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风险管理?/林伟龙
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因为它涉及管理我们人生不同阶段中面临的各种不明朗/无可预见事件。
尽管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可是,直到今天,我们许多人仍未真正和正确了解到这个概念,还以为这只是购买一份保单?
是的,我会选择讨论这个话题,是希望提供更多的财务教育,以更富有意义的方式,提高你的醒觉。
技术上而言,我们拥有许多的风险管理工具,来减轻甚至抵御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其中一些好例子,包括涉足产业与资产投资,一些则投资基金与信托以分散风险,另一些则善用保险及债务保障。
简单而言,我们可把风险归纳为直接与间接风险这两大类。
直接风险:
直接风险是指直接和你有关联的风险,并涵盖可能威胁你实现各项财务目标的重大风险。
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带来各种严重的后果,而且很有可能会发生。我们应当发生某种情况时,削减或消除这类风险。
这些直接风险主要是非财务风险(健康风险),即当一种医疗情况提前/过早发生,并由高昂且长期的医疗费用、罹患一种严重疾病、由于意外导致终身及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以及因严重疾病或意外身亡等因素所引发。
间接风险:
间接风险是指间接和你有关的风险,同样涵盖重大的风险,并可能会发生,影响你实现财务目标的几率。同样的,当某种情况发生时,这类风险应被减轻或消弭。
这类风险是财务风险,例如因教育成本、退休开支、医疗成本暴涨、作出过高的财务开销承诺,过度消费及其他许多因素,而引发的无法管理/没有预计的开销。
无论是直接或间接风险,风险在我们的人生不同阶段中无所不在。切勿假设不必为存在的各种风险做好规划,要精明理财!
直接风险有哪些?
这里来个简单的案例示范:
●A先生,现年40岁。
●育有两名孩子,太太是家庭主妇。
●每月薪金为1万令吉。
●净月入约为8000令吉。
●预计年满55岁时,公积金存款额达到100万令吉。
●预计每名孩子的教育费为12万令吉。
●预计退休后25年,每月开销为4500令吉。
假设他从25岁工作至55岁,前后30年,让我们来计算,若他不幸遭遇无可预见的事件,面临的潜在财务影响/亏损/风险。坦白说,直接风险非常重要,但却受到较少关注。许多人都预期生命中一直保持健康良好,没有意识到,一旦发生意想不到的健康危机时,它会如何影响你接下来的财务状况及退休规划。
假设A:
先生进行绕道手术(重大医疗状况),好消息是,感谢医疗技术的昌明,他获得良好的医护并已康复。
不过,他仍面对其他一些潜在的负面后遗症,让我们来进一步分析: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由于绕道手术,他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休养和康复。一般上,这类手术需要约9个月至一年痊愈。因此,他或被雇主要求/强迫请长达6至9个月的无薪病假。
由于暂时失去收入,这意味着,每月未支付开销高达8000令吉,累积需要最少5万令吉来维持生活开销。
●从医疗角度来看,若其雇员利益保障额只有每年5万令吉,而绕道手术费高达9万令吉,因此不敷数额4万令吉将自掏腰包,这属于自己的一项开销。
●如果这个医疗情况长期持续下去,令A先生无法再为其雇主效力,他或失去整个财务配套。这将是灾难性和危险的。
于2019年3月不幸罹患严重疾病,请了3个月有薪假期,接下来7个月碍于公司政策,只能请无薪假期。家庭收入中断!
什么是间接风险?
间接风险和直接风险同等重要,它和生活中无可避免及昂贵的资本开销有关。
以下列两个例子,必须留意的是,由于两者属于同一个金融生态系统,彼此之间是互相关联的。
●以教育作为第一个例子,“导因”,假设A先生健康良好,但未为孩子们进行教育规划。想象一下,若第一名孩子今年6岁,第二名孩子今年3岁,假设两名孩子个别需要12万教育费,以完成大学基础班及3年学士学位课程。因此,基于公积金存款是唯一可以动用的资金,他已别无选择。
●如果是动用公积金存款,我们其实正在消耗公积金“结果”的可持续性。换句话说,我们其实需要削减开销,并缩短消费的期限。举例说,你的初始消费能力已从25年内每月有能力消费4500令吉,缩减至16年内每月可消费4500令吉。
这就是资本请算法。我们坚信,这并非A先生应走的路,就因为缺乏财务规划与管理,他走错了方向。
假设A先生退休时要有100万令吉,夫妇俩每月开销为4500令吉,(假设通胀率为每年3%,增长率每年5.5%),这笔退休金将在80岁时耗尽!
假设A先生“花费”24万令吉在孩子教育用途上,他手上还有约80万令吉,以同样的消费形态(假设通胀率3%,增长率每年5.5%),这笔退休金将在73岁时耗尽!
