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鱼哥被截胡了,怎么办?/陈行鸿
最近王雷的 “卖鱼哥” 商标在中国被抢注,引起市场一片哗然。
根据王雷在其面子书的帖文,“卖鱼哥”商标是一名马来西亚的网民帮他设计,去年 4 月开始使用,然后也在去年的 7 月在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新加坡4个地方申请商标注册。
结果,在中国的商标申请被驳回了,原因是该商标已经被一位来自福建省的冯姓申请人,早一步在 6 月申请注册。王雷随后通过律师提出上诉,据说也不成功。
被抢注不是新鲜事
其实,商标被人捷足先登即使在马来西亚或其他国家并不是新鲜事,在中国被别人抢注更是时有时无。
只是,每个国家在应对这样的情况的法律程序和举证责任都不一样,所以,同样的事实背景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简单的说说中国商标注册的程序。
中国的商标申请是根据 “先到先得” 的原则,即谁先提交申请注册就有优先权。
在提交申请后,商标局就会审核商标申请。除了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商标,也会审核是否符合其他相关法律,比如是否违反当地的民情和道德标准。
如果申请核准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的公告期没有被第三方反对,商标就能成功注册。中国商标注册的有效期也是十年,然后每十年再更新注册。
一般商标申请能在 一至一年半内完整注册程序。可是如果遇到“卖鱼哥”这样的情况,需要一次甚至几次的上诉,就可能要耗时数年。
根据王雷的阐述,我们猜测现阶段还在商标局的权限内进行上诉。
如果上诉失败了,接下来的战场就会是法院。
目前除了上诉,也可以提出异议。
现在,王雷除了针对他的“卖鱼哥”商标申请提出上诉,也可以在该冯姓申请人的商标进入公告期后提出异议,反对他的商标注册,为自己争取主动权。

商标应尽早注册
欲在中国反对一项商标申请,一般是基于以下理据。
(i)反对人在之前已经在中国申请或注册该商标。
(ii)反对人与申请人有代理人、商业或其他关系。
(iii)在中国境内已有其他优先法律权利 (如版权),或者先前已使用该商标和建立一定的声誉,或者证明对方是恶意抢注。
根据王雷的帖文,我们估计他只能根据以上第三点来反对对方的商标注册。
可是,这些理据要站得住脚,他必须要有很强和大量的证据,来证明他在6月之前在中国境内已经广泛使用“卖鱼哥”商标和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这些证据可以包括销售额和发出的发票、所花费的营销成本、广告投放、民众对商标的知晓程度,和当地经销商签订的合约等等的材料证明。
商标是兵家必争之地,当你在犹豫是否要注册的时候,往往就会有人果断的把它拿下,无论对手心存恶意与否。
因此,一旦品牌确定了,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开始对外公开前,就迅速往有兴趣拓展的国家把商标注册起来,免得夜长梦多。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供分享及参考并非正式法律意见。读者可依据自身情况再咨询作者或其他专业人士。
有舍必有得/洪东水
新加坡网红卖鱼哥王雷对马来西亚新年歌曲有意见,他讽刺马来西亚的新年歌乃世界之最,就连谁都可以出新年歌,他还讽刺一些歌手呈献的2025年新年歌缺乏水准。
王雷一路来喜欢对人大放厥词,以一支竹竿打翻一船人,其实马来西亚今年由郑斌彦、刘伊幸、王希豪以及王江伟所呈献的新年歌《有舍必有得》,不但娓娓动听,也是在彰显华人舍得的美德。
郑斌彦率领众歌手到各华小与华中共同欢唱《有舍必有得》,与华小与华中师生同欢共乐,载歌载舞,让全国华人共享新年氛围。
《有舍必有得》音调不但轻快,含义简单而非凡,是今年新年歌曲最佳代表作。郑斌彦不但带领师生掀起新年气氛,更让“蛇年”添增意义,其对社会贡献良多。
不舍赞赏最终一无所得
王雷只懂得对人批评,却不懂得欣赏别的歌手所呈献的美妙歌声,他也因为不舍对人赞赏,最终也一无所得。
由于大家感受到《有舍必有得》的意义,希望通过这首歌把快乐送给大家,并祝愿大家健康快乐。只要大家有舍才有得,没有吝啬,愿意带给其他人欢乐,自己也才会永远感受到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歌手们确实成功达致实践华人的良好美德。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人懂得其真正的含义。人生在世,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舍得”这两个字。人生有舍才有得,当我们懂得“舍”的含义,将来才可能“得”到更多。在人生漫漫长路上,真正能够做到“舍得”的人,确实不简单。
舍与得是相对的,一个是愿意放弃,一个是因为舍得而得到。两个组合碰在一起,却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和姿态。但人们都必须愿意先付出,将来才能有所收获。
有些人愿意为家庭、社会、国家付出,所以被家庭、社会与国家所认同,成为家庭的支柱,也因此万古流芳,永垂不朽。
舍得一直都富有哲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愿意付出,才有收获。若是小舍就小得,若是大舍就大得。舍不得下苦功,就难以成就高深学问;舍不得付出感情,就难以得到另一半的的芳心。
不论是舍或得,或不舍不得,都在于一个人的选择。真心付出,才会有良好收获;假情假意的付出,最终因为不舍,也不会有所得。
蛇年是一个很难表达华人心愿的生肖,但却因为“蛇”与“舍”音接近,触发了创乐者的灵感,也带动更多人参与其盛。这首歌不但增添学校的欢乐气氛,更让人对“舍”与“得”有更深一层的认识。