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国可用支出换增长/Project Syndicate

中国经济似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冠病疫情的冲击中恢复了过来。它在2020年第三季实现了4.9%的年增长,同时很可能在末季超过5%,最终算下来全年增长至少能达到2%,而这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因疫情陷入衰退之时,还算是一份不错的成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就将一帆风顺。

消费增长是确定中国2020年整体经济表现的关键考虑因素。

虽然暂时无法获得第三季度的最终消费数据,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替代指标。

可惜,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月度增长从8月开始已经转为正数,但2020年前十个月的总销售额按年依然下降了5.9%。

对此,中国内部的共识是尽管家庭消费有所回升,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年增长率要等到今年最末那段时间才会转正。

过去的经验也表明最终消费增长将会更低。比如上述两个数字在2019年,就分别为6.3%和8%。

决定经济表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资本形成。

虽然在这方面的最新数据尚未发布,但我们已经拿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而且看来也是喜忧参半。

2020年头十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1.8%。这一增长主要是由房地产投资带动的(同期房地产投资达到了5.6%的增长)。

但是这类投资已经展现出了疲软的迹象。

投资疲软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造业投资在2020年前三个季度按年下降了6.5%。

尽管该数字在上月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负数区域。

通常当GDP增长低于潜在增长时,中国政府会动用一切手段去促进基础设施投资。

例如,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该国就出台了4兆人民币(约合2.5兆令吉)的刺激计划,推动2009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44.3%。

但这种情况眼下却没有发生——数字也说明了这一点:2020年前三个季度基础设施投资按年仅增长0.2%。上月增长有所回升,但也只有0.7%。

而中国超出预期的领域则是出口。

尽管尚无官方数据,但有充分理由推断,今年迄今为止的净出口增长可能已超过10%。

然而,净出口仅占GDP 1%多一点的份额,因此对中国总体增长的影响将较为有限。

上述考虑因素以及一些猜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2%左右,明显快于面临收缩的其他主要经济体。

但是,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优质就业和财政支出。

地方债额度用完

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创造了超过1000万个新就业机会,超过了900万的官方原定目标。

但是过往经验表明,2.5%的GDP增长率,并不足以创造9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许多大学应届毕业生确实也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工作。

事实上,今年中国的大规模就业增长,很可能是以拉低劳动生产率为代价的。

在财政方面中国需要增加支出。可以确认的是,财政部估计2020年中国的一般预算收入将达到21兆人民币(13兆令吉)左右,而预算赤字则为3.7兆人民币(2.3兆令吉),约相当于GDP的3.6%。

但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假设2020年将实现约5.4%的名义增长,远远超过可能的3%(2%的年增长率加上相当于GDP 1%的通胀平减率)。

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赤字相当于GDP 3.6%的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削减政府支出。

中国政府在2020年前三季度就这样做了,将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减少了1.9%。但这一下降与6.4%的公共收入下跌幅度相比还是太小了。

同时,地方政府还在持续通过为投资项目融资而设立的地方政府基金去增加支出(理论上,这些债务将通过相关投资项目的收入偿还)。

地方政府通过发行本地专项债券来弥补赤字。今年它们被授权发行总额3.75兆人民币(2.33兆令吉)的此类债券的额度已经用完了。

应调高赤字目标

中央政府已经发行了计划中的3.76兆人民币(2.34兆令吉)政府债券,以及总额1兆人民币(6200亿令吉)的抗疫特别国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进一步遏制支出。

相反,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政府必须调高其赤字目标,并在更具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实施更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还有举债空间

这种做法对中国而言风险极小。

该国的公共债务规模仅相当于GDP的 52.6%,而且政府仍有大量空间去发行更多债券支持增长型基础设施投资。

此外,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低于其潜在增长水平;10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仅为0.5%;而生产者价格指数自七月底以来一直处于负数区域。

加上该国成功遏制了冠病疫情,因此没有理由担心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出现通胀激增或财政状况严重恶化。

实际上,正如许多国家失败的紧缩政策所表明的那样,中国财政状况面临的更大风险可能来自于不支出。

当然,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深刻的结构性挑战,如果想在未来几年继续实现经济增长的话,当局就必须继续努力应对这些挑战。

但这已经超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范围。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ADVERTISEMENT

 
 

 

反应

 

德国之声

朝鲜将参与俄乌战事 美吁中国出手阻止

(华盛顿1日讯)根据美方情资,8000名在俄国库尔斯克的朝鲜士兵过几天就会正式加入作战。美国外交官为此会见了中国驻美大使,希望中方能出手施压、发挥影响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对中国相对沉默的态度表示讶异。

