把70%的退休金保留在公积金,定存和债券基金固定收利息,30%才拿去投资一些有把握较高风险的投资如股票和成长型信托基金等。

切记,任何投资必须做足功课,一切不熟悉没有监管局承认的投资千万不碰。

与父母谈退休是尴尬但必要的。有些父母会坚持己见,我们也必须耐心聆听,先让他们和兄弟姐妹知道问题,提供选择,再拟定计划。

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遗憾,因为已经沟通过了!

反应

 

保健

【南视界】如何选择医药卡?

大多数的人都认可“医药卡”的重要性,通俗点都称它为入院的提款卡,让自己在医疗上无后顾之忧。然而,这几年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医药费和药品一直起价,医疗上的通胀率是15%以上,比任何生活用品的通胀率更高,因此几乎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医药卡都逐年起价。

年轻的保客保费涨幅也许不大,年纪较大的保客保费的涨幅可以高达20至50%以上,这让很多人感到吃不消!

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医药卡起价的挑战?

1.根据理财习惯选择

市面上只有两种医药卡,一是:单一医药卡(Standalone), 没有储蓄成分,随着年龄增加保费,可以从年轻时几百令吉的保费,直到50岁需付高达6000令吉以上,甚至上万令吉的保费。很多人因此在晚年时大喊吃不消。如果顾客生了大病,也必须继续承担保费直到放弃为止。

二是:投资链接保单内的医药卡(ILP):这类保单已把未来晚年的保险率算在内,所以保费相对比较高。它并不会随着年龄调整保费。但是因为高医疗通胀率,我们开始注意到这类医药卡保费也逐年增加。保客可以加上其他附加利益如“豁免保费”,如果经历严重疾病如癌症等,保客无需付保费。这也进一步减低病人的负担。

如果你是位理财有方的人,第一种医药卡更适合你,因为你可以利用省下的保险费去制造更大的财富,为晚年时需要更高的保费做准备。如果你是属于不会自主储备或不想烦恼太多的人,那就选第二种。

不过,为了应付通胀,你必须预算每年约5%额外的费用在医药卡的保费上。

2. 可选择共保额(Co-Insurance) 降低保费

对于无法承担高额保费,又想拥有高保障的人士,可以选择共承担保额的方式。对于一般人来说,几千令吉的医疗费是承担得起的,但是上万令吉的医疗费就很困难了。如果面对小病或许可以自付,但当超过一定的数额时就由保险公司承担,这样可以大大减低保费,同时也不用担心财务受影响。

举例:入院治疗费5万,医药卡保额100万,3000令吉的共保额;

自己得先付:3000令吉,保险公司付:4万7000令吉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理财中最重要的一环,医药卡是必需的转移风险工具之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