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五国蓄势待发/奕帆丰顺
东盟五国(ASEAN-5)今年预计增长4.3%,超出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率2.4%,并胜过美国、欧元区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下文将讲述经济增长受驱动的原因。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将受益于由电子产品主导的出口增长。我们预计,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出现反弹,即2025年第二季芯片销售额将按年增长40%。
这是由近期库存调整以及对人工智能集成电子产品的持续需求所推动的。鉴于东盟地区的工业4.0转型和5G推出举措,工业电子产品的需求亦预计将出现激增。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均是下游半导体供应链的活跃参与者,专门从事外包半导体封装和测试(OSAT)以及自动测试设备(ATE)。凭借有利的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和战略位置,两国均跻身全球十大电子出口国之列。
因此,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反弹的背景下,新马皆有望在2024年实现经济高增长。
作为印刷电路板(PCB)和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的主要出口国,泰国亦将从半导体反弹中受益。然而,今年出口增长将受到抑制,主因是中国制造业需求疲软以及消费者信心低迷。
鉴于泰国在全球电子产品出口中的地位不及新马两国,这可能抵消了半导体反弹的积极影响,造成当地出口增长乏力。
通胀处目标区间
东盟五国的整体通胀率于2022年9月达到峰值6.2%,并在去年12月大幅回落至2.2%。这与西方主要经济体面临持续的高物价压力以及2024年有关降息的争论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通胀有降温迹象,我们预计东盟五国的某些经济体将比成熟市场,更早开始放宽货币政策,这可能将支持区域经济增长和股市表现。
除新加坡外,所有东盟国家12月的整体通胀均处于各自的目标区间。印尼央行暗示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放宽货币政策;菲律宾则考虑在今年降息100个基点。
尽管泰国没有暗示降息,但首相社德他已敦促央行考虑削减借贷成本以支持经济。
另一方面,尽管马来西亚于去年12月将通胀率维持在1.5%不变,但因担心经济强劲增长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选择将隔夜政策利率维持在3%至2026年。新加坡的通胀率相对较高,因此更积极地对货币政策进行季度调整。

旅游业强劲复苏
今年东盟五国的游客到访人数预计将增加,这将有助于其经济增长。该地区的旅游业增长水平,已于去年11月恢复到峰值的69.3%。
鉴于免签入境政策以及旅游相关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公共支出增加,该地区的旅游业预计将持续出现激增。
去年所有东盟五国均超额完成了游客到访目标,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两倍以上。
这一强劲复苏得益于北半球的冬季、全球航班连通性增强以及各国举办的宣传及节庆活动。
例如,泰国旅游局(TAT)在去年第四季举办了年终倒计时活动和水灯节,以吸引外国游客到访。新加坡旅游局(STB)推出了“新加坡制造”活动,向游客展示当地的独特体验。
东盟五国计划举办更多活动,以保持今年及以后的旅游业增长势头。其中,马来西亚正积极打造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拨款3.5亿令吉用于加强旅游宣传、活动以及升级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由旅游业驱动的经济增长。
此外,所有东盟五国均在探索免签证协议,以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
外来直接投资续增
东盟的投资政策格局正向积极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数码经济和工业4.0转型等各个领域的投资为重点的各种声明和协议上。
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疫情造成的影响促使供应链多元化,令东盟成为中国以外的替代选择。有鉴于此,东盟五国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直接投资。
2022年,全球外来直接投资流量按年下降12%,但东盟五国却逆势增长4%,展示了其是外国投资的首选发展中国家。
外来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制造业,其中半导体、电子组件和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占2022年绿地制造业投资的一半以上。
随着全球汽车业向电动化转型以实现2050年的零碳排放,东盟五国在这方面处于有利位置,能够打造涵盖下游和上游需求的综合价值链。
例如,印尼拥有丰富的镍、锡和铜储量,处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有利位置。泰国强大的汽车生产能力吸引了大规模投资,包括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中国汽车公司在该国建立工厂以提高制造能力。
金融和保险领域的外来直接投资增长,尤其是在新加坡,亦开始受到了关注。
随着北京加强对香港的控制,以及中国企业家对国内市场失去信心,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将资金转移到海外。
新加坡不仅是地缘政治风险升高情况下的避风港,而且对单一家族理财室的税收优惠计划,使其成为财富保值的首选目的地。
此外,蓬勃发展的数码经济、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张、云计算应用以及数码基础设施的发展在吸引外来直接投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谷歌、AWS、NTT以及Equinix在内的领先跨国组织已在东盟五国建立了新的数据中心,以扩大其区域影响力并优化与这些国家客户的连接。
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强劲增长、通胀水平管理良好、旅游业复苏以及外来直接投资持续涌入的推动下,我们对今年东盟五国的经济前景保持乐观态度。
视频推荐 :
习近平访东盟周边外交抗美国

报道:笔锋
中国和东盟应探讨如何做到互惠互利,而不只是单方面得益,才符合“命运共同体”真义。
正当中美两国关税战进入疯狂阶段、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等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求和”电话之际,习则在4月14日至18日访问越南、大马和柬埔寨这3个东盟成员国,这不仅是习近平今年首次出访,也是自疫情以来近5年来习寥寥可数的外访行程之一。
增进理解互信共同发展
在中美贸易关系破裂之际,习的出访反映中国寻求加强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抗击美国的无理打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周边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日前,习近平亲自主持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明确中方将继续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同周边国家展开友好合作,增进理解互信,共同发展振兴。
中国视东南亚为周边外交战略的重点,并承诺建构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推动周边外交在战术上是精明的,因为特朗普显然决心破坏全球贸易关系,而中国则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将自己定位为全球自由贸易的领导者和捍卫者,并将美国描绘成一个流氓国家。
疯狂关税政策提升中国地位
许多国家也将视中国为一个更可靠的贸易伙伴,尽管对中国仍存在一些不满。归根结底,特朗普的疯狂关税政策最终将提升中国的全球地位。
不过,与中国走得更近会否导致美国对这些国家作出“惩罚”,也值得关注,尤其是被美国课以高关税的柬埔寨和越南,它们长期以来遭美国指控是替中国产品“洗产地”以让中国企业逃避美国关税,现在它们既要维持跟美国的贸易关系,又不激怒中国,如何拿捏,反映两难的处境。
作为本届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东盟不认同美国的关税政策,并将采取联合行动应对,而大马也将在中美之间继续保持中立立场。
中国和东盟应确实互惠互利
多年以来,中国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东盟最大的出口市场。所以,特朗普大幅提高关税,对东南亚多国的冲击甚大。
此外,一旦中美断绝贸易关系,或者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在失去美国市场后,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将大幅涌往邻近的东南亚,恐会对东南亚本土的制造业乃至零售业造成巨大冲击,已有许多业者和专家提出警惕。
因此,中国和东盟应该探讨如何确实的做到互惠互利,而不只是单方面的得益,才符合“命运共同体”的真义。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