进行风险管理的路标
用回上述同样的例子,假设A先生由于持续的病情,需要休养两年,无论喜欢与否,他马上需要一笔19万2000令吉(8000令吉X 24个月 = 19万2000令吉 )资金。
若他在45岁时需要进行绕道手术,他可通过购买保险作为避险工具。
若他购买严重疾病保单时投保20万令吉,一旦确诊保单受保范围的严重疾病,他将获得保险公司理赔一次过为数20万令吉的金额,让他可填补眼前的财务缺口,而他过后也康复了。
为何要投保?因为没有人希望在需要一大笔钱时,被迫脱售产业等固定资产甚至耗尽宝贵的公积金存款来应急,对吗?因此,你必须精明的使用这个方法。
此外,如果其雇员福利不足以应付医疗费,他将被迫支付不敷的其余4万令吉。请切记,最终的责任在于你自己,对吗?
于2019年3月罹患重大疾病,拿了3个月有薪假期,严重疾病保单已理赔,并足以应付19个月的开销!家庭收入不受影响!
没有风险规划的路线图
如果A先生没有正确投保,假设他只买了少许的保险,或完全没有投保,那么,除了需自掏腰包支付4万令吉的医疗费,以及最高达到20万令吉的生活开销,他还将面临其他财务状况。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打从一开始就该谨慎行事,将涉及的风险降至最低点。
因此,请保持开放心态,咨询一些优秀财务规划人员,以谨慎的规避风险。它必须获得妥当管理,而非管理不当。
于2019年3月罹患严重疾病,请了3个月有薪假期,碍于公司政策,被迫请长达19个月的无薪假期,家庭收入严重受影响。
总结:
我们必须谨慎看待风险管理,因为你现在应了解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事。
除了管理和减低风险,它也让你有更好的财务状况,以恢复良好生活方式。
事实上,我们当然不希望在生活上面对各种风险,但首先,你必须在一开始就进行规划,以规避或减低风险。
即时有些事迟早会发生,但至少你已做好准备,拥有财务能力,并在任何时候踏上复苏之路。
进取型财务性格 风险管理至上/莊国辉

(图取自freepik)
我们讨论了收入增加后的消费价值计算,那么在这一期,我们将探讨进取型财务性格,如何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影响财务和债务状况。
进取型财务性格,即那些愿意承担高风险以追求高回报的人,也面临着独特的财务挑战和机会。
通过了解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分析进取型如何影响个人财务状况。
“得四分”为了尽快达到设定的家庭财务目标,而铤而走险参加了一个“快速创富”课程。当他得知需要把所有储蓄投入对方建议的投资项目,他犹豫地与家人商谈和尝试说服他们。
结果是除了太太一如既往地百分百支持,孩子和父母们却表达万分不认可的态度。“得四分”陷入了沉思……
财务挑战和解决策略
典型的进取型财务性格:进取型是指那些愿意将大部分收入,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中,如股票、创业投资或其他高风险资产。
尽管这种行为有可能带来显著的财务回报,但也可能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经济不稳定或投资失败时。
进取型的财务困境:进取型个体的边际消费倾向(MPC)较低。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高风险投资而非消费。这种行为短期内可能导致生活质量的不稳定,尤其是在投资回报不如预期时。
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低MPC意味着将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投资而非消费,这种策略可能在经济繁荣时带来高额回报,但在经济衰退或投资失败时,则可能导致重大财务困境。
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指出,进取型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策略。在职业生涯初期,进取型可能因为投资初期的高风险和不稳定的回报,而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然而,随着收入增加和投资经验的积累,他们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然而,如果过度追求高回报而忽视了基本的储蓄和风险管理,可能会在经济不景气时面临财务危机。
因此,针对进取型财务性格,我们给予以下策略建议:
1. 风险承受能力明确
制定并定期评估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确保所选择的投资项目,符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范围。例如,可以设定一个风险预算,决定每年愿意承担的最大损失额。
2. 分散投资
避免将所有资金投入单一高风险项目。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行业,可以降低整体投资风险,并提高长期回报的稳定性。
3. 建立应急基金
尽管倾向于高风险投资,但应急基金是财务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立一个足够的应急基金,以应对突发情况,如失业或重大健康问题。
4. 设立投资目标
为每个投资项目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框架。例如,可以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投资目标,并根据目标的不同调整投资策略。
5. 增强财务教育
学习高级投资知识和风险管理技巧,提高对市场波动和投资机会的理解。通过持续学习和咨询专业理财顾问,可以更好地管理投资风险。
6. 定期评估投资组合
定期审查和调整投资组合,确保投资项目与个人的财务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一致。根据市场变化和个人财务状况,做出必要的调整以优化投资回报。
总结:高回酬伴随高风险
虽然每个人都想快速达到财务目标,但是我们都知晓,高回酬就代表高风险。所以,进取型财务性格通过高风险投资追求高回报,但这种策略也伴随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通过了解边际消费倾向和生命周期理论,我们可以认识到高风险投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确保财务稳定,进取型个体应制定明确的风险承受能力、分散投资、建立应急基金,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投资策略。
每个人都应在追求财务增值的同时,合理规划和管理财务风险,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财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