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亲自做功课才能成功/冷眼

从巴菲特退出航空业的决定,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1)股票投资一定要长期监管。商场千变万化,稍微偷懒,就会落后,所以买进股票之后,一定要长期跟踪有关行业及个别公司的变化,根据新趋势或变化作出买进、持守或脱售的决定,这样才可减低风险,提高胜算。

“出错”是投资常态

(2)股市根本没有“全能”的投资者,要彻底了解经济、行业和个别公司,是不可能的,所以出错是难免的。

其实,出错是股票投资的常态,不肯接受这常态的人,将长期遭受心理压力,投资成为苦差,这样的人不适合投资股票。

我们作为股市的散户,唯一可以做的,是倾全力做功课,把错误减至最低程度。



我认识一个拥有丹斯里头衔的成功投资者,他是我的偶像,他投资的金科玉律竟然是“尽量减少错误”,而不是志在“从不犯错”。

在股市“百战百胜”是不可能的,能做到胜多败少,及“赚就赚间厂,输就输粒糖”,就可以成为超级成功的投资者,不需要“百战百胜”。

(3)惟有懂得捕鱼之道的人,才能长期捕获大量鱼虾。我认识一名来自渔村成功的渔夫朋友,他对我说:“近山知鸟音,近海知鱼性”,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懂得鱼性,他爬上船桅眺望,一看就知道鱼群将出现在何处,然后指示船上的工人在何处下网及如何下网,所以几乎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

所以,股票投资要成功,一定要亲自做功课,不要依靠别人的“贴士”,亲自做功课而成功的人我见得多了,靠别人“贴士”而长期成功的投资者,我几乎没见过。如果你想在股市成功,除了亲自做功课之外,别无他法。

勿赚粒糖输间厂

理由很简单,每一项投资,都要根据数据、个人的眼光及感受,才有可能作出较正确的判断,所以,买股票是非常个人的行为,靠询问别人来作出投资决定,对有关股票没有认识更没有感受,很难作出较正确的决定。

缺乏认识及没有感受,对有关股票就没有信心,稍有起落就惶惶不可终日,买对时不能持久,所得只是蝇头小利,赚到“一粒糖”,就脱手唯恐不及;买错时又不懂得像巴菲特投资航空业那样,及时脱售,结果“输间厂”。长期如此没盈亏已算幸运,最后倾家荡产才是人生惨事。

赚钱亏钱是非常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痛痒,别人没理由替你担忧,何况这个“别人”可能本身也受一大堆问题的困扰,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无能力照顾你。

所以,要投资成功,自己做功课才是办法,不能靠别人。

反应

 

言论

该如何分配遗产/江振鸿

股神巴菲特日前公布其遗产分配计划,引起热议。

遗产分配计划,其实考验着老人家的智慧。

因为华人往往讲究以和为贵,我们老祖宗更是留下“家和万事兴”这一句话,希望家族子孙后代一团和气。

但是殊不知,不少老人家的遗产分配计划,却是往往造成了其子孙关系决裂的根源。

怎么分都会有不满

首先,就是所谓传子不传女的旧思想,尤其是女儿平时虽然照顾在旁,遗产却由平时对父母不闻不问的儿子占了大部分,或是偏袒于一些孩子,遗产分配不公,不能令所有孩子们信服,肯定令这些兄弟姐妹们心生芥蒂。

但是,就算遗产平分予所有孩子看似公平,却是不平等,往往也会令一些孩子心生不满。

我身边就有数个例子,即大哥或大姐因为早年家贫,为了帮补家用,早早得辍学出来工作,把受教育的机会和资源让给了其年幼的弟妹。

这些大哥大姐因为教育水平不高,日后的经济条件往往不及其有机会受高深教育的弟妹们。

一旦日后父母逝去,遗产例如祖屋或祖地变卖,如果公平分配,是否对于这些当年被“牺牲”的大哥或大姐公正呢?

当然,现代家庭,经济物质丰裕,加上少子化,每个孩子都获得了相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日后父母的遗产如果公平分配,则不成问题。

此外,也有种情况,即投身于家族生意的孩子,自认为对于家族生意贡献良多,而动了独占生意的念头,不愿其他兄弟姐妹获得一杯羹。

这其实也是源自于家族生意构造及模式的不完善。

如果家族生意的股权分配如上市公司般完善,每名兄弟姐妹都获得平等的股权,有在家族公司任职的兄弟姐妹,则可获得如其他职员的薪酬和福利,还会引起这些不必要的争议吗?

就如身为打工一族的您,为雇主赚钱打拼,乃天公地义,因为您是有获得雇主的薪酬。

最后,如果太早分配遗产,也许会造成下一代的坐享其成,不思进取,且挥霍无度,短期内把遗产败光。

例如,一名年方二十多岁、人生历练有限的年轻人是否有足够的理财知识及经验去“驾驭”这笔财富呢?

富人重视孩子教育

所以,除了遗留财富,教育同样重要。那些成功的富人企业家,都非常注重其下一代的教育和培训。

因此,那些上市公司的富二三代往往不是如电影中所描述般败坏家业的纨绔子弟,反而在教育及父辈人脉资源加持下,成了第一代创办人的得力助手及接班人,就算不能把家业发扬光大,至少还能做个称职的守业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