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国经济将“向内转”?/Project Syndicate

中国领导人目前正在对涵盖2021-25年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进行最后调整。但该规划的一个新方针,即所谓的双循环发展战略,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许多人担心,正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时,中国正在“向内转”。

这些恐惧是因为看错了中国战略的实质内容及可能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双循环战略,意味着中国的长期发展将主要依靠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国内循环”。 这确实将减少中国对海外市场和技术的依赖。

没退出世界舞台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正在退出世界舞台。 要理解中国战略的真正含义,首先必须理解中国政策制定者是如何考虑中国的长期发展轨迹与经验的。

与通常拥有法学或经济学学位的西方领导人不同,中国的决策者大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因此,他们更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

中国的五年规划包含许多系统与工程术语,如顶层设计、网络环节、平台、流程等。

 这意味着中国政策制定者不仅会考虑主流的微观(micro)和宏观(macro)经济模型,还会考虑系统(meta元观)及制度(meso中观)因素。

在元观或系统层面上,中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正是其核计划之父钱学森描述的一个“开放复杂巨人系统”。

正如钱和他的合著者所指出,不能指望使用西方流行的“精准科学”及其隐含的简化模型推理方法来管理这种“开放复杂巨人系统”。 

相反,需要应用 “从定性到定量的系统综合工程”方法,即首先通过定性分析的过程获得对系统实际运作规律的真正理解,然后再用经验事实对总结出来的系统运作模式进行严格测试。

邓小平用朴实生动的“摸石头过河”理论,总结了这种实事求是处理复杂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几十年后,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发展,提出定性的因素(例如流行故事)是可以影响复杂的现实世界的,而这对我们能够准确地解释一些市场与社会中的现象与结果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提高效率

在中观或制度层面,双循环战略强调的是通过改革与开放来改善机制提高效率。“循环”的概念源自“循环经济模式”的流行,是一种减少消耗和浪费,从而实现自然资源再生的系统方法。

双循环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中国作为全球工厂而积累的丰富制造业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之上。

全球供应链是通过多重周期性的生产、分销、和创新过程来运作的,其中内在的市场化自我协调和自我同步流程与功能非常关键。

当这些流程、周期、和反馈回路与政府的政策和监管程序无法很好地匹配同步时(例如税收或官僚壁垒过高),供应链就会断裂或停滞。 双循环战略旨在采用灵活、可适应、制度性、及结构性的改革与开放政策来避免这种阻碍。

务实回应内外压力

专注于改善内部系统运作效率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全球宏观经济动荡加剧,也反应了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冲击。疫情凸显了现有的“无库存即刻”全球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也触发了“去全球化”的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正在升级。例如,特朗普总统的政府最近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打击非常流行的由中国企业提供的移动应用程序“微信”和“抖音”在美国的运营。

中美经济脱钩概率大

现在看,中美经济部分脱钩的概率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

中国的双循环战略是对其面临的迅速变化的内外部压力的务实回应。 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通过利用中国14亿人口(包括4亿中产阶级消费者)来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市场的弹性。

这就将我们带入微观层面的考虑。 鉴于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只有在地方各级“一线”岗位经受工作考验的管理者才有可能晋升到最高决策层。

他们必须拥有直接领导乡村、城市、以及省级的地方发展经验,包括硬的(物质)和软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经验使得中国的领导人熟悉基层百姓的需要,并能够驾驭动态高效的经济与社会工程。

如今,大多数中国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都在努力适应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

双循环战略将通过建立更自由、更统一的全国市场来促进物质、资金、人才、产品和服务、技术和信息的流通,并确保系统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对未来发展形势有更切实的预期。

但是,重视与加强国内生产和消费循环并不意味着会破坏其国际贸易、投资、旅游和教育网络。 实际上,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其经济,特别是在金融市场方面。双循环意味着国际循环将以补充国内经济循环的方式而深入与扩展。

如果世界其它地区希望与中国合作,例如开发绿色产品和服务,中国将愿意承担国际合作的义务。

否则,中国将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包括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以及快速增长的创新能力,来维持其自身的增长和发展。

