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日在东盟影响力对比/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中国的“一带一路”在东盟有所进展,但也有反复、波动和风险,尤其是几个重大项目,在东盟国家被折腾得昏天黑地,影响很大。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现在的“一带一路”项目已经渐渐成为某种外交砝码,被广为利用。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其南向政策几十年来稳定执行,而且并不畏惧政治风险,不断自我调适,在东盟国家取得的成绩,值得对比思考。

事实上,虽然中国大举投资东盟国家,但根据惠誉解决方案的最新数据,日本仍然赢得了针对中国的东南亚基础设施竞赛,其项目价值几乎是其竞争对手的1.5倍。

数据显示,该地区六大经济体中,大马、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与日本关联的项目,价值3670亿美元(约1.56兆令吉);与中国关联项目总价值则为2550亿美元(1.08兆令吉)。

从整个东南亚地区和项目数量来看,日本的优势也比较明显,但利润率较低。

输出制成品强化关系

在东盟的调查表明,东盟有240家基础设施企业获得了日本资金的支持,而中国在所有10个东南亚经济体中支持了210家。从未来合作前景面来看,日本继续保持优势。

日本一贯重视东盟国家,这一点从未改变过。战后从1951年到1977年间,还对东南亚发放低利率的日元贷款或实施无偿经济援助。

虽然日本战后百废待兴,但日本用代替战争赔款而来的制成品输出,逐步联通了日本对东南亚的长期出口渠道;此后日本又逐步联通其从东南亚相关国家获取天然气资源的进口通道。

70年代中期,日本遭遇了危机,南越首都西贡陷落,寮国内部亲美势力也遭颠覆,中南半岛进入“红色”状态。

时任首相福田赳夫为了应变,在战略上于1977年提出“福田主义”,表明日本不做军事大国,强调构建与东南亚国家的平等伙伴关系。日本在接下来的对外援助中呈现出“量变”和“质变”。

仅1978年到1980年这3年,对外援助额就达到33亿美元(139.92亿令吉)。

其政府开发援助(ODA)贷款从此前仅仅关注原料确保和日本企业投资的便利化,转变为同步考量如何给当地带来“正外部性”,希望赢得东南亚国家的信任。

中国应重视2层面

日本首相宫泽喜一郎遍访大马、印尼、泰国、汶莱,除了强调区域经济自由化、民主化,还提出日本将积极参与关涉亚太地区政治及安全保障的议题,以展示同东南亚国家的多元合作努力,该主张后来被称为“宫泽主义”。

对比中日之间的战略竞争,中国也有学者建议,日本今天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的“绿色”联通政策运作,至少在两个层面非常值得中国重视:

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追求的全球性互联互通,与日本在二战结束后针对东南亚运作的区域性联通政策,存在战略同质化竞争,中国需要思考如何寻求共赢节点并规避利益冲突;

第二、日本不断调试联通政策,特别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逐步强调其中的“绿色”标签,以环境友好型手段规避经济发展负外部性并“俘获”当地民心,中国需借鉴相关战略操作模式。

反应

 

国际

中国证监会:维护市场 矢落实稳楼市股市要求

(北京15日讯)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国证监会强调,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的重要要求,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证监会在网站公布,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14日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的要求,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的重要要求,提升市场监测、预警和应对的前瞻性、主动性,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管,加强对融资融券、场外衍生品、量化交易等的针对性监测监管,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持续用好稳市货币政策的工具,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着力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中国决策层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布更多措施,明确提出要在明年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适时降准降息,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做铺垫。

会议也把大力提振消费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重点任务,回应当前中国经济内需疲弱的问题,并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