美联社周五(11月1日)引述匿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消息指,周二(10月29日)有3位美国高阶外交官在华府会见了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向他强调美方对于朝鲜派兵赴俄罗斯的忧虑,并呼吁中国运用其对朝鲜的影响力,尝试阻止朝鲜跟俄国的合作。消息人士并未透露中方的回应。

与谢锋会晤的3位美国外交官,分别是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又译克莱滕布林克)、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奥布莱恩( James O’Brien)。

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被问及朝鲜再度试射洲际弹道飞弹,以及朝鲜派兵至俄国等事件。林剑的回应不脱过去的外交辞令,并未提出中国接下来对此将采取何种行动。

林剑仅称,中方“始终认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过程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希望各方为此努力”。

美乌质疑中国

近期美国与乌克兰陆续公布情资指朝鲜士兵已抵达俄罗斯境内。周四(31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伍德(Robert Wood)在安理会上质疑道:“我想非常有礼貌地向俄国的同僚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俄国还是坚称现在没有朝鲜军队在俄国吗?”

据外媒报道,俄方代表当时在会议上没有直接回应。伍德警告说,如果朝鲜士兵真的进入乌克兰,“回去的时候就是裹在尸袋里”。

美国估计,现在约有1万名朝鲜士兵在俄罗斯境内,其中8000人在俄国库尔斯克(Kursk)地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俄国没有否认、也未直接证实朝鲜军队赴俄;朝鲜一开始否认,但之后开始为此辩解,声称若真的有派兵赴俄,也符合国际法。美国、英国、韩国、乌克兰都指控俄国违反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規范。

3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在首尔出访期间,与韩国举行了2+2会谈,商讨朝鲜问题。布林肯说,朝鲜士兵未来几天内就会正式加入俄乌战争。

美方称,俄罗斯对朝鲜军人的训练包含炮弹、无人机和基本步兵作战,这代表他们“完全有打算”要派他们到前线打仗。一旦此事成真,朝鲜士兵就会成为乌克兰的合法军事打击对象。

布林肯表示,对于俄国可能在协助朝鲜提高军事实力一事,中国应该要跟美国一样担心,因为这会破坏亚洲局势稳定。

布林肯证实美国官员这週曾跟中国进行了“有力的谈话”,且美国和韩国都认为中国应该做得更多。“他们(中方)清楚知道我们的忧虑,而我们的期望是,他们可以同时运用言词和行动,发挥自身影响力,努力遏制这些活动。”

奥斯汀说,中国“这时候应该向俄国提出困难的问题,问他们是不是打算透过这种行为扩大这场战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30日接受韩国放送公社(KBS)专访,谴责欧美盟友对于朝鲜派兵赴俄一事的“零反应”和无所作为。面对中国的沉默,泽连斯基也表示“很讶异”。

“我没办法说中国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但若要扮演保障区域安全的角色,这样的沉默令人震惊。”

为什么中国不积极表态?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透过声明表示,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一贯且清晰,那就是致力于和谈与政治解决,希望就此继续发挥“建设性的功用”。

美联社引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观点,认为朝鲜跟俄罗斯的伙伴关系,跟中国希望韩半岛和平的目标背道而驰。他指出,北京“明白局势的复杂与危险”,但之所以尚未对两国的防务合作协议公开表态,“代表中国强烈反对此事”。

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本周曾主办会议讨论朝鲜与俄国的合作。讨论会上,美国乔治城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伟德宁(Dennis Wilder)指出,从北京角度来看中方必须找到平衡,一方面支持俄国,但一方面又不能激怒西方。

伟德宁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视这整件事”:习近平跟俄国总统普丁有私人情谊,因此不愿看到普丁失败;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增长衰弱之际,习近平不能让欧美国家生气。

CSIS的韩国研究主任车维德(Victor Cha)则认为,中国“可能有一点恼怒,有一点恐慌,又有一点不知所措”。目前不清楚北京是否事先被告知朝鲜的行动;此外,眼看俄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增加,可能也让中国发愁。

不过,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认为,美国不该期望中国去管朝鲜。“并不是说就是由中国管理朝鲜,美国管理韩国……我希望美国政府能够理解中国的立场。”吕超主张,派兵是俄国和朝鲜之间的事情,而中国的态度没有改变,一贯主张不升级局势。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