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助推经济/程志彬
我常常鼓励企业家,要把将企业带往资本市场去发展,这是对企业家本身和他/她的企业有利。但企业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又是否能够帮助到国家经济增长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本就是环环相扣的生态链。容我一一解说其中的观点。
企业上市,对国家最直接的激励就是增加国家的财富。上市,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一环。很多时候,投资者都会向往购买新上市公司的股票。
同时只要企业一旦挂牌后,将会通过发行股票来筹资,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外资进场。这将大大提高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支持经济成长。
而这些资本的投入,也让公司可以进行新项目投资,扩大业务规模,从而让生产力增加和就业机会提升,刺激经济。
举例,腾讯控股200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后的股价不断攀升,市值迅速增加。截至2021年底,公司市值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此外,腾讯每年为香港带来大量的税收,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第二个观点也是延续第一个观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上市大肆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及人力资源在背后推动。因此,也就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失业率降低,继而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京东集团是中国著名的电商企业,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截至2021年底,京东集团的全球员工人数约为约23万人,其中在中国大陆地区就有超过17万名员工。

提升竞争力
第三,促进行业竞争力。上市后的企业,为了向大众股民负责,需要把企业自身的营运水平维持在一定的高度,甚至更高。这样一来,同行的其他企业也会受到激发。为了企业更好的前景,他们也将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继而就会带动国家经济。
第四,提升国际竞争力。上市后,企业能见度及知名度会随之大大提升,甚至成为行内的巨头之一。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投资者的期望。这无疑可以增强企业和其所处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和第四的观点可统一来看,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三星电子。于1975年成立的三星是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业务。
1993年,三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通过其上市地位,该集团成功地拓展全球市场,提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此外,三星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投资研发,提升了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更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特斯拉推动车业转型
第五:促进国家经济转型。企业上市后,可以推动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此外,更加快传统行业的升级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经济转型。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 ,于201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通过创新的技术和设计,该公司成功地推动了汽车产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不仅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环保特点,还具有高效能、智能特性,为汽车领域的转型和升级开辟了另一方向。
第六,增强投资者信心。一家企业上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查和审核程序,其中就包括财务审计、法律审核等。这些审查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对企业和国家市场的信心。
另外,上市公司需要对外披露大量的财务和业务信息,一旦提高了市场透明度,投资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情况,更准确地评估其价值和前景,这样就会进一步增强国家投资者的信心。
总的来说,企业上市不管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国家经济,往往都会产生极极大的经济效应,全面地促进经济体系成长。
我们呼吁各位企业家,就“以IPO方式经营你的企业”吧。一旦企业以上市的目标作为营运方向,相信一切都会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免责声明:所有评论为作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视频推荐:
关税冲击难以量化 美企悲观情绪堪比金融危机

(纽约24日讯)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企业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对经济状况的看法从未如此悲观,对于试图判断特朗普贸易战将对股市造成多少冲击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根据美国银行对本轮财报季前期电话会议的分析,本季度财报季中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正面与负面评论之比,已远低于平均水平,并势将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差水平。
财报季通常对股市利好,但鉴于标普500指数已从2月的历史高点下跌近15%,投资者正为特朗普试图改写全球贸易规则带来的后果做准备,此次财报季的风险之高前所未有。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运输业等利润与经济形势变化更为密切相关的公司来说尤其如此。
一些高管难以衡量白宫快速转变的政策对其业务的影响。这给美国股市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近日由于经济衰退风险和特朗普关税导致通胀回升的风险上升,美国股市有重新跌入熊市的危险。
“几乎每家企业的总执行长都在下调预测,”资深市场策略师吉姆·保尔森表示。“企业部门的评论警告已经升级。”
阿斯麦控股警告称,不知道如何量化可能颠覆半导体行业的关税消息的影响。
达美航空因围绕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而撤回了全年财务指引,金佰利公司以贸易战对其成本的影响为由下调了全年利润预期。
下调指引
根据彭博行业研究汇总数据,当前季度迄今标普500指数中27%的公司下调了对2025年业绩的指引,只有9%上调了展望,
花旗汇编数据显示,汽车制造商的预期最为悲观,他们在4月将未来12个月盈利预期平均下调了9%左右。
另一方面,生产食品和消费必需品的公司在经济衰退期间往往表现更好,这些公司最为乐观,将他们的预测上调了1%以上。
花旗的交易策略团队称,下调业绩指引的公司正因此受到市场惩罚,而超出预期业绩的公司仅获得有限回报。
根据该行数据,下调预期的公司次日平均下跌4.8%,而维持或上调预期的公司则平均上涨1%。
美国银行预测,随着企业纷纷避免提供业绩指引,市场可能出现“潜在的信息真空”,与冠病疫情期间的情况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