可适应世界两极化

简而言之,如果世界上一些国家还没有准备好与中国合作,中国也可以适应世界的两极化。

从“中国制造2025”到“一带一路”倡议,世界经常将中国提出的一些务实及长期发展战略、政策、及项目误解成另类或破坏性的谋略。 

显然,中国无法控制其他人如何解释其行动,但也不会改变其成功的政策来安抚批评者。

实际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的预测,中国将成为在2020、2021两年实现正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因此,中国没有理由去改变其行之有效的政策。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名家专栏

中国经济明年会怎样?/Project Syndicate

作者: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中国GDP增速在2024年前三季度有所放缓,先是从5.3%降至4.7%,接着又滑落到4.6%,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无法实现5%左右年度增长目标的担忧。但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终于开始有所好转了。

自新冠疫情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活动一直相对疲软。这并不是什么意外——至少对于一开始那段时间来说。三年的疫情封锁使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不堪重负。

不断走低的商业信心——部分原因来自于金融、房地产和平台经济受到的监管打击——也无补于事。

当2021年初美国从疫情封锁的最艰难时期中走出来时,美国家庭迅速开始花掉手里累积的钱。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甚至在封锁结束后仍在继续积累储蓄:从2020年1月到2024年8月,中国的家庭银行存款激增了65.4兆元人民币(约40.9兆令吉),其中富裕阶层占了很大一部分。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性政策,但与过往那些经济动荡应对措施不同的是,由于担心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政府并未实施激进的刺激政策。

助长房产泡沫

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推出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也助长了房地产泡沫,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务,拉低了投资效率。

2024年第三季度末政府改变了策略,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显然需要更多帮助去改变其运行轨迹。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布了三项措施: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以及创设多个支持股市的货币政策工具。

此外,10月12日财政部长蓝佛安宣布了多项新财政措施,将重点放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支持就业上。11月初他又提出一项总额达10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

潘功胜和蓝佛安都表示更多刺激措施正在酝酿之中,蓝佛安还指出中央政府仍有很大的空间来增加债务和赤字。但各个高频经济指标——它们通常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反应最为迅速——的最新数据表明政府的行动几乎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10月份,“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额)同比增长了7.8%,未偿还银行贷款额增加了7.7%。零售额同比增长了4.8%,比前一个月多了1.6%。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在连续三个月低于50后达到了50.1,并在11月再次上升至50.3。

克服三大挑战

更令人欣喜的是10月份调查的城市失业率下降了0.1%,降至5%。尽管土地销售和房地产投资仍然疲软,但房地产市场略有改善。如果这些积极趋势能持续下去,那2024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率就有望恢复到5%左右。

然而2025年的前景并不明朗。如果中国要在明年实现5%的GDP增长(假设这是政府的目标),政策制定者必须克服三大挑战,首先是将贡献了约20%GDP增长并占据了70%家庭财富的房地产行业稳定下来。

第二个挑战是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资金短缺迫使地方政府在削减开支(比如给公务员降薪)的同时增加收入,例如要企业补缴税款甚至拘留来自其他地区的私营企业家。这些做法都不利于经济增长。

根本问题在于支出责任现已经超出财政收入,而且后者没法再得到土地出让和地方政府投资工具的支撑。中央政府必须立即向地方政府转移大量一般性收入,而更根本的则是中国需要重新平衡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

中国将在2025年面临的第三个重大挑战,是誓言将在上任第一年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关税的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

鉴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其GDP的3%,此类关税——哪怕是税率更低的版本——都将对2025年的增长产生实质性影响。比如瑞银集团就预测2025年中国的GDP增速将放缓至4%。

关于中国经济是否需要结构性改革,或更多宏观经济刺激措施的争论,一直未能平息,但其实两者皆不可少。

增强消费与企业信心

首先,必须出台一套包含大力度财政政策的明确刺激方案,这将在短期内产生最大的效果,但方案出台后政府应当将注意力转向结构性改革,把重点放在增强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家信心上。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政府发布了多份旨在恢复信心的政策文件。但市场参与者对此不太买账,因此政府必须采取进一步行动,大胆、明确地落实已经宣布的部分措施,比如加强对私营企业的保护。

此外,遏止地方官员审查早前税务记录和查找未缴税款的做法,也有助于增强企业信心。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