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储蓄型性格须兼顾投资与消费/莊国辉

我们讨论了收入增加后,如何进行消费价值计算,本期我们将探讨储蓄型财务性格,如何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影响其财务和债务状况。

储蓄型财务性格,会面临独特的财务挑战和机会,所以通过了解生命周期理论(Lifecycle Theory)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储蓄型如何影响个人财务状况。

“得四分”没有不良嗜好,而且每月定时把一定数额收入,按照20%比率存放在固定锁定性储蓄户头。许多年过后,当他要把存款取出以作为孩子出国费用时,顿感“钱不够用”。“得四分”陷入了沉思……

财务挑战

典型的储蓄型财务性格: 储蓄型是指那些倾向于将收入大部分用于储蓄而非消费的人。虽然这种行为帮助他们积累财富并实现财务安全,但也可能在某些生命周期阶段带来一些挑战。

财务困境:储蓄型个体的边际消费倾向(MPC)较低,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储蓄而非消费,这种行为在短期内可能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尤其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或生活成本较高时。

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低MPC意味着储蓄和投资占据了收入的大部分,而消费支出则相对较少。这种策略虽然能在长期积累财富,但可能忽视了当前的生活享受和短期需求。

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储蓄型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策略。

例如在职业生涯初期,储蓄型个体可能因为收入较低而面临生活压力;而在收入逐步增加后,他们的储蓄和投资能力提升,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经济波动和退休需求。

然而,如果过度储蓄而忽视必要的消费和投资,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并未能充分利用当前的财富增长机会。

应对策略

●长期财务目标:

制定长期财务目标,并设定每月储蓄的比例。例如,设立一个紧急基金以应对突发情况,同时为退休储蓄账户积累资金,确保未来财务安全。

●制定预算计划:

制定并遵守预算计划,确保合理分配支出,包括必要开支、储蓄目标和娱乐消费。通过预算控制,可以更好地平衡储蓄与生活享受。

●增强财务教育:

学习基本的财务知识和投资策略,理解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并合理安排资产配置。通过提高财务素养,储蓄型个体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

●自动储蓄计划:

开设自动转账功能,将每月收入的一部分直接存入储蓄账户,以避免消费过度。自动储蓄计划可以确保储蓄目标的实现,同时减少财务决策的复杂性。

●考虑长期投资:

将部分资金投入长期投资,如股票、基金或退休账户,以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长期投资不仅能够提高财富增长率,还可以在较高的风险和回报之间找到平衡。

●定期评估财务:

定期审查个人财务状况,调整消费和储蓄计划,以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突发情况。通过定期评估,可以确保财务计划的有效性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总结:

过度储蓄影响生活质量

储蓄型财务性格能够帮助个人实现长期财务安全,但需要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合理的财务规划。通过了解边际消费倾向和生命周期理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过度储蓄,可能带来的短期生活质量影响。

而通过设定储蓄目标、制定预算、增强财务教育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平衡当前消费与未来储蓄,确保财务稳定和安全。

每个人都应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合理规划财务,以避免未来的财务困境。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反应

 

名家专栏

财富与消费的恩怨情仇/莊国辉

得四分阅读最新的报道得知,从2020年至今,马来西亚已有5272名34岁以下的年轻人宣告破产,其中25至34岁群体占5189人,25岁以下则有83人。

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破产案例逐年上升:去年共有877宗,比前年增加了150宗。根据马来西亚报穷局的数据显示,个人贷款是破产的主要原因,占去年5977宗破产案例的46.4%,接近一半。

得四分感叹地问了一句:“破产趋势年轻化,那么将来该如何面对人生随之而来的种种挑战?”得四分也不经意想起年轻时在创业失败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和人情冷暖。

对于得四分曾经轻狂的青年时代,年轻人破产趋势的年轻化这一课题,得四分认为,主要源自过度消费、缺乏财务管理知识,以及“先买后付”(BNPL)等贷款产品的诱惑,导致了不合理的债务积累。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理财亦是如此,财务自由的根基在于理性消费、财务管理与长远规划的稳固。

消费主义与过度消费

得四分对于年轻人和现代社会对“奢华生活”的推崇不敢恭维。过度消费使得许多年轻人不惜通过贷款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奢侈品或高价商品,忽视了还款能力和长期财务健康。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年轻人容易产生“别人拥有,我也该拥有”的心态,盲目跟风消费,导致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巨大不匹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言:“财富的目的是享有,而非拥有。”我们对于财富的追求,不应仅限于物质的堆砌,而应当让其成为提升生活品质和实现长远目标的工具。

“先买后付”无视债务

BNPL等消费模式短期内看似诱人,因其提供了分期付款的便利,但这种过度依赖短期借贷的行为,往往让年轻人未能意识到债务的累积。

尤其是在人有我也要有的心理状态的不合理情况下,年轻人更容易迷失本性。

正如孟子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若不及时变通调整消费观念,便会被不合理的债务所缠绕,终陷困境。

个人贷款越滚越大

根据报穷局的数据,个人贷款是造成破产的主要原因,占去年破产案例的46.4%。年轻人缺乏足够的财务管理知识,对于信用卡、消费贷款、BNPL等短期借款方式的风险认识不足。

在短期内,或许并不会感到太大压力,但一旦收入出现问题,长期的债务将成为无法承受的重负。

债务雪球效应就像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到的:“欲速则不达,欲求则不成。”过度借贷、未能按时还款,最终积累的债务便成为无法挣脱的雪球,越来越大,直至无法承受。

就业不稳收入不足

为什么年轻人会容易陷入债务困境?年轻人在职场初期,通常面临收入不稳定、职业不确定等问题。在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的压力下,许多年轻人通过借贷来缓解这些经济压力,却未曾意识到背后的财务隐患。

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经济的进步是由积累资本的过程推动的,但如果过度消费与不当投资混淆,则可能导致破产。”

理性规划与稳定的收入来源,是防止财务困境的关键。

何谓破产?

在马来西亚,破产是指个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法院依据法律程序,裁定债务人宣告破产。若债务人无法履行偿债义务,债权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申请破产程序。

然而,“破产”并非意味着完全免除债务责任。正如《道德经》中所言:“无为而治,财自来。”破产后的债务清偿,依然需要通过合理的资产重组与清偿策略来执行。

即便破产后有些债务可能会被免除,依旧无法避免信用记录受到严重影响,这对未来的财务自由构成了极大的制约。

社媒虚荣心

近年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高生活成本与收入增长乏力,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破产的诱因。此外,社交媒体的虚荣心效应也加剧了年轻人对奢华生活的追求,使得他们不惜借债来追求短期的满足,最终陷入债务泥潭。

正如鲁迅所说:“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在这个信息爆炸、诱惑无处不在的时代,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合理的规划,才能避免做出破产的错误选择。

向AKPK求助

如今,年轻人破产的现象逐渐年轻化,背后有多种因素。从过度消费、缺乏财务教育,到社交媒体影响下的虚荣心,年轻人在面对现代经济环境时往往缺乏理性的财务规划。

为了避免破产困境,年轻人应当加强理财知识,理性消费,培养储蓄与投资的良好习惯,并避免过度依赖借贷。

当然,如果遇到债务问题可以寻找AKPK(大马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协助个人债务管理。重点是,一切问题都有解决方法,千万要给自己机会,不要迷失。

正如《中庸》中所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理财中,真正的自由与成功,源于对自我的要求和对财务的掌控。

希望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够从如今的困境中汲取教训,做出明智的选择,走向更稳健的财务未来。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