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借鉴日本冷链物流业/安邦智库

从2000年至今,日本冷链物流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由于冷链物流系统的不断优化,日本在库商品的滞留时间明显减少,冷链食品的周转速度不断提高,货物年间周转数已超过6次。

日本冷链物流行业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发展经验呢?这主要有三点:冷链技术的先进性、冷库管理的精细化,以及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具体如下。

冷链技术先进

冷冻相关技术是冷链物流得以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再运输和包装两个方面。

一方面,日本冷链物流企业分别采用冷冻车和保冷车运送不同性质的货物。冷冻车搭载的货架装有隔热结构装置和制冷剂,一般采用机械冷冻方法对货物进行冷却。

运输过程中,冷冻车中货物内安装记录器并实时监测温度,当温度发生大幅度变化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记录器判断出故障发生的时间和原因。

保冷车则不使用制冷装置,完全依靠由特殊材料制造的车体来保持低温。

另一方面,日本冷链物流企业广泛使用绝热性能和保护性能高的包装材料,在装卸、运输和储存时避免内部的食品受到损失。

如日本在樱桃、桃、草莓等易碰伤水果的包装上广泛使用缓冲材料,并使用特制的保鲜箱,吸收水果散发的乙烯成分,控制水果过熟。

此外,配合冷藏运输,有时需要使用泡沫塑料包装,在包装内加制冷剂。日本还采用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运输容器,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冷库管理精细

由于日本国土资源紧张,受土地成本影响,日本冷库的结构大多是多层结构,以3-5层、每层5-7米层高为主,并根据储存商品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实行梯级温度设置。

其次,日本冷库一般都包括存储区、流通加工区等基本功能分区,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还有预冷区、解冻区等特殊功能分区。

再次,在流程设计上,为确保作业环节的连续性和合理性,全程都需实行无缝式冷链管理,尤其通过冷藏车车厢与冷库装车站台的无缝衔接,既避免了冷链的断链,又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

冷链物流信息化

最后,在仓储环节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全采用机器设备进行生鲜产品的存取,提高作业效率。

随着冷链物流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成为必要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日本政府在放宽冷链信息化业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的经费升级冷链物流信息化系统,推动物流信息化基础在日本冷链物流企业普及化,不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改善了顾客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更有利于企业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其中,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日本的物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规范了物流信息处理程序,提高了物流信息的可靠性,还简化了订货或者存货的过程,加速冷链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流程。

在信息化库存管理上,由于对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良好的需求预测和生产衔接,因此从未出现过断货现象,使日本冷链物流信息化始终保持快速运行。

在配送业务上,日本的冷链物流运输车辆上一般安装有GPS和信息通信装置,不仅为送货车设定合理的冷链物流配送路线,而且企业和客户还可以实时掌握送货员的实际配送路线和在每一个零售客户停留的时间、车门开关过程等数据,还有利于对送货员的管理监督,并提高配送效率。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

 
 

 

反应

 

灼见

紧贴美国 日本自食其果/魏开星

二战之后,日本本土原本要被美俄英中等战胜国瓜分的,只是后来美军发现日本人对占领军的先头部队非常服帖,美国才决定“独占”日本四岛及其附近岛屿。

这样,战后的日本就被美国控制了。有一本畅销书《非正常国家》,讲述日本在美国占领之后,始终没有真正恢复主权。这点最明显地体现在日本的外交地位上。

两国关系在《美日安保条约》下,名义上日本受美国保护,实际上日本丧失了主权。因此,日本外交基本上是对美外交的亦步亦趋。即将被其党内同志代替的岸田文雄比他的前几任,像菅义伟、安倍执政时更甚。

典型的事例是日本在对华、对俄罗斯关系都是听从华盛顿的。例如,对中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封锁与禁运,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由此激起中俄两国对日本的不满与愤怒。

在美国推动限制中国制造先进芯片能力的情况下,日本今年7月开始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让日方科技贸易管制与美方立场相符。

汽车业首先受害

由于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又以贸易立国,经贸对外依存度高过所有发达国家,因此它对中俄两国的经济封锁与制裁正日益遭到中俄两国的反制,正显现出“回旋镖”式的反作用。

据报道,中国已警告日本,如果该国进一步限制对中国企业出售芯片制造设备和提供服务,将祭出严厉的经济报复措施。

首先受害的可能是日本的支柱产业即汽车业。丰田汽车私下告诉日本官员,北京当局可能削减日本取得汽车生产所需关键矿物的管道。

俄罗斯方面,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9月3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开幕。在媒体吹风会上,日本记者问到日本汽车重返俄罗斯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答道,日方试图孤立俄罗斯,导致其失去了重要的俄国汽车市场。这是日本“自作自受”的结果。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前,作为日本汽车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俄罗斯排在日本汽车出口国的第5位。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政府紧随西方对俄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丰田、日产等日本车企也陆续撤离俄罗斯,暂停在俄生产、出售在俄工厂,日本汽车在俄市场份额断崖式下跌。

不可能重返俄罗斯

作为对俄制裁的一部分,日本从2022年4月开始禁止向俄出口豪华轿车,6月再增加禁止重型卡车出口;去年8月以后,日本政府进一步升级制裁,不光禁止向俄出口除超小型汽车以外的所有汽车,还切断了二手丰田、本田和日产汽车的销售。

如果说日本汽车要重返俄罗斯几乎不可能,那么日本汽车行业若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制,将有灭顶之灾的危险。

中国的电动汽车无论是产量还是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而日本的几大汽车制造商包括丰田在内,与美国、欧洲及韩国等汽车大国的产商一样,在油车转向电车的路上都有落伍及面临被淘汰之虞。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这里面有“远交近攻”的策略问题。由于美欧本土市场广阔,因此中国汽车还可能赴当地设厂,与当地汽车厂商有合资、合作的可能,以至于当地企业还有生存的机会;而日韩汽车因为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不多,市场较小,与中国汽车合作的空间不大,反而被直接替代的几率较大。比如,在中国市场奋斗了20余年,三菱汽车已退出中国。

谈到中国反制日本,媒体总喜欢拿琉球说事。琉球自明朝开始与中国建立密切的朝贡关系,1879年被日本吞并,改名冲绳县,但清廷不承认。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签下《马关条约》,将台湾及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割让给日本。二战期间的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指出,“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岛、北海道、九州岛、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二战后,琉球被美国“托管”。

1972年,美国将琉球群岛的治理权交给日本,同时保留军事基地。日本民间一直有声音认为琉球主权未定。

琉球问题成软肋

近年来中国的一些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始重视对琉球问题的研究,这是事实;而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6月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罕见公开提及琉球,也引发联想。

随着日本紧随美国,对中国的台湾及南海等事务的深度介入,中国也在积累反制日方的资源与力量。

除了在经济领域对日制裁外,领土、主权、地缘政治等议题,自然是被纳入工具箱里的抓手。琉球问题是日本的软肋,中方若善加利用,就够日本喝一壶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