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国亟需发展养老护理业/安邦智库

中国正在出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老龄化进程。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波持续时间很长的老龄化海啸。

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说过,老龄化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长期“拖累”因素。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中国需要应对近5亿缺乏工作能力、需要领退休金的老龄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可能还需要护理,那将是一种什么情景?

可以认为,超级老龄化就是中国难以规避的命运!

超级老龄化将给中国带给很多的问题和压力,也带来了很多需求。一方面,社保、医保、养老等多种问题交织,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好。

另一方面,与老龄化相关,银发经济、老龄行业、老龄服务等需求和行业也应运而生。既然中国无法逃避超级老龄化的命运,那么就需要主动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并尽量积极地做好相关准备。

中国护理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护理技能人才有巨大缺口。养老护理实际上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专业训练的职业,但从中国的现状看,养老护理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明显不足。

养老护理工作在整个行业领域都比较低端,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现阶段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基本以农村出身的40、50人员为主,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也缺乏职业的养老护理技能训练。

据了解,在北京,很多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的主要来源为外来农民工,且用工形式以临时工与合约工为主。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的调查分析,全国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仅占12.21%,养老护理员学历水平集中于初中以及中专学历,教育水平较低且接受的培训不足,护理人员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聚焦四大方向

面对超级老龄化,中国的老年护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谁照顾、照顾谁、在哪儿照顾、谁出钱来照顾的问题。

“谁来照顾”反映的是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中国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加大老年医疗护理员培训培养的力度和速度,建立医疗护理员队伍,解决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日常医疗护理需求问题。

“在哪儿照顾”涉及养老护理的场所和平台问题。目前,中国开始鼓励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护理中心、康复中心,针对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服务、提供病床服务,同时鼓励通过签约服务,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医疗和护理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日间的老年照护中心。

“照顾谁”是指护理对象,4400万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无疑是重点照护的对象。与此相关,中国需要进一步规范对需照顾老人的评估问题,相对综合、全面的分级评估和照护标准,是护理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标志。

“谁出钱照顾”主要指养老护理服务的费用支付问题,涉及医疗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和优化。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国际财经

潘功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华盛顿、北京26日综合讯)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他重申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潘功胜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央行发布的声明,潘功胜还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主要经济体应采取实质行动推动国际合作。

潘功胜在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经济碎片化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扰乱产业链供应链、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

潘功胜与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一起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但到目前为止尚无迹象表明他们已同美国对口官员就贸易战进行了会谈。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